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4)
- 2023(12631)
- 2022(10601)
- 2021(9867)
- 2020(8126)
- 2019(19036)
- 2018(19074)
- 2017(37297)
- 2016(20292)
- 2015(22979)
- 2014(23245)
- 2013(22847)
- 2012(20678)
- 2011(18685)
- 2010(18540)
- 2009(16831)
- 2008(16427)
- 2007(14410)
- 2006(12787)
- 2005(11538)
- 学科
- 济(79640)
- 经济(79547)
- 管理(54933)
- 业(52950)
- 企(44080)
- 企业(44080)
- 方法(36246)
- 数学(30670)
- 数学方法(30324)
- 中国(22774)
- 银(21587)
- 银行(21440)
- 农(21045)
- 制(20436)
- 行(20113)
- 业经(18938)
- 财(18705)
- 学(17618)
- 地方(16548)
- 融(16429)
- 金融(16427)
- 贸(15036)
- 贸易(15023)
- 理论(14560)
- 易(14473)
- 农业(14167)
- 和(13822)
- 技术(12099)
- 环境(11896)
- 务(11873)
- 机构
- 大学(285351)
- 学院(281012)
- 管理(113103)
- 济(110761)
- 经济(108219)
- 理学(97388)
- 理学院(96330)
- 管理学(94698)
- 研究(94410)
- 管理学院(94197)
- 中国(76016)
- 京(61858)
- 科学(58159)
- 财(50894)
- 所(47122)
- 农(45081)
- 中心(43269)
- 研究所(43024)
- 业大(41211)
- 江(40988)
- 财经(40946)
- 北京(39350)
- 范(37794)
- 师范(37467)
- 经(37234)
- 农业(35398)
- 州(34289)
- 院(34188)
- 经济学(32917)
- 财经大学(30638)
- 基金
- 项目(192023)
- 科学(150289)
- 研究(141797)
- 基金(138800)
- 家(120099)
- 国家(119084)
- 科学基金(102431)
- 社会(87943)
- 社会科(83309)
- 社会科学(83286)
- 基金项目(74150)
- 省(74020)
- 自然(66558)
- 自然科(64991)
- 自然科学(64977)
- 教育(64468)
- 自然科学基金(63790)
- 划(62532)
- 编号(58813)
- 资助(57077)
- 成果(48020)
- 重点(42428)
- 部(42132)
- 发(40575)
- 课题(39795)
- 创(39544)
- 创新(36817)
- 项目编号(36654)
- 科研(36513)
- 教育部(36233)
- 期刊
- 济(120646)
- 经济(120646)
- 研究(87892)
- 中国(52596)
- 学报(44234)
- 管理(41043)
- 农(40857)
- 科学(40339)
- 融(37004)
- 金融(37004)
- 财(36733)
- 大学(33471)
- 教育(32547)
- 学学(30795)
- 农业(27348)
- 技术(23757)
- 业经(19498)
- 财经(19314)
- 经济研究(18926)
- 图书(18829)
- 经(16262)
- 问题(16014)
- 理论(15830)
- 实践(14674)
- 践(14674)
- 业(14107)
- 科技(13484)
- 现代(13141)
- 技术经济(13007)
- 书馆(12842)
共检索到421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郭颂
一、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理论基础其一,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最早源自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和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斯密指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是建立在绝对优势基础之上的。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另一个国家更有效率(具有绝对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效率低(处于绝对劣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蔡宇飞 汪智慧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与银行绩效之间关系近五年的研究文献,结果表明:国外的研究学者主要研究银行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国际化绩效的影响因素、银行跨国经营与国际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主要研究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动因、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和实施战略、商业银行国际化绩效等。文章最后对银行国际化的度量方式及国际化的绩效进行总结。
关键词:
银行国际化 绩效 国际化程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邱兆祥 许坤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研究者对商业银行效率的理解,笔者对衡量银行效率所采用的非参数法和参数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详细分析了银行效率函数中投入和产出的界定,及其他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重点综述了产权制度和外资银行引入水平对本国银行效率的影响。最后,本文对效率前沿函数法和研究银行效率的目的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
银行效率 效率前沿函数 参数法 非参数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刁成超
并购重组是典型的市场配置资源手段,是经济效率提升的重要载体,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并购同样是银行业寻找新的增长点的关键。西方国家的银行并购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并购有借鉴意义,以市场化手段开展银行并购,有助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能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并购 绩效 综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梦实
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其他机构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文章从流动性管理与流动性风险两方面梳理已有研究成果,一方面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出发,总结国内外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研究;另一方面从风险角度考察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对已有文献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 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潘武
