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20)
- 2023(6645)
- 2022(5489)
- 2021(5220)
- 2020(4494)
- 2019(9872)
- 2018(9704)
- 2017(19342)
- 2016(10106)
- 2015(11085)
- 2014(11339)
- 2013(11086)
- 2012(10240)
- 2011(9262)
- 2010(9229)
- 2009(8460)
- 2008(8635)
- 2007(7968)
- 2006(7083)
- 2005(6480)
- 学科
- 济(36577)
- 经济(36416)
- 业(30704)
- 管理(29710)
- 企(25594)
- 企业(25594)
- 银(19138)
- 方法(19135)
- 银行(18993)
- 行(17666)
- 制(16955)
- 数学(15006)
- 数学方法(14851)
- 中国(12965)
- 财(12334)
- 融(11749)
- 金融(11748)
- 险(11042)
- 保险(10950)
- 度(10605)
- 制度(10599)
- 业务(10490)
- 业经(9377)
- 银行制(8754)
- 学(8691)
- 务(8668)
- 财务(8652)
- 财务管理(8634)
- 理论(8538)
- 农(8502)
- 机构
- 大学(142877)
- 学院(140073)
- 济(56664)
- 经济(55327)
- 管理(54343)
- 研究(46166)
- 中国(46160)
- 理学(45586)
- 理学院(45086)
- 管理学(44278)
- 管理学院(44013)
- 财(32407)
- 京(30360)
- 科学(27785)
- 财经(25484)
- 农(24808)
- 中心(23419)
- 经(23293)
- 所(23150)
- 银(22433)
- 江(21846)
- 银行(21441)
- 研究所(20903)
- 业大(20062)
- 行(19971)
- 农业(19703)
- 财经大学(19602)
- 北京(19274)
- 经济学(18329)
- 州(17994)
- 基金
- 项目(92843)
- 科学(73735)
- 基金(70806)
- 研究(64122)
- 家(62136)
- 国家(61651)
- 科学基金(53445)
- 社会(43911)
- 社会科(40474)
- 社会科学(40456)
- 基金项目(37050)
- 自然(35968)
- 自然科(35197)
- 自然科学(35188)
- 自然科学基金(34621)
- 省(34283)
- 资助(29897)
- 划(29813)
- 教育(29214)
- 编号(23808)
- 部(21157)
- 重点(20806)
- 成果(19278)
- 创(19098)
- 科研(18616)
- 教育部(18407)
- 性(18246)
- 国家社会(18204)
- 发(17971)
- 创新(17909)
共检索到222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清华 周学琴
商业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基于中国A股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20年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对系统性风险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是通过减少商业银行个体风险进而降低其系统性风险,二是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而这对于降低系统性风险均有积极的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社会责任抑制系统性风险的效果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而言并不明显。引入《绿色信贷指引》作为准自然实验并控制潜在的内生性问题,以上结论仍然成立。本研究为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丝雨
本文基于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10~2015年数据,运用非对称CoVaR模型测算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进而比较不同资本工具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发行二级资本债券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而增发普通股则会使系统性风险上升。
关键词:
银行资本工具 系统性风险 CoVaR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洋 马亚娜
在使用条件在险价值(ΔCoVaR)计算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PageRank算法测度每家商业银行的传染风险权重,并研究资本监管与流动性监管对传染风险权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流动性覆盖率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传染风险;第二,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覆盖率、杠杆率与流动性覆盖率在同一监管框架下发挥了降低传染风险的作用;第三,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覆盖率、杠杆率与流动性覆盖率的运用表现出较差的协同效应。中国金融监管当局需要开发偿付能力监管与流动性监管的协同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魏卉 姚迎迎 马晓柯
以2010—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终极产权性质,深入考察社会责任履行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客观表现、传导路径及其价值效应。研究发现:一是社会责任履行因兼顾企业与相关者利益而发挥战略效应,通过“信息不对称”和“异质性风险”两条中介路径降低了权益资本成本,同时又会使“资源配置效率”对权益资本成本产生了遮掩效应。但其综合作用正面影响大于负面作用,即社会责任履行能有效降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且其资本成本效应可提升企业绩效。二是社会责任履行的资本成本效应、价值效应具有终极产权性质差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志洋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数据,实证研究流动性风险监管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存贷比指标不仅无法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而且还会加剧商业银行放贷的冲动;二是流动性比率指标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与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的结合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三是对于流动性覆盖率指标而言,由于样本期内许多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尚未达标,因此,其对于降低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检验。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出以下政策启示:一是引导商业银行不再沿用存贷比指标监测、考评流动性风险,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二是将流动性风险监管与资本监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资本监管引导商业银行扩大流动性资产规模,夯实应对流动性风险冲击的基础,从而达到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目的 ;三是在推动巴塞尔协议III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其实际有效性的验证,不断优化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顾海峰 卞雨晨
盈余管理是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常用工具,但其风险效应存在被夸大的现象。文章基于2008-2021年中国32家A股上市银行数据,就盈余管理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能够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并且该影响在股份制银行、高资本质量银行和信贷收缩期银行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盈余管理主要通过提升银行盈利能力和盈利稳定性、降低影子银行规模和提升银行竞争度来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强会减弱盈余管理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伯平 孙建娥
