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88)
- 2023(7411)
- 2022(6086)
- 2021(6156)
- 2020(5197)
- 2019(12178)
- 2018(11840)
- 2017(23383)
- 2016(12461)
- 2015(14513)
- 2014(14413)
- 2013(14434)
- 2012(13605)
- 2011(12327)
- 2010(12388)
- 2009(12176)
- 2008(12650)
- 2007(11497)
- 2006(10268)
- 2005(9736)
- 学科
- 济(52351)
- 经济(52284)
- 业(39737)
- 管理(37233)
- 企(33269)
- 企业(33269)
- 方法(27169)
- 数学(24446)
- 数学方法(24224)
- 银(21280)
- 银行(21135)
- 制(20330)
- 行(19687)
- 财(18681)
- 中国(18456)
- 融(14395)
- 金融(14395)
- 务(13951)
- 财务(13939)
- 财务管理(13911)
- 贸(13538)
- 贸易(13523)
- 企业财务(13379)
- 易(13160)
- 度(11307)
- 制度(11302)
- 业务(11123)
- 险(11050)
- 保险(10959)
- 农(10683)
- 机构
- 大学(184992)
- 学院(179461)
- 济(83861)
- 经济(82394)
- 管理(68388)
- 中国(64562)
- 研究(63150)
- 理学(57046)
- 理学院(56470)
- 管理学(55659)
- 管理学院(55339)
- 财(43696)
- 京(40270)
- 财经(34397)
- 科学(33978)
- 所(31791)
- 经(31602)
- 中心(30780)
- 农(28525)
- 研究所(28383)
- 经济学(28035)
- 银(27620)
- 北京(26528)
- 银行(26416)
- 江(26310)
- 财经大学(26198)
- 经济学院(25269)
- 行(24630)
- 融(23502)
- 金融(23123)
- 基金
- 项目(108175)
- 科学(85690)
- 基金(83713)
- 研究(77153)
- 家(72555)
- 国家(72021)
- 科学基金(61827)
- 社会(52349)
- 社会科(49774)
- 社会科学(49762)
- 基金项目(42805)
- 自然(39447)
- 自然科(38636)
- 自然科学(38624)
- 自然科学基金(38023)
- 资助(37202)
- 省(36020)
- 教育(35050)
- 划(31899)
- 编号(28523)
- 部(26780)
- 成果(24524)
- 重点(24056)
- 中国(23819)
- 教育部(23647)
- 国家社会(23023)
- 人文(21894)
- 创(21514)
- 大学(21350)
- 性(21339)
共检索到296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沙磊 李鹏
本文提出一种"V形"期权模型,并以此来刻画中国商业银行公司贷款业务中隐含的借款人套利风险。借助于该模型,本文分析了宏观环境变化威胁商业银行公司贷款质量的一种路径,探讨了商业银行现有风险量化手段的不足。结合当前的世界经济状况和中国信贷环境中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存在由此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并提出了规避或减轻此类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贷款 期权 信贷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沙磊 李鹏
本文从分析商业银行公司贷款业务出发,构建了贷款的V形期权模型。以此模型为辅助工具,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公司贷款业务中潜在的借款人套利风险,讨论了针对这种风险,商业银行现有风险量化分析手段的不足。结合当前的世界和中国经济状况,结合中国的法律法规、征信环境、担保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可能大量显现的客户V形期权,并由此引发的潜在中国金融风险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规避或减轻此类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业务 公司贷款 期权 风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沙磊 李鹏
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商业银行公司贷款中的"V"形期权模型,并以此来刻画中国商业银行公司贷款业务中隐含的借款人套利风险。借助于该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对于潜在性风险的计量方法,并对一个贷款案例进行分析,介绍了该计量方法,并分析了宏观环境变化威胁商业银行公司贷款质量的一种路径。
关键词:
经济 金融 银行 公司贷款 期权 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夏和平 周茂彬 王小明
在构建存贷款基准利率跳跃模型后,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隐含期权存贷款进行数值定价和风险度量,并基于久期一凸性缺口模型研究存贷款业务中的隐含期权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1)存贷款中无隐含期权时,久期匹配策略能够使银行有效地规避利率风险。(2)存贷款中存在隐含期权时,无隐含期权时的久期匹配策略使银行同时面临久期不匹配和凸性不匹配风险,但后者相对前者并不重要。(3)存贷款中存在隐含期权时,有效久期匹配策略只能对冲久期不匹配风险,隐含期权的确通过负的凸性缺口给银行带来了额外的隐含期权利率风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瑜玥 胡波
