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1)
2023(9947)
2022(9018)
2021(8570)
2020(7214)
2019(17081)
2018(17016)
2017(33287)
2016(17931)
2015(20383)
2014(20536)
2013(20442)
2012(18442)
2011(16551)
2010(16341)
2009(14883)
2008(14511)
2007(12608)
2006(11080)
2005(9741)
作者
(52038)
(42561)
(42485)
(40338)
(27352)
(20465)
(19547)
(16900)
(16427)
(15386)
(14937)
(14323)
(13580)
(13441)
(13264)
(13120)
(12812)
(12751)
(12210)
(12043)
(10588)
(10440)
(10344)
(9724)
(9681)
(9658)
(9504)
(9456)
(8571)
(8398)
学科
(67176)
经济(67103)
管理(52305)
(49369)
(42897)
企业(42897)
方法(33795)
数学(28861)
数学方法(28516)
(19693)
银行(19546)
(18274)
(18182)
(18106)
中国(17069)
(16194)
(15814)
业经(15257)
地方(13517)
(13332)
金融(13331)
(12920)
财务(12854)
财务管理(12837)
理论(12742)
企业财务(12238)
(11807)
(11392)
贸易(11382)
(11006)
机构
大学(251158)
学院(247065)
管理(102694)
(93273)
经济(90981)
理学(88899)
理学院(87963)
管理学(86415)
管理学院(85996)
研究(79775)
中国(65492)
(54659)
科学(50747)
(43640)
(39680)
(38901)
业大(37499)
中心(37460)
研究所(36328)
财经(35485)
(35341)
北京(34769)
(32273)
(32272)
师范(31955)
农业(30675)
(29952)
(29038)
经济学(26896)
财经大学(26756)
基金
项目(172278)
科学(134553)
研究(125315)
基金(124644)
(107897)
国家(106998)
科学基金(92417)
社会(76417)
社会科(72377)
社会科学(72357)
基金项目(67287)
(67016)
自然(62072)
自然科(60581)
自然科学(60569)
自然科学基金(59456)
教育(57425)
(56582)
资助(51952)
编号(51750)
成果(41490)
重点(38031)
(37654)
(35637)
(35416)
课题(34796)
科研(33229)
创新(33129)
项目编号(32558)
大学(32368)
期刊
(99173)
经济(99173)
研究(75062)
中国(45500)
学报(39253)
管理(37193)
科学(36008)
(33963)
(32765)
(32018)
金融(32018)
大学(29531)
学学(27519)
教育(27150)
农业(22840)
技术(21921)
财经(16450)
业经(16054)
图书(15196)
经济研究(15193)
理论(14345)
(13728)
实践(13434)
(13434)
科技(12395)
问题(12316)
技术经济(11860)
(11350)
现代(11324)
情报(11294)
共检索到362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莉亚  
本文介绍了国外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的外部监管、内部评级方法、基于内部评级的风险量化过程 ,以及内部评级系统的验证等方面 ,并对国外内部评级系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内部评级系统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魏朝晖  文博  
笔者在考察巴塞尔新协议内部评级法和十国集团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建设的现状和构建符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并且适合我国商业银行情况的内部评级系统的对策,并讨论了如何在中国建立良好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金兵兵  才大为  王娇  陈树满  
以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的比较分析为切入点,分析了两种评级方法二元化协调发展的积极意义以及在我国遭遇的发展困境,认为应加强规范性建设、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外部评级机构的准入与退出监管,以进一步促进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的二元化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克哲  
一、引言从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到2008年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告破产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紧接着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暴露出国际金融领域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风险管理下内部控制问题研究的关注。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远  
内部评级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以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库为数据源,检索以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为主题的文献,借助共词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国内在商业银行内部评级领域的研究现状,有助于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动态、梳理研究热点脉络和探索新的研究方向,为我国商业银行践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云胜  刘莉亚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了银行可以使用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这两种方法来计算信用风险的资本金要求,同时针对内部评级法给出了更为明晰、细致的诠释。我国在执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时将很可能选用内部评级法。鉴于此,本文围绕银行内部信用评级这一主题,分析了进行内部等级评定时所采用的方法,并重点剖析了不同的模型法在估计违约概率PD与违约损失率LGD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以期为我国各银行在使用内部评级法时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德胜  姚伟峰  冯宗宪  
内部信用评级是基于借款人和具体债项可度量的定量风险因素和难以度量的定性风险因素的相关特征 ,揭示某一特定信贷由于借款人不能按照规定履行偿还债务而带来的内在损失风险水平总括性的评估指标。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框架下 ,作者对内部信用评级的设计和质量管理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 ,以提高内部信用评级在专项准备金计提、资本充足率计算、贷款定价、贷款政策制定和信贷风险预警等方面的应用水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彦明  
近几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对借款企业的外部评级工作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展开,这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健全金融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也是一项利国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尚金峰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风险管理模型为银行的风险量化管理提供了工具,但也同时引致了模型风险。除少数银行外,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评级法时都着力构建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型体系。不论是直接引入外部模型还是自我构建模型,都必然存在模型风险的问题,其模型风险主要产生于基础模型和构建过程两个方面。由于中国正处于转轨经济阶段,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体系构建中的模型风险除了来源于基础模型、模型数据以外,模型使用环境的特殊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压力测试和极端值方法是避免模型风险的有效技术手段,而风险文化的建设则是规避模型风险的根本所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明祥  周晖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作为各国监管机构和银行界配置资本的指导性文件,为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提高国际竞争力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内部评级法作为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已经在全球先进商业银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应用的进展以及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出发,探讨如何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富全  
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公布,内部评级法正在成为全球银行业开展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我国内部评级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各金融机构各具特色,差异较大,由于技术性和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内部评级体系的效能尚存在缺陷,不能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和制度措施,引入独立第三方的外部评级结果,作为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雄兵  张海珊  
一、引言预算管理是通过规划和控制两种手段来实现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在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有效的预算管理模式是商业银行优化治理结构,完善管理机制的重要步骤。预算管理通过对各级行、各部门在预算编制、执行与控制、考评与激励等过程中责、权、利关系的全面规范,将全行责任机制具体化、数量化、明晰化,有助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通过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焦国华  石飞  
在全球电子化建设进程中,各国商业银行业务系统几乎都走过了从分散到集中的历程。目前,美国花旗银行目前在全美只有3个中心,日本几乎所有银行都只有2个中心,一个用于生产,一个用于备份。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务体系整体上看结构比较分散,核心业务系统以层次式由总行分布到各级分行。各分行为了减轻总行主机系统地压力,在与主机通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向前  贺卓异  
金融危机后,各国银行监管机构开始反思传统监管政策存在的问题,并一致认为应当对银行监管的理念和方式进行改革。加强逆周期监管理论的实践与探索是各国银行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作为银行传统监管手段的内部评级法同样具有顺周期性。缓解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的顺周期性可以通过扩大违约率计算的时间区间、开展压力测试和引入杠杆率指标等途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银珠  
利用内部评级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是当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的现状及成因,阐述了建立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的架构和方法,同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