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7)
2023(6315)
2022(4544)
2021(4079)
2020(3246)
2019(7399)
2018(7352)
2017(14883)
2016(7846)
2015(8701)
2014(9004)
2013(8571)
2012(7506)
2011(6558)
2010(6382)
2009(6006)
2008(6054)
2007(5596)
2006(5155)
2005(5113)
作者
(22038)
(18228)
(18091)
(17644)
(11575)
(8610)
(8352)
(7230)
(6907)
(6554)
(6446)
(6149)
(5936)
(5916)
(5892)
(5769)
(5527)
(5344)
(5317)
(4997)
(4786)
(4631)
(4257)
(4255)
(4191)
(4137)
(4095)
(3954)
(3639)
(3606)
学科
(34564)
经济(34534)
(22017)
管理(19391)
(17105)
银行(16959)
(16404)
企业(16404)
(15753)
(15669)
方法(13151)
中国(12320)
(12263)
数学(11545)
数学方法(11487)
(11152)
(9950)
金融(9950)
业经(9224)
业务(9219)
(9048)
制度(9046)
农业(8045)
银行制(8028)
收入(7901)
(7870)
产业(7515)
地方(7274)
体制(6710)
结构(6051)
机构
大学(109569)
学院(108763)
(50521)
经济(49623)
管理(40131)
研究(37603)
中国(36060)
理学(33913)
理学院(33577)
管理学(33056)
管理学院(32869)
(25364)
(23244)
科学(20618)
财经(20069)
(19503)
(19056)
银行(18710)
(18433)
(18393)
中心(17879)
经济学(17716)
(17478)
(17376)
研究所(16613)
经济学院(16132)
财经大学(15207)
农业(14831)
北京(14589)
业大(14067)
基金
项目(70836)
科学(57037)
基金(53686)
研究(51996)
(46368)
国家(46015)
科学基金(40197)
社会(35958)
社会科(34258)
社会科学(34250)
基金项目(27762)
(26396)
自然(24431)
自然科(23917)
自然科学(23912)
自然科学基金(23537)
教育(23472)
(21972)
资助(21795)
编号(19968)
重点(16244)
(16138)
成果(16063)
国家社会(16057)
(15637)
(14426)
教育部(14268)
人文(13762)
课题(13757)
创新(13648)
期刊
(54909)
经济(54909)
研究(38788)
(27271)
金融(27271)
中国(21095)
(19591)
(17972)
学报(16300)
管理(15605)
科学(15108)
大学(13101)
学学(12500)
财经(11124)
农业(10200)
经济研究(9854)
(9562)
教育(9102)
业经(8866)
技术(8061)
问题(7830)
农村(5909)
(5909)
商业(5730)
理论(5730)
(5580)
国际(5548)
现代(5460)
(5322)
技术经济(5057)
共检索到174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翟光宇  何玉洁  
鉴于利率市场化趋势背景,银行传统存贷业务发展遇挫,经营风险上升。在新格局下,加速推进收入结构多元化是否为银行发展与转型的最优选择?本文通过对2007—2015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季度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的收入结构多元化会加剧银行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并且收入结构多元化不仅会减弱资本充足率对银行风险的约束力度,还能通过存款实际利率与净利差恶化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看,本文认为商业银行不适宜加速多元化来应对存款利率市场化冲击,而应更注重提高零售贷款业务质量,加强自身风险管理能力与金融服务能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广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任清尧  
本文基于2001~2010年的年度数据,首先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并针对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分别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资产组合理论,进一步通过资产组合方差分解方法来分析非利息业务对银行收入波动的影响情况。实证结果表明,商业银行收入的波动性在2006年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而且营业收入的波动性主要来自于非利息收入的波动,但是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协方差由正值变为了负值,这表明增加非利息收入业务进行多元化经营可以直接抵消净利息收入增长率的波动性,从而降低商业银行整体的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开国  李琳  
不同于以往文献专注于收入结构与银行绩效关系的研究,本文基于资产组合理论关于多元化组合可以分散风险的观点,对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与银行风险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利用14家商业银行12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对银行风险进行进一步的分解,试图更深一步探讨收入结构多元化与银行风险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与银行风险间的关系并不显著,银行风险的降低主要归因于利息收入波动风险减小,而随着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非利息收入波动风险反而增加,对总风险的贡献值增加。基于本文的实证结果,在银行风险控制方面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白云涛  董文  邰越越  
本文采用40家中国城市商业银行2007~2013年间的微观数据,将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引入到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中,实证检验了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相对比重会显著增加银行的资产组合风险,收入结构多元化指数会显著分散银行的资产组合风险;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相对比重会显著降低银行的杠杆风险,收入结构多元化指数会显著增加银行的杠杆风险;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银行整体风险没有显著的影响,原因可能是来自于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银行整体风险分解指标的正负效应的相互抵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青  黄永兴  
本文基于2009-2014年我国27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在分析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资产组合理论,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和净利息收入的相关性与波动性,并使用DEA-C2R模型测度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的经营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与净利息收入间的相关系数为负,能够发挥出多元化效果,但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和较低的经营效率会抑制多元化效果的发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青  黄永兴  