薪酬激励机制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中心环节之一。作为现代经济的增长动力和循环载体,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机构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全球化极大地改变了国际银行业的生态环境和运行方式。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动荡到1995年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到1998年的俄罗斯、巴西的货币风波,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永利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广泛开展商业银行效率研究,先从法人层面,再深入分支机构,研究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前沿效率,研究样本与研究结论均较为多样、全面;前沿效率研究中,运用了参数法和非参数法的多种效率评估模型。国内关于银行效率的研究起步较晚,银行法人层面的效率研究较丰富,分支机构层面的研究相当薄弱,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深入研究国内银行分支机构效率,将是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下阶段关注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效率 分支机构 文献综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毓萍 陈中飞
商业银行竞争力影响要素和形成过程复杂。文章从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机理角度对相关文献作了回顾和总结,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和形成机理两个方面。后者从企业战略管理、价值链和服务利润链三个视角来展开分析。经过梳理,发现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形成是内生和外生统一、静态和动态统一的过程,未来的研究需要融合不同的理论、工具,克服既有研究的弊端,为研究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机理提供一个统一的动态框架。
关键词:
竞争力 形成机理 商业银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吕怀立 林艳艳
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发展迅速,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主要包括流动性需求、风险管理和监管资本套利等方面;其次,重点阐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分别从资产池的分类衡量与定价、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的金融中介功能、资本监管以及金融创新等角度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若干重要方向。
关键词:
信贷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动机 经济后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吕怀立 林艳艳
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发展迅速,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主要包括流动性需求、风险管理和监管资本套利等方面;其次,重点阐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分别从资产池的分类衡量与定价、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的金融中介功能、资本监管以及金融创新等角度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若干重要方向。
关键词:
信贷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动机 经济后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隽萍 沈静 于晓宇 马晓辉
本文首先介绍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最后介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测量模型,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对模型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 模型选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志强 王硕
近年来,非利息收入占比已经成为国内商业银行衡量发展转型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学术界对于非利息收入是否能够实现多元化收益、降低经营风险存在诸多的争议。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主要分歧进行梳理和比较,结合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实际开展情况,寻找目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研究的主要障碍,并指出非利息收入占比作为商业银行发展指标过于简单和笼统,其高低并不能够准确反映出一个银行的好坏或者发展阶段差异,关注非利息收入的结构优化和风险分布情况要比关注其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更加重要。
关键词:
非利息收入 商业银行 风险防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中 余鑫
利率市场化在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利率市场化为背景,以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评价及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文献综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建奇 张岸元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尚不完整。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并无国际协定赋予某一货币超然地位,每一种货币都可能通过货币竞争上升为国际货币。主导货币履行国际储备职能的欠缺,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迫切性所在。超主权储备货币不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主要方向,通过市场竞争优选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货币是主要途径,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必须占有一席之地。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潮流未从根本上颠覆既往货币国际化前提的理论判断,人民币在履行货币基本职能方面与某些国际货币之间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国际化面临新的机遇。本币国际化具备一些条件:一是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二是贸易规模和全球占比不断提高,三是高外汇储备、高国际...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研究 文献综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沙文兵 孙君 邓业建
2008年以来,国内学者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影响及其路径设计等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一批有见地的理论成果,并在三个方面取得基本共识:第一,中国经济规模的持续增长、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充足的外汇储备等使得人民币具备了国际化的初步基础,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第二,人民币国际化既能给中国带来多方面的收益,也会使中国经济面临巨大的风险;第三,人民币国际化应遵循"分步走"、渐进式的国际化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