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87)
- 2023(15090)
- 2022(12965)
- 2021(12216)
- 2020(10609)
- 2019(24532)
- 2018(24565)
- 2017(47423)
- 2016(25898)
- 2015(29906)
- 2014(30301)
- 2013(29480)
- 2012(27303)
- 2011(24368)
- 2010(24642)
- 2009(22964)
- 2008(23036)
- 2007(20878)
- 2006(17716)
- 2005(15781)
- 学科
- 济(103152)
- 经济(103024)
- 管理(75350)
- 业(73449)
- 企(60288)
- 企业(60288)
- 方法(54503)
- 数学(48555)
- 数学方法(47811)
- 财(29513)
- 中国(27870)
- 制(26938)
- 农(26523)
- 银(25572)
- 银行(25426)
- 行(23890)
- 业经(21038)
- 学(20339)
- 融(20126)
- 金融(20118)
- 务(19724)
- 财务(19645)
- 财务管理(19588)
- 理论(19234)
- 贸(18907)
- 贸易(18893)
- 地方(18681)
- 企业财务(18539)
- 易(18235)
- 农业(17170)
- 机构
- 学院(367769)
- 大学(366495)
- 济(145363)
- 管理(143670)
- 经济(142073)
- 理学(122873)
- 理学院(121615)
- 管理学(119120)
- 管理学院(118457)
- 研究(115028)
- 中国(96764)
- 京(76964)
- 财(71662)
- 科学(70844)
- 农(62506)
- 所(58047)
- 江(57488)
- 财经(56726)
- 中心(56702)
- 业大(54922)
- 研究所(52414)
- 经(51399)
- 农业(49480)
- 北京(48117)
- 州(45939)
- 范(45313)
- 经济学(44776)
- 师范(44764)
- 财经大学(42255)
- 院(41504)
- 基金
- 项目(243001)
- 科学(190289)
- 研究(175598)
- 基金(175595)
- 家(152559)
- 国家(151287)
- 科学基金(130465)
- 社会(108683)
- 社会科(102908)
- 社会科学(102880)
- 省(96377)
- 基金项目(91904)
- 自然(86570)
- 自然科(84625)
- 自然科学(84603)
- 教育(83903)
- 自然科学基金(83079)
- 划(80818)
- 资助(75031)
- 编号(72634)
- 成果(58786)
- 重点(54603)
- 部(53772)
- 课题(50440)
- 创(50431)
- 发(50260)
- 科研(47348)
- 创新(47088)
- 教育部(46343)
- 大学(46212)
- 期刊
- 济(153798)
- 经济(153798)
- 研究(106667)
- 中国(72710)
- 财(58403)
- 学报(57660)
- 农(54909)
- 管理(51582)
- 科学(51347)
- 融(47791)
- 金融(47791)
- 大学(43849)
- 学学(41388)
- 教育(40784)
- 技术(35630)
- 农业(35222)
- 财经(28291)
- 业经(25763)
- 经济研究(24697)
- 经(24035)
- 统计(20913)
- 问题(20098)
- 业(19216)
- 策(18719)
- 技术经济(18425)
- 理论(18234)
- 版(17935)
- 商业(17230)
- 决策(17157)
- 财会(17135)
共检索到547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毕翼
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各商业银行的竞争十分激烈,其中银行形象和声誉对银行市场价值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效保护商业形象和防范声誉风险已被各大商业银行所重视,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预警体系是加强声誉风险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措施。本文依据Harris-Fombrun模型设置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预警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量化和测算,通过实证分析,以期能够为科学构建预警指标体系抛砖引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倩
选择深沪两市4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基础财务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法和逻辑回归法进行筛选,构建信用风险预警模型。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为商业银行识别出有问题的企业,从而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
关键词:
财务风险预警 逻辑回归模型 稳健性检验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邹新月 李思慧
通过建立商业银行声誉羊群行为信用风险模型,应用贝叶斯法则推导出均衡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基于声誉问题的考虑,商业银行经理人总是忽略私有信息,跟从他人做出相同的信贷决策。经理人信息获取能力、初始声誉及信贷市场群体信息强烈地影响着"头羊"A跟从私有信息行动的概率。经理人信息获取能力、初始声誉、群体信息与"头羊"A的行动一起同时强烈影响着"追随者"B羊群行为发生的概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峰
在信用突变下,依赖于模糊评价技术的传统预警模型存在较大局限性,对此,基于偏好信息熵与物元可拓理论相融合的偏好熵权物元可拓模型,选取江苏苏州地区某样本企业不同时间点的实测数据,对信用突变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过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预警结果进行评价。