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24)
2023(3068)
2022(2542)
2021(2502)
2020(2141)
2019(4911)
2018(4713)
2017(9901)
2016(5096)
2015(5673)
2014(5528)
2013(5437)
2012(4966)
2011(4332)
2010(4280)
2009(3877)
2008(4302)
2007(3846)
2006(3554)
2005(3542)
作者
(13329)
(10811)
(10786)
(10571)
(7242)
(5313)
(5047)
(4394)
(4006)
(3976)
(3854)
(3790)
(3701)
(3552)
(3511)
(3499)
(3346)
(3282)
(3279)
(2793)
(2784)
(2746)
(2655)
(2642)
(2593)
(2522)
(2486)
(2282)
(2281)
(2252)
学科
(19309)
经济(19285)
(16681)
(15819)
企业(15819)
管理(15801)
(15260)
银行(15114)
(13879)
(13370)
方法(11456)
数学(10558)
数学方法(10526)
(9885)
业务(9095)
(8500)
制度(8498)
(8193)
金融(8193)
银行制(7872)
(7753)
财务(7748)
财务管理(7736)
企业财务(7559)
(5266)
中国(4897)
体制(4861)
业经(3905)
(3741)
(3162)
机构
大学(66687)
学院(64623)
(30204)
经济(29652)
管理(26315)
中国(25530)
理学(21573)
理学院(21397)
管理学(21200)
管理学院(21064)
研究(20000)
(19356)
(19122)
银行(18333)
(17043)
财经(14721)
(13822)
(13632)
(13036)
金融(12838)
财经大学(11511)
中心(10909)
经济学(10430)
(10376)
(9692)
经济学院(9500)
人民(9338)
科学(9315)
(9079)
北京(9078)
基金
项目(37956)
科学(30725)
基金(30254)
研究(27278)
(25703)
国家(25538)
科学基金(22943)
社会(18659)
社会科(17972)
社会科学(17965)
基金项目(15713)
自然(15069)
自然科(14776)
自然科学(14772)
自然科学基金(14567)
资助(13185)
(12783)
教育(12545)
(11065)
编号(9959)
(9333)
教育部(8607)
国家社会(8284)
人文(8265)
重点(8220)
(8088)
成果(8041)
大学(7734)
(7655)
创新(7612)
期刊
(30558)
经济(30558)
(27643)
金融(27643)
研究(25178)
(17819)
中国(13743)
管理(11226)
财经(8770)
学报(8324)
科学(7320)
(7276)
(7239)
大学(7010)
学学(6705)
经济研究(5189)
理论(5002)
财会(4584)
实践(4521)
(4521)
会计(4242)
国际(4170)
(4037)
农村(4027)
(4027)
技术(3837)
问题(3774)
业经(3758)
教育(3295)
农村金融(3286)
共检索到115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觐军  
目前,国有企业整体效益不佳,银行不良资产占比居高不下仍然是阻碍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拦路虎”。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国家相继组建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ssetManagementCorporation———AMC),开始实施债转股方案,以期实现提高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光星  
商业银行债权是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主要标的,加强对重整程序中商业银行债权的保护,不仅是为了维护商业银行自身利益,也是为了避免金融市场动荡并防范由此而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在全面检视与债转股有关的本土立法的基础上,借鉴美国破产式债转股的实践经验,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着手构建我国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商业银行债权保护之进路,以确保商业银行转股目的顺利实现与金融市场稳定。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刘吕科  
关于不良资产债转股处置方式是近段时间以来监管、业界及学界讨论的焦点。本文分析了银行债转股的风险与收益,探讨了债转股对银行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并结合分析结果给出了在监管放开不良资产债转股情景下商业银行的主要对策,以期为债转股政策落实后相关政策制定和银行决策提供借鉴和支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于海  谢凯彦  杨吉峰  鞠世鹏  刘相兵  
为支持推进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改革,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商业银行债转股再次被提出。本文通过分析首次实施债转股的背景、目标、运行机制、成效及制约因素等,并结合不同模式场景的设定,参照国际债转股经验及做法,提出债转股实施过程中商业银行可能面临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及股权退出渠道不顺畅等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严格甄别企业、坚持市场主导、厘清退出机制、优化政府引导等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于海  谢凯彦  杨吉峰  鞠世鹏  刘相兵  
为支持推进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改革,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商业银行债转股再次被提出。本文通过分析首次实施债转股的背景、目标、运行机制、成效及制约因素等,并结合不同模式场景的设定,参照国际债转股经验及做法,提出债转股实施过程中商业银行可能面临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及股权退出渠道不顺畅等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严格甄别企业、坚持市场主导、厘清退出机制、优化政府引导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辛春华  王志伟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编者按:在新一轮债转股还处于热议和酝酿阶段的两年前即2016年第8期,本刊《特别关注》将目光投向了这一话题。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确立了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原则,并同意成立银行债转股子公司。之后,五大国有银行先后成立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这些公司也按照前述指导意见在开展工作。然而,对于这类机构的监管立法上却明显滞后,大大制约了债转股的效率。
关键词: 债转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晓波  宋立义  
作为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降杠杆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进债转股过程中存在以下难题:债转股市场化融资成本高;商业银行参与债转股业务时存在逆向选择等诸多问题;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债转股企业后续的公司治理和业务经营层面上的话语权无法保证;债转股项目中存在"名股实债"倾向。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文章进一步提出商业银行推进债转股业务在融资途径、业务策略、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娄飞鹏  
宏观经济增速趋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快速增加及不良贷款率快速反弹,压降企业杠杆率的压力日益增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在实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的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吸收1999年不良贷款债转股的经验教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科学研定债转股的比例,严格选择确定债转股的对象,合理选择持股主体及股权退出机制,在争取政策支持的同时注意规避法律风险,从而保障本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红兵  杨宁  徐碧帆  
债转股作为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手段,在上一轮不良资产处置中发挥重大作用。本轮重启的债转股是中国首次推行市场性债转股,债转股因为自身的特点,在具体实践中可能会产生减低企业财务杠杆、化解银行风险以及实现产融结合的三大正面作用,也可能会有加大银行资产风险、实际提高企业杠杆和引发道德风险三大负面作用,需要在具体实施中明确相关原则,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来化解潜在的负面作用,同时要积极对债转股进行改革与创新,拓展债转股的应用空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睿妮  
重整程序中商业银行债转股有别于政策性债转股,是指企业进入重整程序后,重整企业对债转股权人及原股东所构成的全体新股东以重整企业资产为限所做的整体分配,宜采财产分配说。具有参与主体多元化、实施依据特定化、组合方式多样化三大特点。法律同政策和实践脱节,导致重整程序商业银行债转股陷入诸般困境,出现了法律规范零散模糊未做好与重整制度的衔接、实施机构在间接持股模式中缺乏独立性、重整程序中商业银行债转股退出乏力等问题。对此,要健全重整中商业银行债转股实体规范、保障实施机构在间接持股模式中的独立性、创新重整程序中商业银行债转股退出方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红兵  杨宁  徐碧帆  
债转股作为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手段,在上一轮不良资产处置中发挥重大作用。本轮重启的债转股是中国首次推行市场性债转股,债转股因为自身的特点,在具体实践中可能会产生减低企业财务杠杆、化解银行风险以及实现产融结合的三大正面作用,也可能会有加大银行资产风险、实际提高企业杠杆和引发道德风险三大负面作用,需要在具体实施中明确相关原则,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来化解潜在的负面作用,同时要积极对债转股进行改革与创新,拓展债转股的应用空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元富  黄瑞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