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6)
2023(12858)
2022(10901)
2021(9929)
2020(8577)
2019(19813)
2018(19252)
2017(38042)
2016(20437)
2015(23544)
2014(23658)
2013(23513)
2012(22114)
2011(20253)
2010(20545)
2009(19604)
2008(19740)
2007(18141)
2006(16186)
2005(15100)
作者
(60269)
(50572)
(50518)
(48368)
(32356)
(23918)
(23154)
(19516)
(19144)
(17961)
(17486)
(16909)
(16228)
(16228)
(16089)
(15721)
(14939)
(14829)
(14652)
(14636)
(12717)
(12333)
(12305)
(11552)
(11509)
(11486)
(11313)
(11017)
(10224)
(9813)
学科
(102642)
经济(102511)
管理(67888)
(61782)
(53366)
企业(53366)
方法(40787)
数学(35817)
数学方法(35547)
(30164)
(29601)
(24735)
银行(24589)
中国(23264)
(23115)
(21697)
地方(21486)
业经(20734)
(19525)
财务(19492)
财务管理(19440)
(19102)
金融(19098)
(18760)
企业财务(18618)
(18406)
(15231)
体制(15220)
贸易(15218)
(15151)
机构
大学(305362)
学院(303166)
(137087)
经济(134312)
管理(115902)
研究(103811)
理学(98122)
理学院(97083)
管理学(95734)
管理学院(95152)
中国(87689)
(68426)
(63501)
科学(58454)
财经(53140)
(52698)
中心(48721)
(48136)
(47966)
(47593)
研究所(46967)
经济学(43895)
业大(40419)
北京(40330)
财经大学(39420)
经济学院(39275)
农业(37614)
(37388)
(36684)
(36028)
基金
项目(189026)
科学(149057)
基金(139116)
研究(138608)
(119759)
国家(118814)
科学基金(102078)
社会(91010)
社会科(86334)
社会科学(86308)
基金项目(73374)
(72178)
自然(64007)
教育(63217)
自然科(62459)
自然科学(62442)
自然科学基金(61378)
(60457)
资助(57296)
编号(54815)
成果(46010)
(43447)
重点(42775)
(40393)
(39180)
(38836)
国家社会(38092)
课题(37935)
教育部(37833)
人文(36640)
期刊
(159688)
经济(159688)
研究(97839)
中国(61266)
(57349)
(45416)
金融(45416)
管理(44536)
学报(44021)
(43616)
科学(41031)
大学(34109)
学学(32572)
财经(28560)
农业(26947)
经济研究(25924)
技术(25246)
(24419)
教育(24211)
业经(22689)
问题(20555)
技术经济(16505)
(16463)
理论(15814)
国际(14990)
统计(14794)
财会(14581)
世界(14509)
(14358)
(13921)
共检索到478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贤星  
本文从两个角度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推行外部监事制度可能存在的无效性作了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严重的控股股东和股权不能流通的问题,认为在目前缺少外部接管市场、外部监事也是经济人、而且施行二元公司治理体系的情况下,外部监事制度有可能失效;进一步,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论述了推行外部监事制度的过程不是一个帕累托改进,管理层和大股东的利益将受到损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学强  
本文回顾了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的建立过程。实践证明,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是一项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需要处理好几组关系。监事会本身也需要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武建强  
在不确定性和非对称性信息条件下,信贷市场极易出现机会主义行为。商业银行委托监督机制可以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几率,同时节约了整个社会的监督成本,从而提高信贷市场的运行效率。本文分析这种监督机制在信贷市场中的运作规律,从而揭示其经济学内涵。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力博  陈丽霞  
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 ,而公司的内部监控机制决定着法人的治理状况。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内部治理的不完善 ,本文通过对独立董事与外部监事制度的考察与对其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 ,结合我国公司的内部权力配置结构的特点 ,论证了我国引入外部监事制度的必然性 ,并提出了完善内部监控机制的具体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建军  曹雁翎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中出现共有产权的模糊性,由此积累了较大的金融风险,阻碍了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制以及效率激励机制的形成。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重新划定公共领域的产权界限,真正取消政府通过模糊产权设租,优化银行剩余控制权与索取权的配置结构,根据专有性理论引入银行家创新激励机制,明确政府权威的监督功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玉英  
以制度经济学范式为框架,从历史的视角出发,结合制度变迁中的目标函数导向和约束条件限制、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特性以及"制度变迁成本分担假说",探讨市场化改革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脆弱性问题。最后得出现阶段改革过程中应该采取的应对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的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国英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微观经济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愈来愈变得机遇和挑战并存,优势和困难同在。在新旧体制交换的过程中,新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与旧的操作惯例、理念不时地发生冲突,风险就此产生,除了产生巨额不良资产外,近几年经济案件此起彼伏,极大地破坏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生产力,影响恶劣。总的看来,形成案件的因素很多,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本文试图从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缺陷方面寻找原因,进行经济学分析,并提出加入WTO后完善相关制度的对策,供商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少华  
