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0)
2023(9212)
2022(7708)
2021(7507)
2020(6304)
2019(14440)
2018(14008)
2017(26966)
2016(13841)
2015(15709)
2014(14934)
2013(14745)
2012(13974)
2011(12747)
2010(12792)
2009(12019)
2008(12091)
2007(10640)
2006(9462)
2005(8822)
作者
(36608)
(30422)
(30117)
(28777)
(19715)
(14410)
(13836)
(11620)
(11610)
(10655)
(10490)
(10236)
(9876)
(9688)
(9427)
(9368)
(9077)
(8873)
(8758)
(8191)
(7729)
(7253)
(7023)
(7015)
(6933)
(6764)
(6753)
(6581)
(6118)
(6025)
学科
(56616)
经济(56556)
(41976)
管理(40531)
(35735)
企业(35735)
方法(24416)
(21358)
银行(21213)
数学(20907)
数学方法(20769)
中国(20220)
(19966)
(18653)
技术(16071)
(15970)
金融(15970)
(15257)
贸易(15239)
(14833)
(14157)
(12905)
业经(12358)
技术管理(12183)
(10904)
制度(10901)
业务(10340)
(9290)
理论(8923)
(8736)
机构
大学(196497)
学院(191021)
(94318)
经济(92868)
管理(75024)
研究(70080)
理学(63535)
中国(63429)
理学院(62857)
管理学(62333)
管理学院(61919)
(43511)
(41723)
科学(35478)
财经(34429)
(33756)
中心(31989)
(31669)
经济学(31507)
研究所(30504)
经济学院(28386)
北京(27541)
(27229)
财经大学(26093)
(25229)
(24758)
(24373)
(23628)
师范(23453)
银行(23332)
基金
项目(121756)
科学(98827)
研究(93424)
基金(92273)
(79369)
国家(78788)
科学基金(68206)
社会(64019)
社会科(60926)
社会科学(60915)
基金项目(47482)
(42968)
教育(42691)
自然(40301)
自然科(39501)
自然科学(39495)
自然科学基金(38908)
资助(37747)
(37450)
编号(34810)
(31762)
(29628)
成果(29545)
创新(28742)
国家社会(28356)
重点(27417)
教育部(26525)
中国(26513)
(26467)
人文(25019)
期刊
(99735)
经济(99735)
研究(68900)
中国(41874)
(36459)
金融(36459)
(31981)
管理(31523)
科学(24710)
学报(22724)
(22333)
教育(21466)
大学(18743)
经济研究(18037)
财经(18020)
学学(17225)
国际(16222)
(15629)
(15602)
技术(15121)
农业(14026)
世界(13402)
问题(13190)
业经(13038)
技术经济(10462)
科技(9966)
(9850)
(9848)
论坛(9848)
理论(8918)
共检索到310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婷  钟伟  
次贷危机至今的较长时期内,全球银行业处于去杠杆的进程中,中国也不例外。对于国内银行面临巨大的资本补充压力,基于先易后难原则,中国监管部门推动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和减记型次级债,以供银行补充资本之需。文章在总结国际创新资本工具市场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发行优先股和减记型次级债的路径进行情景模拟,并就不同资本工具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对比并给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课题组  李小平  杨兆坤  杨金荣  罗惠良  
面对国内外金融监管日益严格的新趋势,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结合自身资本结构现状和特点,借鉴国际大型银行发行新型资本工具成功经验,加快资本补充工具创新,构建满足未来资本需求的新型资本工具体系。国际大型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创新趋势近年来,为应对监管变化,国际大型银行普遍加强了资本工具创新。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定义和各国的资本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华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基础,也是当前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文分析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动因和现状,然后阐述其对我国的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敬云  
2013年1月1日,我国正式开始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按照新的资本监管标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城市商业银行总体虽然资本较为充足,但是城商行群体内部差异较大,部分城商行资本达标压力较大。未来城商行资本补充压力将长期存在,其中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地方城商行,资本补充压力和难度都值得关注。重点从资本补充角度分析当前的各种资本补充渠道,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不同城商行资本补充渠道的可能方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兵勇  颜海明  
英美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分散,资本市场发达,具有良好的投资者保护法律体系;德日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实行相互持股。这两种产权模式有相互融合的趋势。中东欧在转型过程中外资银行起了关键作用,外资比例过高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俄罗斯的休克疗法和转型初期的政府自由放任带来了严重后果。中国商业银行需形成相对集中的多元化产权结构,适度发展交叉持股和员工持股,逐步降低国有股比例,外资适度参股,引人民营成份,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需加强资本市场和环境建设,加强投资者保护,注重政府顶层设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任有泉  韩泽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国平  
