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1)
2023(11983)
2022(10331)
2021(9590)
2020(8010)
2019(18551)
2018(18289)
2017(36043)
2016(18965)
2015(21189)
2014(20621)
2013(20213)
2012(18389)
2011(16039)
2010(16078)
2009(14310)
2008(14011)
2007(12079)
2006(10493)
2005(9224)
作者
(49723)
(41267)
(41185)
(39382)
(26625)
(19615)
(18912)
(16047)
(15945)
(14889)
(14081)
(13992)
(13050)
(13006)
(12900)
(12829)
(12414)
(12033)
(11974)
(11917)
(10184)
(10048)
(9768)
(9515)
(9465)
(9414)
(9049)
(8941)
(8174)
(8025)
学科
(70660)
经济(70588)
(57247)
管理(56558)
(45931)
企业(45931)
方法(33734)
数学(30019)
数学方法(29615)
(21217)
银行(21071)
(20847)
(20818)
(19812)
(19749)
中国(19502)
业经(16253)
(15041)
贸易(15025)
(14529)
(14495)
金融(14493)
地方(14087)
(13316)
财务(13270)
财务管理(13241)
农业(13070)
(13028)
(12773)
制度(12756)
机构
学院(249997)
大学(248032)
(106890)
管理(104749)
经济(104611)
理学(89739)
理学院(88902)
管理学(87594)
管理学院(87094)
研究(78786)
中国(68216)
(52170)
(50214)
科学(44429)
财经(40970)
中心(39534)
(38172)
(37386)
(36695)
(35846)
研究所(33077)
业大(32605)
经济学(32430)
北京(30874)
财经大学(30667)
(30506)
(30433)
师范(30232)
(29574)
经济学院(29402)
基金
项目(171626)
科学(137887)
研究(128657)
基金(127167)
(109197)
国家(108301)
科学基金(95499)
社会(83170)
社会科(79081)
社会科学(79061)
基金项目(67195)
(65802)
自然(61467)
自然科(60027)
自然科学(60016)
自然科学基金(58965)
教育(58701)
(55457)
编号(52886)
资助(51317)
成果(41713)
(38600)
重点(38385)
(37346)
(36620)
课题(34922)
国家社会(34753)
创新(34116)
教育部(33911)
人文(33589)
期刊
(112105)
经济(112105)
研究(74762)
中国(46384)
(40548)
管理(39522)
(38454)
金融(38454)
科学(31721)
学报(30954)
(30444)
大学(25161)
学学(23693)
教育(22958)
技术(22485)
财经(19775)
农业(19302)
业经(19095)
经济研究(18215)
(16870)
问题(14487)
图书(13848)
理论(13346)
(12879)
实践(12243)
(12243)
技术经济(11841)
商业(11811)
国际(11784)
现代(11568)
共检索到376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治春  
品牌资产提升需要考虑金融服务特征这一影响因素。本文考察了我国商业银行提升品牌资产的实践,从金融服务特征出发,分析了基于金融服务特征的品牌资产提升策略,提出建立整套品牌要素、保持一致的品牌形象、建立和传递有力的组织联想、制定客户沟通计划、合理设计品牌组合和等级、关注客户关键接触点等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芳  曹卓  
品牌战略是银行业发展到高端的异质竞争后之逻辑产物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物化和商品化的表现。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在理念、文化、定位、管理以及品牌维护上离真正的品牌战略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 ,未来商业银行应在品牌文化和战略性组织结构的支撑下 ,通过差异化的定位和精心的品牌维护 ,实现品牌战略的精髓———品牌忠诚 ,打造强势银行品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治春  
在品牌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品牌组合战略可以改变我国商业银行品牌体系混乱问题。品牌组合战略在定义品牌角色的基础上理顺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关系,建立清晰的品牌组合结构。本文通过分析花旗集团、汇丰控股、瑞银集团的品牌组合战略实践,建议商业银行建立与营销战略一致的品牌组合战略,在重新审视市场、业务优势和品牌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定义好各个品牌的角色,改变品牌关系杂乱的状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这对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金融脱媒快速发展,银行负债结构中存款占比下降,负债成本不断上升。传统的"存款立行""以存定贷"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变化。而银行资产配置渠道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资产运用能力日益成为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主要约束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晓东  
为了构建中国商业银行品牌生态位,本文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银行品牌生态位的重叠度、维度、宽度进行了测算,并利用OLS模型进行了线性回归检验。研究认为,在品牌生态位重叠方面,越是资产规模大的银行,优势就越明显;品牌生态位重叠度越大,品牌生态位维度和宽度的重要性就越强;同样,品牌生态位维度和宽度做得越好的商业银行,重叠利用资源的效率也就越高。中国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空间,应从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创新金融产品、重视人才培养、大力发展生态金融、加强风险防范等方面不断努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岷峰  
