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94)
- 2023(17219)
- 2022(14397)
- 2021(13534)
- 2020(11425)
- 2019(25981)
- 2018(25179)
- 2017(48664)
- 2016(25920)
- 2015(28799)
- 2014(28139)
- 2013(27784)
- 2012(25416)
- 2011(22836)
- 2010(22381)
- 2009(20855)
- 2008(20529)
- 2007(17628)
- 2006(15189)
- 2005(13573)
- 学科
- 济(105069)
- 经济(104961)
- 管理(76036)
- 业(75369)
- 企(60343)
- 企业(60343)
- 方法(53757)
- 数学(48939)
- 数学方法(48450)
- 财(31183)
- 中国(31000)
- 农(27131)
- 银(26337)
- 银行(26190)
- 制(25761)
- 行(24728)
- 贸(24055)
- 贸易(24039)
- 易(23417)
- 业经(22033)
- 融(21023)
- 金融(21022)
- 务(20417)
- 财务(20374)
- 财务管理(20330)
- 企业财务(19408)
- 农业(17887)
- 学(16786)
- 地方(16524)
- 策(15523)
- 机构
- 大学(361890)
- 学院(359739)
- 济(159307)
- 经济(156583)
- 管理(145181)
- 理学(125598)
- 理学院(124403)
- 管理学(122481)
- 管理学院(121842)
- 研究(118806)
- 中国(102187)
- 财(75970)
- 京(74095)
- 科学(68224)
- 财经(61152)
- 农(59245)
- 所(57597)
- 中心(57353)
- 经(56120)
- 研究所(52360)
- 业大(51769)
- 江(51149)
- 经济学(50637)
- 农业(47050)
- 北京(46354)
- 财经大学(46203)
- 经济学院(46043)
- 院(42537)
- 范(41255)
- 州(40792)
- 基金
- 项目(245819)
- 科学(195860)
- 基金(185076)
- 研究(175436)
- 家(161813)
- 国家(160560)
- 科学基金(139326)
- 社会(116544)
- 社会科(110917)
- 社会科学(110892)
- 基金项目(96741)
- 省(91414)
- 自然(90846)
- 自然科(88885)
- 自然科学(88860)
- 自然科学基金(87367)
- 教育(80032)
- 划(78480)
- 资助(77156)
- 编号(67912)
- 部(56120)
- 重点(54772)
- 成果(53800)
- 创(51459)
- 发(51187)
- 国家社会(50145)
- 教育部(48908)
- 创新(48241)
- 科研(48215)
- 人文(47346)
- 期刊
- 济(158594)
- 经济(158594)
- 研究(108364)
- 中国(63975)
- 财(58330)
- 学报(54319)
- 融(52903)
- 金融(52903)
- 管理(51621)
- 农(51266)
- 科学(50615)
- 大学(42042)
- 学学(40062)
- 农业(33308)
- 财经(30423)
- 技术(28620)
- 经济研究(28316)
- 教育(26021)
- 经(25955)
- 业经(24444)
- 问题(20927)
- 贸(20763)
- 统计(19222)
- 国际(18795)
- 业(18577)
- 理论(18111)
- 策(17553)
- 技术经济(17178)
- 世界(16772)
- 商业(16228)
共检索到530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宏锋
借短贷长的业务特征使得商业银行面临利率风险的暴露。在未对利率风险进行充分对冲的情况下,利率水平波动会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产生影响,即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表明我国上市银行普遍面临明显的利率风险,并且对冲不足。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对其贷款行为有显著的解释力,当利率敏感性缺口为负时,利率水平上升将导致贷款增速的下降,即加强了货币政策效果。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利率风险 货币政策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刘湘云 吕杏
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越来越深,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暴露已成为大量经验研究的主题。对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和10家股份制银行2000~2006年间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银行股权收益与未预期的利率变化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银行利率风险暴露水平与银行规模大小并不存在稳定的相关性。同时,单个银行的利率风险水平与银行特征比率密切相关。其中银行股权收益的利率敏感性与权益资产比、贷款占资产的比率和企业存款占比存在正相关关系,与非利息收入占比存在负相关关系。总之,银行利率风险暴露程度受银行特征比率影响。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路加 郭亚妮
文章使用16家上市银行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银行如何对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变做出反馈并调整其承担风险的程度。研究表明,基于我国银行体系银行风险主动化和个体风险系统化的发展趋势,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且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对信贷投放总量以及社会总产出也会造成影响。同时,风险定价效应、追逐利益效应、习惯效应、杠杆效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重要作用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继
选取2006~2012年全国32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分区域对银行信贷决策、风险控制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产水平、盈利水平、资产流动性和风险控制能力对信贷水平调整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些影响也都存在区域异质性;各区域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对货币政策调整的适应性都不强,但三大区域城市商业银行风险资产调整对货币政策调整却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信贷 风险 货币政策 传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连军
利用中国32家商业银行2004—2014年财务数据,检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短期基准利率工具、收益率曲线斜率与银行的盈利——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此外,从盈利结构来看,无论是国债收益率曲线还是银行间回购利率对净利息收入的正向影响均大于对损失准备金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门限面板模型估计显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盈利存在显著的非对称特征,特别是处于较低利率水平且收益率曲线斜率平缓情况下,这种效果更加明显。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盈利 利率工具 利率市场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连军
利用中国32家商业银行2004—2014年财务数据,检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短期基准利率工具、收益率曲线斜率与银行的盈利——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此外,从盈利结构来看,无论是国债收益率曲线还是银行间回购利率对净利息收入的正向影响均大于对损失准备金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门限面板模型估计显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盈利存在显著的非对称特征,特别是处于较低利率水平且收益率曲线斜率平缓情况下,这种效果更加明显。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盈利 利率工具 利率市场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连军