本文基于巴塞尔Ⅲ对资本工具的新要求,总结国际经验,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方向。巴塞尔Ⅲ推出后,国际大型银行资本工具创新主要集中于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减记"和"转股"条款设计是创新的主要方向,永续性和派息非累积是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创新的重点。中国商业银行可创新发行优先股、可减记永续资本债、可转换一级资本工具、可减记次级债券、可减记二级混合资本债券、新可转换债券、二级可转换或有资本债券等新型资本工具,优先选择二级资本工具创新发行,积极探索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创新发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邓鑫  
本文根据银监会发布的一系列最新银行资本金监管要求,通过梳理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年报和银监会数据,分析了我国五大行的资本充足率现状,并比较各行主要资本补充渠道的优劣。结合优序融资理论,试图为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资本金约束和潜在问题寻找突破口。中长期看,随着银行资本要求日趋严格,银行应充分利用内源融资的优势进行核心资本的持续补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许争  冯智清  郭红玉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单一,资本补充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较高,加之资产规模扩张迅速,在强资本约束下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凸显。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新规中对合格资本、资本扣除项目和风险加权项的重新定义和调整,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必要性,在总结归纳国际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实践基础上,结合当前银行资本现状与外部市场环境,从资本工具创新和银行业务转型角度出发,探讨了监管新规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和途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熊鹏  
商业银行国有资本退出指国家从商业银行中抽回国有资本,不再成为商业银行法律意义上的所有者。国有资本退出不仅是指作为资本的资金退出,而且还包含国家所有者权利的退出,以及与之相应的经营权的退出。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在银行业市场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国有资本退出。韩国危机前和危机后分别进行了两次银行民营化,产生的效果有所不同。中国台湾地区公营银行民营化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有颇多借鉴之处。而东欧的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的商业银行在其民营化之前与我国银行有更多相同之处。因此,探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国有资本退出情况,并通过比较研究总结其发展规律与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资本...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争  冯智清  郭红玉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单一,资本补充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较高,在强资本约束下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凸显。本文基于新资本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和资本质量的新规定,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必要性,在总结归纳国际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实践基础上,从银行业务转型和资本工具创新角度出发,探讨了监管新规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和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元倩  巴曙松  
本文基于巴塞尔III中资本的重新定义和要求,围绕着中国银行业目前资本工具缺乏的现状,在总结归纳了国际资本创新工具的经验基础上,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实际监管环境和市场环境出发,分别从监管者和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分析阐述了拓展资本补充工具的路径和要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争  冯智清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单一,资本补充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较高,在强资本约束下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凸显。本文基于新资本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和资本质量的新规定,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必要性,在总结归纳国际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实践基础上,从银行业务转型和资本工具创新角度出发,探讨了监管新规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和路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邹剑亮  
导读:增强银行资本的实力是得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来源方式都较为单一,随着金融业的发展,研究创新资本补充工具/拓宽新的资本补充渠道十分必要。2019年初国务院决定支持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来补充一级资本是推动商业银行进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的重要尝试。监管层也支持商业银行通过工具创新来拓展资本补充渠道,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国际银行业中用于资本补充的新型创新工具——或有资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崔婕  沈沛龙  
《巴塞尔协议Ⅲ》明确要求全球银行业全面提升资本数量和质量,以此增强银行抵御流动性危机的能力。或有资本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本补充工具,引入银行业中用以提升资本质量有其必然性和现实依据。本文从或有资本的内涵、基本特征入手,结合案例分析或有资本的补充运作机理,着重分析或有资本的关键特征触发事件,同时考察国际上主要商业银行发行或有资本的最新进展,最后从商业银行引入或有资本的实践角度出发,提出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