在"无场景不金融"、"场景为王"的时代,当前各商业银行以大力推进开放银行为抓手,通过API、H5、SDK等多种形式输出其金融产品,依靠开放多个对外接口增加客户的粘性,着力打造场景金融以增强全行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由于当前商业银行场景金融的架构模式带有先天性缺陷,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行际之间场景金融、行业场景金融的理想目标与运行效果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应重新定义商业银行、科技公司、客户在场景金融中的坐标与定位,将商业银行打造成专业化的金融产品服务的生产商,推动商业银行发力场景金融产品创新,有序发展专业化场景金融生态科技运营公司,培育客户融入场景金融生态圈的金融意识,积极构造 "商业银行+科技公司+客户"三位一体的场景金融生态圈,形成银行产品的供给、客户的金融需求交易在由金融科技公司搭建的场景金融生态圈中完成的新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艳爱  
银行品牌伞策略强调的是银行品牌作为伞品牌对伞下金融产品产生庇护和提携作用。论文探讨了银行品牌伞策略中伞品牌的角色与功能,银行品牌伞策略的四大路径,并分析了影响银行伞品牌策略背书效果的三大因素,即银行品牌强度、银行品牌形象以及银行品牌与金融产品契合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治春  
本文选择英国《TheBanker》杂志2006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品牌五百强"排名中始终保持前十强的八个强势金融品牌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要素、品牌形象、品牌创新、品牌等级和组合、品牌营销沟通活动等,目的是找出强势金融品牌的主要特征,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品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哲  
当前,我国财富管理行业正处于战略机遇期。从国内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结构来看,房地产等实物资产占比较高,金融资产占比较低。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居民财富必将从房地产市场溢出或转移,给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业务带来新机遇。根据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21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20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达241万亿元,2018~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雪辉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创造价值,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只有将揭示问题和督促整改相结合,才能将审计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大限度挽回损失,化解已暴露或潜在的风险,并促进内部控制的改进、机制流程的完善和管理工作的加强,审计的作用和效能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商业银行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历来较为重视,近年来问题整改工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宁果  
净息差对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银行业净息差在经历大幅下降后开始趋稳,目前仍然存在下行压力。不同类别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差异较大,农商行优势明显,但近年来优势在逐渐下降。竞争优势与经营策略的差异导致不同银行之间的净息差呈现出较大的分化。本文分别从资产端和负债端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银行个体之间净息差的差异原因,并结合影响机制与经营策略,提出关于商业银行提升净息差的措施与建议:一是聚焦存贷款主业,优化贷款结构;二是强化风险管理与定价,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动态平衡;三是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实现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双受益;四是加强市场利率走势研判,灵活开展同业和债投业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叶信才  
有关研究文献表明,有效的资产配置决策可以决定投资组合80%~90%的投资回报,是基金、理财子公司、信托等资产管理机构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发展进一步深化,金融产品日益增多,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品种不再局限于传统对公贷款、个人贷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方海波  
产能过剩是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突出问题,去年年初以来,国家在钢铁、煤炭行业先后启动"去产能"任务,相关政策密集出台。通过比较国内外"去产能"的历史经验发现,本轮"去产能"具有范围广、程度重、力度大、时间跨度大等多个特点,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更大也更深远。文章在梳理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对"去产能"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预测,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方海波  
产能过剩是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突出问题,去年年初以来,国家在钢铁、煤炭行业先后启动"去产能"任务,相关政策密集出台。通过比较国内外"去产能"的历史经验发现,本轮"去产能"具有范围广、程度重、力度大、时间跨度大等多个特点,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更大也更深远。文章在梳理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对"去产能"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预测,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方海波  
产能过剩是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突出问题,去年年初以来,国家在钢铁、煤炭行业先后启动"去产能"任务,相关政策密集出台。通过比较国内外"去产能"的历史经验发现,本轮"去产能"具有范围广、程度重、力度大、时间跨度大等多个特点,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更大也更深远。文章在梳理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对"去产能"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预测,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