信贷集中一直是困扰商业银行的"顽疾",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后,中国曾一度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集中度过高的问题也并没有随着银行贷款数量的增长而得到缓解。利用行业集中度、地区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三个变量来测算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集中度,然后建立回归模型,对比研究不同类别商业银行的信贷集中度对其最近一个贷款周期内不良贷款率的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均与不良贷款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其相关程度则根据商业银行类型不同,有很大差异。国有商业银行受行业集中度和地区集中度的影响最明显,股份制商业银行受客户集中度的影响最显著;而三类商业银行的集中度中,城市商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传和 刘炼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隐含期权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利率风险问题,对这些隐含期权利率风险的忽略有可能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基于期权调整的有效持续期和凸度是衡量银行隐含期权利率风险的主要技术指标。对于隐含期权的利率风险应从契约上加以防范,并可运用证券化技术转移、建立基于期权调整利差模型的利率定价机制、科学匹配有效持续期和引入利率衍生工具等途径进行全面控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明宏
随着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借款主体日趋多元化,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进一步加大,进一步加强对潜在信贷风险的策略研究,及时控制、化解潜在风险,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潜在信贷风险的表现(一)长期贷款掩盖短期风险。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大量增加,眼前看是暂时解决了富余资金的投向问题,短期效益比较明显,但银行资金大量投入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汪叶斌
贷款野兔跳楼———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约束机制问题的思考汪叶斌贷款———野兔———跳楼,三者本风马牛不相及,而本文将它们扯到一起是由于:笔者把银行贷款比作一只被众人追逐的野兔,此兔之所以会被人追逐,是因为归属不清,权责不明。解决的办法是建立约束机制,而...
[期刊] 征信
[作者]
冯啸
当前,城市商业银行以有价证券和股权投资为代表的对外投资业务增长迅速,占银行资金运用的比重呈现上升势头,由此带来的资金流动域外化、资金期限错配以及监管薄弱等问题应予以关注。以抚顺市城市商业银行为例,对城市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顾广彩 赖玉明
新公司法正式实施后,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和防范提出了新挑战。本文结合公司法新规定,就在新的法律框架下,银行如何防范潜在的信贷经营风险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法 信贷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建鸾
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加剧了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提高了主要依赖存贷利差收入的银行公司信贷风险。认为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不应涉足所有行业,要定位自己的几个优势行业,推行公司信贷业务的行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只有成为行业专家,才能透视行业,根据公司所处的行业政策和行业周期,把握进退时机,更好地控制公司信贷风险,提高经营效益。
关键词:
公司信贷 风险管理 行业定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燕平 韩立岩
产权结构是集中反映当前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特征的重要变量。基于我国14家代表性商业银行1994~200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产权结构差异对银行贷款中风险行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放贷过程中,非国有银行比国有银行更加谨慎,上市银行比非上市股份制银行更为谨慎。此外,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显著增加了商业银行贷款中的风险行为。银行贷款风险对存贷利差的变化并不敏感,对此尚未完成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可作为部分解释。
关键词:
产权结构 风险行为 存贷利差 面板数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臧展 刘静
银团贷款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种新兴融资方式,目前已成为大型项目融资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成为商业银行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业务之一。银团贷款具有传统双边贷款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例如贷款期限长、金额大、有可观的费用收益、便于分散风险等,如果能够加以有效利用,必将改善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现状,提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和赢利能力,保证我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