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2)
- 2023(11923)
- 2022(10713)
- 2021(10293)
- 2020(8675)
- 2019(20612)
- 2018(20501)
- 2017(40212)
- 2016(21817)
- 2015(24690)
- 2014(24910)
- 2013(24426)
- 2012(22030)
- 2011(19726)
- 2010(19688)
- 2009(17957)
- 2008(17510)
- 2007(15197)
- 2006(13283)
- 2005(11591)
- 学科
- 济(84575)
- 经济(84487)
- 管理(62009)
- 业(59880)
- 企(50419)
- 企业(50419)
- 方法(44532)
- 数学(39279)
- 数学方法(38586)
- 农(22276)
- 财(20851)
- 银(20488)
- 中国(20344)
- 银行(20341)
- 制(20087)
- 行(19003)
- 业经(18417)
- 学(18058)
- 地方(16530)
- 理论(15754)
- 农业(15310)
- 务(14423)
- 财务(14347)
- 财务管理(14321)
- 融(14310)
- 金融(14309)
- 和(13800)
- 贸(13706)
- 贸易(13691)
- 企业财务(13574)
- 机构
- 大学(303095)
- 学院(302031)
- 管理(126034)
- 济(115153)
- 经济(112501)
- 理学(109834)
- 理学院(108673)
- 管理学(106427)
- 管理学院(105901)
- 研究(95719)
- 中国(76336)
- 京(64791)
- 科学(61358)
- 财(51901)
- 农(50751)
- 所(47518)
- 业大(47361)
- 中心(44959)
- 研究所(43701)
- 江(43313)
- 财经(42398)
- 北京(40875)
- 农业(39836)
- 范(39182)
- 师范(38838)
- 经(38567)
- 州(36160)
- 院(34725)
- 经济学(32915)
- 经济管理(32579)
- 基金
- 项目(212285)
- 科学(166611)
- 基金(153535)
- 研究(153171)
- 家(133774)
- 国家(132697)
- 科学基金(114853)
- 社会(94010)
- 社会科(89114)
- 社会科学(89087)
- 省(83655)
- 基金项目(81990)
- 自然(77479)
- 自然科(75726)
- 自然科学(75710)
- 自然科学基金(74322)
- 教育(71488)
- 划(70519)
- 资助(64906)
- 编号(63674)
- 成果(50262)
- 重点(47187)
- 部(46411)
- 创(43978)
- 发(43831)
- 课题(43039)
- 科研(40897)
- 创新(40887)
- 教育部(39688)
- 大学(39595)
- 期刊
- 济(118401)
- 经济(118401)
- 研究(86952)
- 中国(54568)
- 学报(47470)
- 农(44520)
- 科学(44189)
- 管理(44039)
- 财(38450)
- 大学(35853)
- 融(35313)
- 金融(35313)
- 教育(34366)
- 学学(33727)
- 农业(29782)
- 技术(28158)
- 业经(19927)
- 财经(19657)
- 经济研究(18287)
- 经(16478)
- 图书(16458)
- 理论(15860)
- 业(15834)
- 技术经济(15459)
- 统计(15216)
- 问题(15033)
- 科技(15023)
- 实践(14861)
- 践(14861)
- 策(13858)
共检索到432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程兴 谷澍
已有的分客户的盈利评价方法大多局限于计算分客户的会计利润,本文提出的商业银行分客户的EVA评价模型通过计量分客户的收入、分客户的成本以及分客户的经济资本成本,获得商业银行分客户盈利评价的EVA值。与以往的盈利评价方法相比,该模型考虑了对客户经营的风险因素以及资本成本,既可用于对客户的服务定价,也可用来确定各客户的EVA值,还可用来区分不同的客户类型,针对不同客户(群)实施差异化的经营策略,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零售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最后,文章指出该模型的实施需要商业银行具备较强的支撑平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孙景 李莉 胡宏力
本文研究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价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价值,提出从客户历史贡献度、潜在贡献度以及风险水平三个维度评价客户价值,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价值评价模型。本文认为,在建立个人客户历史贡献度评价模型时,应分别计算客户的资产业务贡献、负债业务贡献和中间业务贡献,然后将三者之和作为客户历史贡献度;衡量客户对银行潜在收益的贡献时,应该考虑客户的潜在货币价值和客户的非货币价值;客户潜在贡献度的影响因素包括信用风险水平和转移风险水平,商业银行应该以客户为中心区别不同的客户类型,对应采取差别化营销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者贵昌
加入WTO后,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市场,首先必须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打造核心竞争力。其中,客户是否满意成为制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顺应时代潮流,建立客户满意评价模型成为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客户满意 评价 模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程兴 胡广文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评价客户的绩效有利于银行实施差异化的经营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本文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商业银行分客户的绩效评价指标。鉴于在商业银行分客户的绩效评价过程中,许多指标互相交叉,人们对客户绩效的成因不完全明确,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不完全清楚,评价过程中存在贫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将灰色理论与模糊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运用于商业银行分客户的绩效评价,以便能够较为准确和全面地评价客户的经营绩效。此外,本文还就商业银行中小客户的绩效评价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波 周宁 霍永强
当前,金融科技发展迅猛,对商业银行业务的盈利能力既带来了积极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产生了消极的"竞争效应"。为分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影响,本文采用2009-2017年我国138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动态面板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总的来看,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存在负向影响,即金融科技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竞争效应"大于"技术溢出效应",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第二,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影响存在异质性。城市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最大,农村商业银行次之,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尽管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应积极面对金融科技的调整,按照互联网"开放、共享、简约、极致"的特征,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创新服务模式,加快业务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和竞争力,进而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立雪
