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38)
2023(3138)
2022(2545)
2021(2352)
2020(2037)
2019(4807)
2018(4501)
2017(8968)
2016(4743)
2015(5342)
2014(5356)
2013(5276)
2012(4929)
2011(4504)
2010(4453)
2009(4366)
2008(4256)
2007(3830)
2006(3519)
2005(3495)
作者
(12543)
(10266)
(10121)
(9907)
(6619)
(4897)
(4807)
(3995)
(3904)
(3861)
(3530)
(3391)
(3382)
(3285)
(3251)
(3250)
(3060)
(3042)
(2898)
(2688)
(2574)
(2486)
(2360)
(2328)
(2326)
(2325)
(2224)
(2207)
(2112)
(2093)
学科
(16307)
经济(16284)
(14982)
银行(14837)
(13672)
(11715)
(11266)
贸易(11257)
(10973)
(10472)
管理(9762)
(9647)
业务(9029)
(8581)
制度(8580)
(8089)
企业(8089)
方法(8000)
银行制(7812)
(7737)
出口(7730)
出口贸易(7730)
(7639)
金融(7639)
数学(7218)
数学方法(7188)
(5666)
中国(5102)
(3562)
业经(3500)
机构
大学(63590)
学院(60164)
(30093)
经济(29545)
中国(25123)
管理(22553)
研究(21683)
理学(18171)
理学院(17984)
(17973)
管理学(17847)
管理学院(17719)
银行(17234)
(16194)
(16030)
(14125)
财经(12431)
(11482)
中心(11203)
经济学(10929)
(10508)
(10490)
金融(10385)
(10359)
经济学院(10066)
科学(9882)
(9519)
财经大学(9509)
北京(9311)
研究所(9152)
基金
项目(35943)
科学(28691)
基金(27872)
研究(27632)
(23444)
国家(23266)
科学基金(20012)
社会(18903)
社会科(18131)
社会科学(18128)
基金项目(13861)
教育(12814)
资助(12158)
(11811)
自然(11665)
自然科(11417)
自然科学(11415)
自然科学基金(11240)
(10535)
编号(10489)
(9151)
成果(9088)
国家社会(8574)
教育部(8359)
重点(7893)
人文(7872)
(7629)
中国(7586)
大学(7523)
(7476)
期刊
(30430)
经济(30430)
研究(26078)
(24577)
金融(24577)
中国(13897)
(12290)
管理(8781)
(8230)
国际(7905)
(7675)
学报(6930)
教育(6824)
财经(6639)
科学(6361)
大学(6072)
(5587)
经济研究(5440)
学学(5354)
世界(4704)
问题(4411)
理论(4221)
农村(4017)
(4017)
业经(3981)
实践(3838)
(3838)
农业(3812)
技术(3587)
(3408)
共检索到112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静文  
10月29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举行了最新一期议息会议,决定自本月起停止新增购债。这意味着自2014年1月份开始实施的"缩减购债规模"(QE Tapering)操作如期结束,也意味着自2008年底启动、先后历经三轮的量化宽松政策(QE)正式终结。美联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将会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敬涛  
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原则及目标要求信贷资金的流动与企业生命周期波动相吻合,即在企业成长阶段大力支持从而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利润,而在衰退阶段降低信贷数量甚至撤资从而降低信贷风险。本文就商业银行为何要从处于衰退期的企业退出信贷资金展开讨论,设计了一套信贷退出的运行机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涛  
在银行业日趋开放和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传统意义上以信贷合约优化为目的的信贷退出,正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扩展为全部缔约人和整个金融体系的选择与效率问题。本文综合了国外有关信贷退出的理论成果,并结合了我国正在进行的信贷退出实践,建立了有关信贷退出分析的一般框架,并指出由技术变化和金融体系多样化导致的信贷退出,正在改变传统信贷合约的性质,而赋予更多市场化的管理与交易手段。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英姿  
所谓“进而有为”,就是要做到大中有重,好中选优,客户布局合理,营销措施有力,实现贷款在客户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期限结构等方面的优化组合、所谓“退而有序”就是落实好信贷退出计划、退出标准,并做到责任明确、激励约束机制健全。“退出”既包括已产生不良贷款的退出,也包括对信誉不佳、贡献不大、发展前景不好、行业风险明显的存量贷款的退出。从工作实践看,要做到“进而有为”,须整合力量,科学决策,趋利避害,防范风险,是有相当难度的,进之与否,主动权在我。而要做到“退而有序”,同于与客户发生关系前的主动选择,它是对已发生贷款的战术撤退,客户实际上占有相当多的主动权,常有“请客容易送客难”的重重坎坷。下面,...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熊鹏  