文章认为,信用突变促使样本企业对应于不同时间点的警情质量出现了小幅度下降,但是,并未引发样本企业警情等级短期内出现"跳跃式"突变,样本企业警情等级始终处于轻度状态,这足以表明偏好熵权物元可拓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信用突变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预警难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燕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稳定和发展对整个国家的金融和经济运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借鉴国内外关于城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的基础上,以多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年报数据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遴选出一套有效的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赋权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城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综合度量模型,并对某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燕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稳定和发展对整个国家的金融和经济运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借鉴国内外关于城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的基础上,以多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年报数据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遴选出一套有效的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赋权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城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综合度量模型,并对某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冀淑慧
由于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复杂性和无形性,其预警体系的建立尤为必要且重要,将有助于银行提前发现声誉风险隐患,并能够根据预警指标和处置预案及时采取行动,争取在事件或危机爆发之前将声誉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或争取更多的时间以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事件的处理和化解,有效降低管理成本。鉴于当前此领域的相关理论几乎空白,故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声誉风险指标和预警系统的建立及其配套的平台建设和体系支撑,以期为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声誉风险 指标 预警系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党超
本文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和继发传导机制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选取多个与传导机制和银行稳定性经营有关的指标,采用IBSS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敏感变动情况。研究认为,直接传导机制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力大于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大于继发性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党超
本文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和继发传导机制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选取多个与传导机制和银行稳定性经营有关的指标,采用IBSS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敏感变动情况。研究认为,直接传导机制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力大于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大于继发性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秀子
本文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比较分析,试图找出适合我国实际的信用风险模型,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通过研究,本文得出KMV模型在我国目前比较适用,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该模型运用于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 KMV模型 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聂桂平
近年以来,服务收费问题令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声誉风险考验。随着银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转型和强化,实施服务收费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有关法律与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之间的衔接,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有偿金融服务理念;增强服务定价机制的科学性与收费行为的公信力,有效保证客户的事前知情权和交易选择权,促进服务收费过程的透明化和合理化;站在公共利益角度切实加强对银行服务收费的外部监督管理,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将服务收费标准的提高建立在服务增值的基础之上,通过效率的改进实现银行与客户的互惠共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爱文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预警指标的确定商业银行的信用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工作.需要将商业银行全部信用业务集中起来.进行整体的管理.具有多重性、综合性、系统性特征。在日常的经常臂理中,商业银行是围绕着“三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进行的。鉴于上述的理念,我们把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可分为资产信用管理、流动性信用管理、资本信用管理和表外信用管理四个系统。资产信用管理侧重于贷款风险的管理.我们设立四个指标:不良贷款率、次级贷款率、可疑贷款率和损失贷款率。流动性信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存款、借入资金等负债行为.用于满足商业锻行发展和流动性需求,预防和控制流动性风险。设立的指标如:存贷款比率、资产流动性比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佟欣 许健
本文从寻找关键风险指标入手,试图构建操作风险早期预警体系,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从风险事件七大类型和所属八大业务条线的维度展开,同时考虑操作风险的静态预警指标和动态预警指标,对操作风险的变化更具敏感性。并以资金拆借业务操作为例论述了相关设计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