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27)
2023(4939)
2022(4317)
2021(3853)
2020(3570)
2019(8285)
2018(8138)
2017(16718)
2016(9087)
2015(10685)
2014(10836)
2013(11000)
2012(10507)
2011(9354)
2010(9574)
2009(9134)
2008(9414)
2007(8620)
2006(7756)
2005(7168)
作者
(26464)
(21589)
(21587)
(20837)
(14441)
(10625)
(10144)
(8523)
(8301)
(8141)
(7779)
(7531)
(7153)
(7048)
(7002)
(6992)
(6563)
(6448)
(6447)
(6277)
(5664)
(5516)
(5218)
(5035)
(5015)
(4993)
(4981)
(4932)
(4417)
(4315)
学科
(43731)
经济(43674)
(28658)
管理(28474)
方法(26515)
(24593)
企业(24593)
数学(24142)
数学方法(23856)
(17496)
银行(17351)
(15997)
(15747)
(14049)
(11162)
金融(11162)
(10010)
制度(10007)
中国(9885)
(9756)
财务(9740)
财务管理(9720)
业务(9616)
企业财务(9417)
银行制(8302)
(8300)
(7708)
贸易(7698)
业经(7478)
(7284)
机构
大学(136577)
学院(131707)
(58595)
经济(57392)
管理(53192)
理学(44920)
理学院(44522)
管理学(43871)
管理学院(43631)
研究(40409)
中国(40328)
(31906)
(28610)
财经(25257)
(22890)
(22143)
(21813)
中心(21613)
银行(21211)
科学(21074)
经济学(19763)
(19689)
(19441)
(19358)
财经大学(19019)
北京(18235)
经济学院(18037)
(17782)
研究所(16998)
业大(16497)
基金
项目(81334)
科学(65121)
基金(62041)
研究(59236)
(52320)
国家(51906)
科学基金(45965)
社会(39498)
社会科(37746)
社会科学(37739)
基金项目(31560)
(29643)
自然(29409)
自然科(28812)
自然科学(28809)
教育(28614)
资助(28429)
自然科学基金(28321)
(25215)
编号(22703)
成果(19903)
(19885)
重点(18042)
教育部(17840)
人文(17168)
国家社会(16817)
(16421)
大学(16395)
科研(16054)
(15885)
期刊
(59864)
经济(59864)
研究(45583)
(30698)
金融(30698)
(26051)
中国(25769)
管理(19596)
学报(18106)
(15900)
科学(15835)
大学(14528)
财经(13641)
学学(13471)
教育(12286)
(11470)
技术(10373)
经济研究(10006)
统计(9348)
农业(8514)
理论(8238)
问题(8223)
业经(8110)
(7997)
(7514)
实践(7502)
(7502)
决策(7474)
技术经济(7174)
国际(6748)
共检索到213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维平  朱书红  
本文在分析传统考核方法缺陷的基础上,建立商业银行内部考核指标体系,提出了按主分量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内部考核和分类的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克顺  
现行绩效考评机制由于过分追求考核指标的统一性,忽略了考核分配体系的差异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核的效果。完善商业银行考核分配体系要从建立分行一级的内部考核体系入手,对分支行之间、经营单位之间、管理部门之间、经营单位内部前后台之间多层次、差异化的考核分配体系进行探讨,通过科学高效的考核分配体系,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对各个层面的正向引导作用,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绪光  
本文基于内部控制和价值管理理论,讨论商业银行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价值创造的关系,分析内控合规服务价值创造的能力与面临的问题,以期对商业银行的内控合规创建与基础管理提升提供些许借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洪洁  
处于改革转轨中的国有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完善 ,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层次过多 ,机构臃肿 ,在内控体制方面相对于股份制银行存在更多的问题 ,其中内部稽核机制的不完善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 ,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和内部控制管理现状 ,探索出一套健全、有效的内部稽核机制 ,已成为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任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云胜  刘莉亚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了银行可以使用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这两种方法来计算信用风险的资本金要求,同时针对内部评级法给出了更为明晰、细致的诠释。我国在执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时将很可能选用内部评级法。鉴于此,本文围绕银行内部信用评级这一主题,分析了进行内部等级评定时所采用的方法,并重点剖析了不同的模型法在估计违约概率PD与违约损失率LGD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以期为我国各银行在使用内部评级法时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田孟刚  马陆方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和业务创新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进行改革和完善。本文以国内大型商业银行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提出推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自身发展完善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田孟刚  马陆方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和业务创新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进行改革和完善。本文以国内大型商业银行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提出推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自身发展完善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继国  张诗奕  
对已上市的14家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及其对银行绩效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大股东的国有性质及其较强的控股能力对银行绩效产生了正面影响,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之和的比例如果过大,形成与第一大股东抗衡的态势,将对银行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和执行董事比例与银行绩效不相关;外部监事比例和职工监事比例与银行绩效不相关;高管薪酬对银行绩效没有产生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乾屏  唐宁  王涛  刘明  
本文借助KMV模型框架,对商业银行拥有的大量公司财务报表数据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模型参数估计,计算得到了非上市公司的违约距离和经验函数,实现了违约概率的模型估计。实证表明,我国公司在违约距离或违约数量上的真实概率分布均呈现显著的T分布和肥尾特性;违约距离具有较高的风险区分能力;由会计信息进行参数估计的模型导出的具有较高的风险标志精度;进而表明基于会计报表数据的违约风险模型和基于资本市场数据的模型在实证上的有效性非常近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严康勇  
浅论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稽核工作严康勇《商业银行法》实施后,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但是,由于传统管理模式的惯性作用,其经营行为尚不规范,自我约束力不强,有待进一步改进。笔者试从加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戴细毛  
一、承认、尊重和发挥银行稽核部门的作用是美国银行家的一种基本常识和起码品质成立于1941年的美国内部稽核协会认为,内部稽核人员“是由企业聘用、对企业活动进行稽核的人员”。内部稽核人员是企业组织的内部顾问,而不是内部的敌人;是家中的一位来客,而不是一名巡逻的警察。内部稽核人员的工作并非仅仅是对各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晋  许达  
本文基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6年的数据,通过创建风险管理能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实证研究风险管理能力与内部控制五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较大的董事会规模能够带来更强的风险管理能力;银行较高的风险偏好有着更好的风险管理能力;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增加能够有效影响银行风险管理能力;银行对自身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能够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大的银行规模能够带来更好的风险管理水平;城商行较全国性商业银行有着更好的风险管理能力;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有着顺应经济周期的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詹原瑞  刘睿  
作为巴赛尔新资本协议规定的七种操作风险损失类型之一,内部欺诈问题是我国银行业的一个重大风险来源。本文以部分国内银行的内部欺诈损失数据为样本,第一次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欺诈风险及其经济资本进行了估计。针对内部欺诈具有的低频率高损失的特征,作者借助极值理论中POT模型的重要性质对内部欺诈风险强度和频率进行了估计,并引入随机模拟抽样方法Bayesian MCMC对小样本条件下的POT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我们的研究表明,内部欺诈风险已经成为我国银行最主要的操作风险类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海东  张同健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认为,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本质功能,而良好的内控机制是有效地实施风险管理的基础平台。内部控制绩效测度体系的设计是商业银行实施内部控制行为的前提条件,在我国银行管理理论研究中尚属空白领域。因子分析可以为绩效测度体系提供可靠性和有效性检验,从而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过程中的若干现实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