商业银行国有资本退出指国家从商业银行中抽回国有资本,不再成为商业银行法律意义上的所有者。国有资本退出不仅是指作为资本的资金退出,而且还包含国家所有者权利的退出,以及与之相应的经营权的退出。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在银行业市场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国有资本退出。韩国危机前和危机后分别进行了两次银行民营化,产生的效果有所不同。中国台湾地区公营银行民营化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有颇多借鉴之处。而东欧的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的商业银行在其民营化之前与我国银行有更多相同之处。因此,探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国有资本退出情况,并通过比较研究总结其发展规律与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资本...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蓝美静  
已有研究认为,外部大股东具有"退出威胁"作用,能够督促管理层提高公司价值,而"退出威胁"通过股票流动性发挥作用。论文基于中美两国商业银行外部大股东情况及其公司价值表现,利用全球金融危机作为流动性冲击事件,对比两国商业银行外部大股东"退出威胁"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外部大股东的"退出威胁"作用较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石凌风  徐礼蓉  
近年来,我国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利率市场化使银行间竞争加剧、银行面临的风险增加,为此我国必须加快构建银行退出机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我国银行退出机制的不足及其成因。然后借鉴国际经验,为我国银行退出机制提供建议。本文认为,银行退出机制不仅包括存款保险制度,还应包括退出银行的债权保全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蓝美静  
已有研究认为,外部大股东具有"退出威胁"作用,能够督促管理层提高公司价值,而"退出威胁"通过股票流动性发挥作用。论文基于中美两国商业银行外部大股东情况及其公司价值表现,利用全球金融危机作为流动性冲击事件,对比两国商业银行外部大股东"退出威胁"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外部大股东的"退出威胁"作用较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扈映  陈伟鑫  王振江  
1996年启动的农村融体制改革,使中国农村金融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以1997年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离农村引发的评论最多。一种颇具影响的观点是,这一改革直接导致农村金融形势恶化。为验证这一观点,本文选取1985-2008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的数据,以1997年为转折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离农村并未使农村金融发展发生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农村金融市场也并未明显恶化。最后本文从农户信贷特点和农村信用社经营特点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曾宪岩  
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受经济的波动明显。而由于商业银行行业特殊性,其经营失败会引发系统性风险,所以逐步建立和完美商业银行退出制度迫在眉睫。在分析商业银行退出制度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商业银行退出制度的初步设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蓝美静  
已有研究认为,外部大股东具有"退出威胁"作用,能够督促管理层提高公司价值,而"退出威胁"通过股票流动性发挥作用。论文基于中美两国商业银行外部大股东情况及其公司价值表现,利用全球金融危机作为流动性冲击事件,对比两国商业银行外部大股东"退出威胁"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外部大股东的"退出威胁"作用较弱。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任建军  杨林  
信贷退出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风险—收益对称原则,二是成本—收益均衡原则。退出成本最低、收益最大、能够较好地掌控风险的时期是信贷退出的最佳时机。判断何时为最佳退出时机必须准确把握行业经济周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企业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以及企业信用等级和财务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信贷进入的行业、区域、企业以及信贷产品制定相应的退出策略。信贷退出路径包括直接退出和间接退出,商业银行应首先考虑间接退出。商业银行信贷退出机制的构建主要包括转换观念,建立行业信贷分析预警退出机制、区域信贷退出机制、客户退出机制、信贷退出激励约束机制等内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邓志新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不断增加。本文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和应对的基本手段,提出了应对汇率风险的策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强  
对信贷风险采取预控措施,实行主动性退出是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安全性的客观要求。客户退出预案的内容应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情况而定,大致应包括调整授信额度和用信规模预案、抵(质)押物处置预案、其它还款来源的退出预案等。在客户退出预案实施过程中,银行还必须完善贷款调查流程、风险预警制度、风险预警信号等级管理及合同文本修订等配套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