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54)
2023(9127)
2022(7530)
2021(6847)
2020(5515)
2019(12718)
2018(12291)
2017(23339)
2016(12582)
2015(14160)
2014(14019)
2013(13952)
2012(13628)
2011(12582)
2010(12729)
2009(11660)
2008(11745)
2007(10742)
2006(10034)
2005(9719)
作者
(39208)
(32467)
(32361)
(30736)
(20848)
(15611)
(14627)
(12791)
(12608)
(11844)
(11309)
(11032)
(10767)
(10600)
(10585)
(10200)
(9765)
(9529)
(9448)
(9238)
(8313)
(8151)
(8092)
(7702)
(7522)
(7468)
(7334)
(7289)
(6750)
(6490)
学科
(58296)
经济(58239)
管理(30567)
(29589)
(21976)
企业(21976)
(21141)
银行(20994)
中国(20987)
(19769)
地方(18754)
方法(17681)
(17490)
(15549)
(15023)
金融(15023)
数学(14774)
数学方法(14618)
业经(13795)
(12379)
(11286)
制度(11280)
农业(11052)
(11018)
地方经济(10502)
(10453)
业务(10449)
(10215)
贸易(10197)
(9646)
机构
大学(178185)
学院(177522)
(75355)
经济(73629)
研究(72782)
中国(62536)
管理(60718)
理学(49268)
理学院(48556)
管理学(47699)
管理学院(47371)
科学(44908)
(41613)
(38715)
(36488)
(36211)
研究所(34740)
中心(33473)
(30687)
农业(28663)
北京(27397)
财经(26891)
(26345)
业大(26271)
(25319)
(25316)
(25111)
师范(24972)
(24734)
(24419)
基金
项目(110130)
科学(85872)
研究(79675)
基金(77982)
(69674)
国家(69051)
科学基金(57316)
社会(49955)
社会科(47320)
社会科学(47309)
(43423)
基金项目(39966)
(37287)
自然(36456)
教育(35666)
自然科(35586)
自然科学(35576)
自然科学基金(34946)
资助(32810)
编号(31272)
(30379)
成果(26545)
重点(25903)
发展(24151)
(23763)
(23761)
课题(23695)
(22914)
创新(21530)
科研(20828)
期刊
(94577)
经济(94577)
研究(64607)
中国(48064)
(35507)
金融(35507)
(34788)
学报(31321)
科学(28728)
(26841)
管理(26626)
教育(23933)
大学(23572)
农业(22273)
学学(21954)
业经(15705)
经济研究(15666)
技术(14926)
财经(14264)
(12315)
(12299)
问题(11929)
(10112)
国际(10034)
世界(9334)
图书(9112)
(9051)
论坛(9051)
理论(8934)
科技(8668)
共检索到313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清玉  
商业银行的科学发展观 ,就是统筹兼顾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关系 ,保持三者的均衡协调 ,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 ,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盈利性 ,只有盈利才能保证广大存款人的利益 ,才能提高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基本内容是保持“三性”的均衡协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蔚华  
本文从特定经济金融体制条件出发,探讨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内容和实现形式,基本结论如下。第一,特定的经济金融体制与商业银行发展观存在交互影响,体制决定银行发展观,而银行发展观反作用于经济运行的效率与稳定性;第二,在中国现阶段,外部环境、内部机制和银行风险特质的三重制约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第三,效益、质量和规模协调发展是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符合各方利益主体要求,符合商业银行发展规律,也符合金融全球化基本潮流;第四,提升管理素质是落实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曲然  
近来,通过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人们普遍认识到必须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我们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更是各项工作尤其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其制定、实施和传导都必须符合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惠平  
随着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利润贡献占比逐步下降,非信贷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在金融市场变化加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新形势下,正确认识银行信贷的一般规律及在未来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方向,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本文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对不良贷款和信贷发展的认识,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出银行信贷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应逐步实现信贷业务调整,更有效地发挥好信贷在银行经营及社会融资中的主导作用,在发展中实现信贷的新跨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永祥  
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这一银行业弱势群体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大部分已度过了生存危机,到了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当前,一些城商行在发展目标、发展方式等方面有一些偏差,出现了不科学发展的苗头,集中表现在部分城商行将发展等同于求大求全求上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继同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对于促进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要在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确立商业银行发展的新思维,努力实现规模经济,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实施全面成本管理,不断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永清  
产品创新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存在着创新程度较低、组织结构不完善、创新氛围不浓厚、风险控制不足等诸多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推动商业银行开展产品创新。具体来说,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要以发展为前提,提升银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做到以人为本,抓住客户、客户经理、产品经理三个关键"人"的因素,这是做好产品创新的前提和保障;要注重可持续性,立足长远,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同时要增强产品创新的专利保护意识;要做到统筹兼顾,协同推进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产品创新,兼顾产品创新的风险和收益;要坚持绿色理念,加快有助于低碳环保的产品创新,将绿色发展的要求融入产品创新流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永清  
产品创新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存在着创新程度较低、组织结构不完善、创新氛围不浓厚等诸多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发展为前提,以人为本,注重可持续性,强化统筹兼顾,坚持绿色理念,推动商业银行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实现由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经营的转型,走差异化创新发展道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永清  
产品创新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存在着创新程度较低、组织结构不完善、创新氛围不浓厚、风险控制不足等诸多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推动商业银行开展产品创新。具体来说,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要以发展为前提,提升银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做到以人为本,抓住客户、客户经理、产品经理三个关键"人"的因素,这是做好产品创新的前提和保障;要注重可持续性,立足长远,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同时要增强产品创新的专利保护意识;要做到统筹兼顾,协同推进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保福  
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艰巨性、复杂性、迫切性,改造面临的经济、社会体制转轨期现实环境约束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地位的重要性,要求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就是要注重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注重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妥善解决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历史遗留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小珊  
人民银行在监管职能分离后,工作重心发生了重大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人民银行的定位,适应形势的需要。尽快实现金融服务从单一服务型向监督复合型转变;工作重心从以金融监管为主向贯彻货币政策与金融服务并重转变,全面探索金融服务的新途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熊建国  舒超  
本文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农发行”和“怎样建设农发行”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农发行业务定位必须科学把握农发行定位的内涵,坚持政策性办行方向,减少行政色彩,发挥自身特有优势,与自身政策执行能力和自身状况相适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