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0)
2023(8810)
2022(7813)
2021(7160)
2020(6393)
2019(15138)
2018(14764)
2017(29508)
2016(15847)
2015(18483)
2014(19036)
2013(19118)
2012(17763)
2011(16061)
2010(16095)
2009(15336)
2008(15422)
2007(14088)
2006(12089)
2005(10882)
作者
(48231)
(40533)
(40399)
(38499)
(25709)
(19578)
(18855)
(15832)
(15289)
(14466)
(13862)
(13658)
(12841)
(12781)
(12760)
(12680)
(12516)
(11946)
(11754)
(11632)
(10050)
(10018)
(9850)
(9219)
(9177)
(9104)
(9078)
(9029)
(8269)
(8035)
学科
(71242)
经济(71175)
管理(48652)
(47440)
方法(40817)
(40331)
企业(40331)
数学(36893)
数学方法(36578)
(20097)
银行(19952)
(19730)
(19624)
(18556)
(16108)
中国(15848)
(14039)
金融(14037)
(13285)
财务(13255)
业经(13247)
财务管理(13219)
(13013)
(12625)
贸易(12615)
企业财务(12578)
地方(12490)
(12076)
(11970)
制度(11964)
机构
大学(239331)
学院(236128)
(97952)
经济(95742)
管理(95542)
理学(82249)
理学院(81418)
管理学(80141)
管理学院(79704)
研究(74036)
中国(64183)
(50163)
(46701)
科学(44982)
(41171)
财经(37567)
中心(37390)
(37378)
(35905)
业大(35870)
(34048)
研究所(33963)
农业(32928)
北京(31546)
经济学(30409)
(28981)
(28424)
财经大学(28086)
师范(28064)
经济学院(27791)
基金
项目(156312)
科学(122740)
基金(114491)
研究(110901)
(99131)
国家(98371)
科学基金(84938)
社会(70162)
社会科(66751)
社会科学(66727)
(61157)
基金项目(60995)
自然(56321)
自然科(55066)
自然科学(55048)
自然科学基金(54087)
教育(52619)
(51414)
资助(48854)
编号(44172)
(35858)
成果(35247)
重点(35158)
(32334)
(32138)
科研(30856)
教育部(30851)
课题(30471)
创新(30276)
大学(29845)
期刊
(99910)
经济(99910)
研究(67564)
中国(42962)
(38288)
学报(36356)
(35551)
金融(35551)
(34335)
管理(32957)
科学(32853)
大学(27457)
学学(25904)
技术(22298)
农业(21402)
教育(19624)
财经(19320)
(16352)
经济研究(15906)
业经(15516)
统计(13709)
问题(13428)
技术经济(13310)
(13015)
理论(12609)
(12309)
商业(11634)
实践(11527)
(11527)
决策(11458)
共检索到347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君  黄强  
本文回顾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现状,从追踪战略实施效果和评价流程角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系统。具体包括按照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和发展性要求建立了基本指标及其修正体系,并引入评议指标完善评价体系;运用Delphi法和AHP相结合的方法设置权重;借鉴分段函数取代传统直线型处理“倒U型”指标的不利做法;基于相对绩效评价思想,建立了评价标准体系和功效系数法评价模型;并以某商业银行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给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建议,并特别就引入效率评价维度来完善绩效评价系统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志鹏  王晓芳  
文章在分析经营环境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衡量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绩效的三维评价标准和改进策略。文章提出的多目标绩效评价标准和改进措施,解决了不同分支机构的全面评价和改进问题,银行应用该法既可以实现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下的综合评价,又可以单独使用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潘小明  
本文首先对金融机构绩效评价的典型方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金融机构绩效的理论研究分为绩效概念的研究和绩效评估工具的研究两大类,而在实践中,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融为一体的线性综合评价方法已成为主流。为适应金融改革要求,国内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改革快速推进,流程重组、交叉服务、业务线经营以及提高网点依存度等因素使得分支机构传统边界被打破,职能发生变化,相应的绩效计量模式也受到深刻影响,本文评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业绩计量和运用的新模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沈凡  
本文以银监会新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为切入点,从加权风险资产计量和管理角度分析了新办法给银行商业分支机构带来的冲击,重点讨论了内评法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经营策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探索,探讨了对单个客户的定价策略、正确处理发展与管理关系、持续优化结构以及建立资本约束管理机制等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静  刘金兰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绩效好坏影响着整个系统的生存发展。我国现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绩效管理办法主要有三种,财务指标评价法、BSC评价法和DEA法,单独使用时各有优劣势,都不能很好地兼顾管理的需要。将这三种办法结合起来,即根据BSC理论设计考核指标,采用DEA方法进行评价,得到各分支机构的相对效率后,再根据评价结果,按照EVA或杜邦分析法进行分解,既可以总领全局,又可以准确地找到症结所在和改进方向,优势互补,突破了各方法单独使用的局限。最后用算例分析模拟这种结合方法进行管理。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顾乾屏  张棋  彭淑华  杜家悌  黄鹏5  