本文基于2009-2014年我国27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在分析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资产组合理论,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和净利息收入的相关性与波动性,并使用DEA-C2R模型测度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的经营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与净利息收入间的相关系数为负,能够发挥出多元化效果,但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和较低的经营效率会抑制多元化效果的发挥。
[期刊] 改革  [作者] 任哲  邵荣平  
以我国78家商业银行2005~201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两种不同的研究手段从非利息收入结构的视角考察银行收入结构的变化对其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上市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加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而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的上升对降低银行风险不显著。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两个子样本存在非利息收入的结构差异;上市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主要来源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而非上市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则主要来源于投资收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博  康琦  
本文基于2005~2019年230家中国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探究了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对流动性创造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能够显著提高总流动性创造水平及各部分流动性创造水平;(2)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影响流动性创造水平的传导机制发现,收入多元化主要通过提高银行主动风险承担意愿的方式推高了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水平;(3)相较于中小型银行、中西部地区银行、外资银行和地方性银行,收入多元化对大型银行、东部地区银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总流动性创造水平及各部分流动性创造水平的正向影响效果更为显著;(4)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弱化了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对流动性创造水平的正向影响。为促进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在维持传统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上促进非利息业务的快速发展,提升自身的收入多元化水平,进而提高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水平,推动我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管理层应充分重视不同银行之间存在的差异,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冉光和  肖渝  
本文利用中国商业银行2003~2011年的相关数据,考察商业银行市场势力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绩效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市场势力对商业银行绩效有显著正效应,高市场势力带来的溢价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相对市场力量假说;商业银行在严格控制营业费用的前提下,提高收入多元化程度对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有积极促进作用。中国银行监管机构需要逐步放松行政管制,使银行将收入多元化纳入银行长远发展的经营战略中,以提高其绩效水平;同时要高度重视并合理控制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万解秋  
论商业银行的经营与资产结构多元化苏州大学财经学院万解秋商业银行作为盈利性企业,其经营的根本目标是利润的极大。但作为存款性金融机构,它的经营活动要受到较强的约束,主要是其需考虑资产的安全性与流动性,这必然涉及到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问题。在我国专业银行向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满媛媛  
潜在的多元化利益是中国商业银行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的原因之一,是商业银行在战略选择和面临激烈竞争中的关键问题。基于中国39家商业银行2007—2014年相关数据的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在金融改革措施频出的状况下,多元化与银行绩效和风险是多维的关系,多元化能够提升大型商业银行的绩效却可能增加其破产风险,会提高中等规模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对小规模地区性商业银行几乎不存在影响。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金融市场逐步自由化的情况下,不同规模的银行应选取不同的多样化金融服务,以应对金融市场信贷规模变化和存贷款净利差减少所带来的冲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余奎  
本文首先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西部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弊端,认为地方政府"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其存在双重委托代理问题;其次对西部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多元化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得出引入中央企业才是目前西部城市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以宜宾市商业银行商业为个案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央企业的引入确实改善了银行的资产质量,提升了其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经营绩效得到显著改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修华  陈文彬  
多元化经营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主要通过资源共享机制、风险平滑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影响银行绩效。对我国47家商业银行2006—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积极作用还未充分展现,多元化经营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对城商行绩效影响不显著。利率市场化强化了多元化经营对国有银行绩效的积极影响,削弱了多元化对股份制银行绩效的消极影响,对城商行多元化绩效无显著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成龙  刘建莉  
本文运用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理论,引入Entropy指标衡量多元化程度,运用面板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的绩效进行分析的结论是,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对经济绩效产生了正向的影响,但影响系数很小;主业水平和规模大小影响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绩效;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都未能分散风险,而且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散风险的效果比国有商业银行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