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6)
2023(7565)
2022(6259)
2021(5560)
2020(4371)
2019(10126)
2018(9867)
2017(18600)
2016(9845)
2015(11005)
2014(11054)
2013(11028)
2012(10540)
2011(9757)
2010(9938)
2009(9192)
2008(9309)
2007(8419)
2006(7901)
2005(7674)
作者
(29278)
(24269)
(24046)
(22701)
(15374)
(11467)
(11010)
(9446)
(9349)
(8897)
(8356)
(8151)
(7817)
(7782)
(7628)
(7466)
(7225)
(6979)
(6904)
(6843)
(6233)
(5972)
(5866)
(5648)
(5523)
(5482)
(5417)
(5366)
(4874)
(4838)
学科
(47687)
经济(47644)
(24367)
管理(23657)
(20083)
银行(19938)
地方(18993)
(18740)
中国(18044)
(17690)
企业(17690)
(15477)
(13921)
金融(13921)
(13530)
业经(12229)
方法(11995)
地方经济(10528)
(10325)
制度(10321)
业务(10188)
数学(9994)
数学方法(9927)
农业(9565)
(9544)
(8747)
银行制(8744)
贸易(8730)
(8190)
环境(7762)
机构
学院(137197)
大学(135337)
(59805)
经济(58480)
研究(53588)
管理(49686)
中国(49228)
理学(40129)
理学院(39556)
管理学(38999)
管理学院(38720)
(34094)
科学(30648)
(28240)
(27455)
中心(25496)
(24634)
研究所(24333)
(23542)
(23344)
北京(23120)
银行(22578)
(21048)
财经(20858)
(19755)
(19658)
师范(19578)
(19227)
农业(18959)
(18855)
基金
项目(83268)
科学(65585)
研究(63827)
基金(58218)
(49713)
国家(49223)
科学基金(42268)
社会(40722)
社会科(38670)
社会科学(38664)
(33158)
基金项目(30106)
(28178)
教育(27890)
编号(25964)
自然(25098)
(24926)
自然科(24500)
自然科学(24498)
自然科学基金(24028)
资助(23752)
成果(21436)
发展(20608)
(20247)
课题(19539)
重点(19053)
(17947)
(17336)
创新(16830)
国家社会(16456)
期刊
(76524)
经济(76524)
研究(51608)
中国(38390)
(32499)
金融(32499)
(24242)
管理(21033)
(20116)
学报(18428)
科学(18425)
教育(18376)
农业(15050)
大学(14472)
业经(14004)
学学(13280)
技术(12278)
经济研究(12105)
财经(10510)
问题(9720)
(8970)
国际(8236)
(8159)
(7956)
商业(7730)
(7683)
(7553)
论坛(7553)
世界(7192)
理论(7076)
共检索到246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静文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单独列为一章体现了这一国家战略的发展地位和重要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具体要求已经日渐清晰。论文从商业银行的业务重点、产品创新、风险防范等角度探讨了商业银行支持国家战略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邢华彬  
2014年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由此拉开京津冀一体化序幕。为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战略,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商业银行应加快经营转型步伐,整合区域金融资源,全面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能力。在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结合同业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商业银行需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力开展金融创新,把京津冀区域打造成商业银行重要的资产和利润增长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邢华彬  
2014年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由此拉开京津冀一体化序幕。为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战略,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商业银行应加快经营转型步伐,整合区域金融资源,全面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能力。在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结合同业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商业银行需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力开展金融创新,把京津冀区域打造成商业银行重要的资产和利润增长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宇  赵雲泰  
京津冀地区处于我国3个"增长极"所在区域之一,在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它对于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土地开发强度是衡量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政府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实现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目前,京津冀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建华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事关河北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机遇,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抓好贯彻落实。金融部门积极推动,大力支持,促进对接,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加快创新改革的步伐显得日益迫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科帮  李军彦  聂广礼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城市群建设中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论文以国际城市群为参照,探讨京津冀之间的差异和比较优势,在总结国际城市群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京津冀现状及比较优势,从产行业、区域和产品等方面提出了银行信贷差异化支持策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海波  刘冀洪  
2014年上半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已经确立。北京作为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以及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定位也已经明确。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非首都核心功能以及相关产业将逐渐向津冀地区疏解,论文重点研究了如何利用金融手段,科学推动北京非核心产业向外疏解。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凤娇  
京津冀协同发展内涵丰富,包括产业升级转移、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交通一体化等诸多方面,作为协同发展的最核心领域——产业升级转移的研究和战略部署尤为重要。产业升级转移需要配套的金融服务、依赖适当的金融引导,同时产业的创新要求金融创新与之配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宣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强调在2015年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有良好开局。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潜力巨大。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同均衡发展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同时也是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培育新增长点的需要,是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常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伞锋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会,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既破解了三地发展的瓶径,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打开了一扇窗,找到了切入点。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涉及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许多方面,对于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新形势下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发挥金融的先导作用,努力实现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并以此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毛汉英  周成虎  方创琳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提供示范和样本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促进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薄文广  殷广卫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三年以来,三地协同共赢的发展格局正在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集中在三地交通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区域环境联防联治,以及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为重点的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等三方面。但三地基础设施互通互联仍然以人员和货物更便利进出北京为重点;区域环境联防联治举措更多采取科学性和落地可行性均较少考虑的行政命令手段;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由于一些逻辑难题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缺乏而存在进展迟缓特征。在未来三地协同发展上,应逐渐实现三大转向:更多中央理性顶层设计为主转向基层主动创新为主,更多行政命令为主转向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