利用中国32家商业银行2004—2014年财务数据,检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短期基准利率工具、收益率曲线斜率与银行的盈利——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此外,从盈利结构来看,无论是国债收益率曲线还是银行间回购利率对净利息收入的正向影响均大于对损失准备金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门限面板模型估计显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盈利存在显著的非对称特征,特别是处于较低利率水平且收益率曲线斜率平缓情况下,这种效果更加明显。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盈利 利率工具 利率市场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强 蒋冠
传统的货币理论忽视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及金融生态的影响,文章从商业银行的微观视角出发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金融生态的影响机理。理论层面,金融生态与货币政策制度供给、传导机制和有效性相互关联,货币政策则通过资产价格或估值机制、收入及现金流机制、追求收益机制、杠杆调整机制、道德风险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实证层面,构建了货币政策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和风险承担的数理模型,选取国有和股份制两类共12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商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生态 银行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邵汉华 杨俊 廖尝君
根据银行信贷渠道理论,银行资产负债特征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基于同业业务视角,利用1999~2013年中国89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同业业务在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随着同业资产(负债)在总资产(总负债)比重的提高,银行信贷对货币政策敏感性降低,银行同业业务扩张显著地弱化了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相对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银行信贷渠道的弱化效应不显著。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柯孔林
本文以中国上市银行2008-2017年季度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不同货币政策周期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的银行体系稳定效应。研究表明,从金融稳定角度看,无论是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货币政策都是非中性的,宽松的(紧缩的)货币政策促进了(抑制了)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承担。不同货币政策周期对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强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促进作用。货币政策与贷款价值比之间具有互补性,增加贷款首付比要求,有利于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资本要求配合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并不能提升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最后,本文从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和政策协调两方面,提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运佳
基于2006年1月~2014年3月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银行信贷传导机制以及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阻碍主要集中在对M2指标有效性以及M2向利率、银行信贷、资产价格等中间变量的传导阶段;在不同的传导机制中,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间变量向最终目标传导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提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林川
文章依托于现有研究,梳理了影子银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渠道,在此基础上,将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兑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作为反映影子银行规模的变量,实证分析了影子银行规模变动对货币供给渠道与信贷渠道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内,货币供给量对物价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影子银行规模变动对货币供给渠道的冲击相对有限;而物价水平与信贷规模的相关关系则不显著,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具有明显的阻滞效果;此外,影子银行规模在长期和短期内均对物价具有推动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姚远
本文以2006~2010年中国7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中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比率、缺口率和偏离度这四项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商业银行一年期以上资产和负债匹配不均衡,面临较大的长期利率风险;同时,大型商业银行在防范利率风险方面存在"短借长贷"的现象。要防范利率风险,一方面,政府需要营造良好的防范利率风险的宏观经济环境,如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等;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构建高效的利率风险内部防范体系,如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兆旺 刘阳 王琛玥
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使用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6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1季度的面板数据,研究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资本约束越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越好,而对于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情况正好相反;经济增速越快,资本约束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越强;资本约束越弱,扩张性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越好,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不受资本约束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货币当局实施宏观金融调控,应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敏感性,有针对性地使用调控工具;银行业监管机构要考虑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在经济周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欣 王飞
本文对我国1997-2011年121家银行实证检验我国银行业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以及银行特征的异质性对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的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是存在的;(2)银行资本充足性以及流动性在不同货币政策下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具有不同作用,这说明微观特征对银行货币政策风险承担具有差异化的影响,规模越大,银行结构集中越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研究结果显示,政策当局应协调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注重银行微观特征,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