国债-金融债利差的研究在理论和实务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商业银行的盈利与国债-金融债利差的关系,然后用VAR模型实证分析商业银行资本收益率(ROE)和国债-金融债利差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最后得到结论:商业银行盈利波动可以在4个滞后期内预测并影响国债-金融债利差的变化。该发现对发行人和投资者都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国债-金融债利差 商业银行 VAR模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杜静
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来源主要依靠政策性"利差",正在异化其盈利模式。利润来源被特定对象绑架和利润目标虚高现象日趋严重,由此带来了商业银行贷款对象的市场集中度、"风险导向"长期策略迷失以及贷款粘连实体经济弱化等问题。这些叠加的问题把商业银行推向了利润取得之"超然"地位,并面临严峻挑战。校正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异化的方向是资产业务的去"虚"向"实"。从方向选择上,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改变贷款性收入主导利润的格局。从目标选择上,要调整好"两个导向"关系,坚守风险至上的经营准则。从过程选择上,要提高间接融资市场中实体经济贷款比重,夯实利润实现的支撑点。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盈利模式 资产管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鲁新 张卫国 胡海 龚文海
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存在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和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本文从完善考核机制、提高贷款质量、拓展中间业务及增加资金运用途经等方面对转变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盈利模式 资金运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宇杰 张亚春
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金融、外资银行、国内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与冲击下,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润结构和盈利模式正受到挑战。本文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为例,分析了我国国有银行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冲击与挑战,并给出了新的环境下四大国有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
大数据 互联网金融 国有银行 盈利模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媛
理论上讲,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随着利差收窄,商业银行盈利状况将会受到影响。但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这一理论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我们以1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样本,利用2005-2012年数据,对盈利状况进行了差异性比较,发现在2007年的利率调整中,尽管央行存贷款基准利差收窄,银行总体盈利能力并没有显著下降;在2008年、2012年的利率调整中,随着基准利差收窄,银行总体盈利能力明显下降,出现差异原因在于宏观经济环境。2007年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而2008年、2012年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明显。因此,若在经济上升时期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盈利状况的冲击会比较小,利率市场化推进应选准时点...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银行盈利 利差 宏观经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广元 吴凌寒 刘军
随着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币汇率浮动的不确定性日益凸显,我国商业银行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将面临很多过去未曾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将处于一个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经营环境中,其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这一切最终必将以影响商业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亮
近些年来,外国投资者频频减持乃至退出我国银行业,引起了研究者对银行引进外资策略的重新审视。文章从银行效率的角度,运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对导致商业银行低盈利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国有银行的盈利效率高于普通商业银行;但是,随着金融产业的逐渐开放,其盈利效率差异逐渐减小。无论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还是普通商业银行,外资持股比例与银行的盈利效率负相关,这可能是导致外资减持的原因之一。文章以该结论为基础,全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提出银行业应审慎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外资参股 盈利效率 金融产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宏 闵丹
遵循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的SCP范式的分析思路和理论框架,对传统的共谋假设、相对市场力量假设和效率结构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由原来的高寡占的市场向适度集中的市场发展,市场的竞争程度提高,银行总体效率水平呈上升趋势。市场份额、银行效率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间正相关关系显著,而市场集中度与盈利能力则呈负相关。实证结果支持相对市场力量假设和效率结构假设,但不支持共谋假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鲁美娟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业务结构紧密相关。贷款业务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类型结构和期限结构决定了商业银行的收入空间,而存款的期限结构,特别是3个月以内的活期存款比重对商业银行的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主要资产结构与主要负债结构的异同出发,研究业务结构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湛匀
国有银行上市面临许多难题,如解决过高的不良贷款比率,提高薄弱的 盈利能力等,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进行剖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盈利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