商业银行是市场中的企业,因此可以理解为一个(或一组)要素所有者缔结的市场合约。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非合约性决定了其在治理结构上必然先天存在缺陷。要进行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创新,关键就是要使其成为各种要素所有者进行要素使用权交易形成的市场合约。同时,还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从而形成市场约束,完善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合约,以酬金、晋升等方式为高级管理人员、员工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在商业银行外部治理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澜飚  王博  
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改革"(林毅夫,1989),但这一特点不适用于中国的金融业。政府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改革问题上并没有表现出"强制性"特点。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以金融机构多样化、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为特点的金融深化和金融改革(谢平,2004),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却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缺乏制度层面的改革,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一直停步不前。这种状况明显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中存在着更为深刻的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勇文  
监事会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之一,是降低代理成本、分权制衡和公司自我约束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学习借鉴监事会制度理论基础、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监事会制度的必然性,探讨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发挥其治理功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虞群娥  
地方商业银行从成立伊始就与地方政府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这种关系是否仍然有助于地方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地方商业银行与政府的关系究竟应该如何?股权结构上要不要政府参股?要不要政府控股?在当前金融制度环境、政治体制下,能否实现地方政府与地方商业银行的双赢?本文从考察地方政府参与地方商业银行的有效性出发,提出并阐述了政府与地方商业银行的理性关系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学玲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开上市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与一般企业上市第一动因是融资不同,国有商业银行公开上市的主要意义在于借用国际资本市场的纪律约束,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的根本性改变,从而真正改变我国国有银行的经营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言峰  
对商业银行承担环境连带责任的理论研究,不仅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要求,同时也对商业银行加强自身风险监控能力、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本文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环境的特殊性,制定专门的环境责任法律体制、明确规定环境污染的直接责任人与潜在责任人,是确保责任承担的最佳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成晓  
本文从提高公司创造社会财富能力的角度来探究与独立董事制度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第一,从社会财富最大化的角度,研究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原因。第二,从创造社会财富增量的角度,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第三,从责任保险市场角度,研究如何建立切实有效的独立董事约束机制。第四,研究在我国公司双重治理结构下,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之间应如何分工,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在哪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实际,提出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具体操作思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开位  连建辉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因其高负债、网络化和风险承担机制的特殊性,其治理是不能简单套用一般企业治理中的"股东"逻辑理论的,因此有必要寻找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本文基于对商业银行契约性质的再认识,提出了商业银行治理的"契约型"逻辑。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是一个关于组织准租的创造与分配的货币经营型市场契约,决定银行所有权配置的根本性条件是各签约人的"谈判实力"。本文所提出的"契约型"治理逻辑,是一种货币经营型市场契约意义上的银行治理观,它强调的不是股东单边治理,而是具有谈判实力的各签约方之间的多边合作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