本文根据某商业银行反映效率的真实数据,分别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和线性回归、DEA分析三种方法,计算了银行分支机构的效率,并对效率评价的参数与非参数方法进行了差异比较。进而,本文用历史数据对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晓芳  曹志鹏  张欣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经济效率较低,产出增长还主要依靠营业费用和人力等投入品的外延式增长,其效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风险因素对银行经济效率有明显影响,考虑风险因素较不考虑风险因素的平均经济效率低9.29%。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游晓慧  彭寿生  谭春智  
当前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文章通过个案调查,分析了这两家银行分支机构股份制改革的绩效特点,对完善股改银行分支机构改革的政策建议作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军芳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是从商业银行所有者和相关利益群体的角度,对银行的运作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行的全面评价。本文引入一种新的权重确定方法即熵权法,以指标权重的确定为重心,对商业银行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测度和经营预测。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何问陶  王松华  
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撤并,导致银企间距离增大,从而对城镇及农村地区贷款产生影响。文章通过建立模型,提出了两个假设,并对大型商业银行乡镇企业贷款数据(衡量贷款区域集中度)和银行不良贷款率二者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二者成强正相关,从而证明了由银行机构撤并导致的银企间地理距离的增大使得信息不对称加重和银行对企业实施地缘信贷配给的假设。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肖文东  华猛  
目前,世界范围内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是总分行制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总行和各级分支机构之间在经营产权方面存在明显的委托代理关系。本文在预算管理框架内,构建了薪酬激励、声誉激励和晋升激励三种激励约束机制,进而得出了相关政策性结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在总分行的运营管理体制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不仅是总行层面的制度设计问题,更要将改革措施深入落实到分支机构。本文以广东为视角,总结了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改革的进展情况,对改革绩效进行了评估,指出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要从重点“管法人”延伸到“管分支机构”,实现从上到下的根本变革;同时,人民银行、银监会派出机构及地方政府要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邹新  马素红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分支机构管理上存在着分支机构总量过于庞大、人员过多、布局缺乏地区定位以及管理链条较长等问题,导致的结果就是管理成本高、市场反应速度慢,这将不利于其在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获胜。据此,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和金融资源的分布情况,参照国际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管理的经验,作者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调整战略目标以及“一个重心,三条主线”的战略规划,“一个重心”主要是指以中心城市行为发展重心;“三条主线”包括纵向的组织结构扁平化、横向的网点区域布局调整以及按业务流程对组织架构进行整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建清  
对分支机构管理 ,一直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中努力探索的核心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有银行管理体制大致经历了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管理阶段、以放权搞活为中心的企业化改革阶段、以法人授权分级管理为核心的商业化改革阶段。管理体制的变迁都是围绕集权和分权而展开 ,既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从理论基因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特征、效率特征、控制特征和技术特征是影响集权、分权选择和尺度把握的根源。现代企业组织理论和国外商业银行经验告诉我们 ,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应有利于一级法人体制的实施 ;有利于资源配置优化和整体效益的提高 ;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分权体制和激励机制。要实现这一目标有两条路径 ,即组织体...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德银  
全面预算管理自其产生以来,作为管理的标准作业程序,它对推动现代企业的不断成熟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国内主流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现状来看,虽然也已开始逐步引入与全面预算管理有关的理念和方法,但总体上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架构体系不健全,目标确定欠科学,编制方法单一,没有统一的预算编制大纲,分析、考评机制也不够完善。本文认为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逐步引入和升级全面预算管理的途径是在观念上要真正提高认识,全面做好编制预算的前期准备,强化预算的执行与控制,并努力做好预算的差异分析与考评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