政府近十余年以来动用四万多亿社会公共资金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国有商业银行事实上的国有性质及其寡头经营格局和巨额利差的存在,是国有商业银行履行应有社会责任的现实基础和前提。作为对改革成本支付者的一种利益补偿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应该承担起为社会公众提供令人满意的金融服务,以及通过向政府上缴红利的方式让社会各阶层共享银行业改革成果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由于有问题银行的负外部性,国有商业银行还要切实承担起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职责。国有商业银行应该主动将外生性道义责任压力转化为企业的内生性要求,转化为国有商业银行一种自觉、自愿和自律的责任行动。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社会责任 利益补偿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蓝文永 刘键
现代企业战略选择是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因此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须从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构建与股东、员工、客户、同行及社会大众的和谐关系,才能保持其持久竞争力。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企业社会责任 SA80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浩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欧美上市公司开始将社会责任履行纳入公司治理的目标。之后,大量欧美上市公司开始披露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年度报告。同时,一些非政府组织也制定了相关行业具有操作性的标准。1998年,社会责任国际组织发布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改善员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鹏 李克川
伴随着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实现自身业务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成为商业银行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经验,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对于实现科学发展、推进改革进程和提升社会形象的重要意义,并对我国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商业银行必须将履行社会责任与自身的长远发展规划相结合,不断提升服务创新意识和水平,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金融危机的影响,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各层次客户的满意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丹妮 周泽将
本文利用20092016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声誉机制、政府偏袒效应两个维度探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银行贷款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水平同银行贷款成本呈现负相关关系,表现为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越高,企业所承担的银行贷款成本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削弱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银行贷款成本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成颂 周炜 王浩然
本文基于我国62家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在2008-2013年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对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考察了女性董事对境外战略投资者与城商行风险承担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城商行的风险水平并没有因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入股而得到抑制,反而随着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而提高,但这种影响会随着女性董事的引入而弱化,并且会随着女性董事比例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同时,国有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与女性董事呈显著的倒"U"形关系,即当董事会中女性董事的比例超过16.68%时才能对城商行的风险承担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但这种作用在非国有控股的城商行中并不显著。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成颂 周炜 王浩然
本文基于我国62家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在2008-2013年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对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考察了女性董事对境外战略投资者与城商行风险承担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城商行的风险水平并没有因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入股而得到抑制,反而随着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而提高,但这种影响会随着女性董事的引入而弱化,并且会随着女性董事比例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同时,国有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与女性董事呈显著的倒"U"形关系,即当董事会中女性董事的比例超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严丹良 张桂玲 郭飞
本文基于中国衍生品监管制度和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特征探讨金融衍生工具使用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可以显著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水平,且利率衍生工具和外汇衍生工具发挥了有效的风险管理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商业银行使用衍生工具通过降低净利息收益波动和不良贷款率减少银行风险,说明使用衍生工具能有效对冲利率风险与外汇风险,开展代客衍生品业务能获取更多客户信息,降低信用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信息透明度和市场化程度越高,使用衍生工具降低银行风险的作用越显著;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冲击下,使用衍生工具的商业银行相对于未使用衍生工具的银行表现出更好的经营稳定性。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商业银行衍生工具使用及风险管理相关文献,为明晰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办衍生品业务作用、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提供证据支持。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衍生工具 风险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筱萍 高慧敏
本文选取550家上市中小企业2010-2015年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业绩能否降低代理成本。本文选择资产利用率、营业成本率衡量代理成本,运用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进行系数估计,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业绩显著负向影响代理成本,中小企业员工、市场、环境及社区责任业绩均与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实证结果同时显示自由现金流量显著负向影响代理成本,说明管理层有效利用资金降低了代理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