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6)
- 2023(15106)
- 2022(13239)
- 2021(12455)
- 2020(10480)
- 2019(24292)
- 2018(23652)
- 2017(47113)
- 2016(24982)
- 2015(28136)
- 2014(27816)
- 2013(27128)
- 2012(24719)
- 2011(21933)
- 2010(21587)
- 2009(19792)
- 2008(19351)
- 2007(16863)
- 2006(14545)
- 2005(12642)
- 学科
- 济(97242)
- 经济(97133)
- 管理(75942)
- 业(75104)
- 企(63146)
- 企业(63146)
- 方法(52125)
- 数学(46144)
- 数学方法(45615)
- 财(29329)
- 中国(25482)
- 制(24280)
- 农(24235)
- 银(24174)
- 银行(24027)
- 行(22514)
- 业经(21636)
- 务(20891)
- 财务(20823)
- 财务管理(20778)
- 企业财务(19828)
- 融(18696)
- 金融(18694)
- 学(18001)
- 地方(17649)
- 贸(17287)
- 贸易(17273)
- 易(16650)
- 理论(16272)
- 农业(16109)
- 机构
- 大学(346176)
- 学院(343577)
- 管理(144662)
- 济(137903)
- 经济(135020)
- 理学(125867)
- 理学院(124652)
- 管理学(122581)
- 管理学院(121957)
- 研究(104119)
- 中国(87882)
- 京(71593)
- 财(66946)
- 科学(62024)
- 财经(54662)
- 中心(50695)
- 农(50578)
- 经(49982)
- 业大(49058)
- 所(48946)
- 江(48355)
- 研究所(44585)
- 北京(44581)
- 经济学(42338)
- 范(41780)
- 财经大学(41423)
- 师范(41397)
- 州(40196)
- 农业(39480)
- 经济学院(38585)
- 基金
- 项目(240750)
- 科学(190823)
- 基金(177853)
- 研究(175998)
- 家(152989)
- 国家(151750)
- 科学基金(133161)
- 社会(112693)
- 社会科(106909)
- 社会科学(106883)
- 基金项目(94649)
- 省(92238)
- 自然(87393)
- 自然科(85397)
- 自然科学(85379)
- 自然科学基金(83856)
- 教育(81347)
- 划(77591)
- 资助(74024)
- 编号(71427)
- 成果(56058)
- 部(54005)
- 重点(52771)
- 创(50171)
- 发(49002)
- 课题(47360)
- 教育部(47310)
- 创新(46786)
- 科研(46524)
- 国家社会(46463)
- 期刊
- 济(139176)
- 经济(139176)
- 研究(101852)
- 中国(57673)
- 财(52191)
- 管理(51199)
- 学报(50192)
- 科学(46879)
- 融(46154)
- 金融(46154)
- 农(43950)
- 大学(39497)
- 学学(37488)
- 教育(31938)
- 技术(29310)
- 农业(28875)
- 财经(26712)
- 业经(22817)
- 经(22493)
- 经济研究(22331)
- 理论(18548)
- 问题(17955)
- 实践(17139)
- 践(17139)
- 技术经济(16232)
- 统计(15626)
- 财会(15578)
- 图书(15575)
- 商业(15457)
- 科技(15308)
共检索到491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洪波 刘远亮
本文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8~2011年的数据,从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董事独立性和监事会规模等方面反映银行的公司治理状况,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与信用风险显著正相关;商业银行董事独立性、商业银行监事会规模与信用风险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权结构 信用风险 面板数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洪波 刘远亮
随着境外战略投资者、民营资本的参股,中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本文利用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6~2011年的数据,从股权集中度、大股东性质和股权制衡水平等方面反映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状况,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商业银行股权制衡水平与信用风险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股权结构 信用风险 面板数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洁 谭军
本文研究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绩效的内在联系,检验了我国银行的内部治理作用及其有效性。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绩效是显著负相关的,国有控股银行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绩效是显著负相关的。而独立董事的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股权集中度、以及高管薪酬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绩效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表明我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没有发挥其有效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银行的治理机制,使其对控制银行信贷风险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信用风险管理绩效 不良资产贷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惠晓峰 孙嘉鹏
论文使用信用矩阵对选自某商业银行的贷款的样本组合进行了风险测度。确定了模型的基本参数,建立起符合该银行实际情况的信用矩阵模型,得到了样本组合1年期市场价值的分布,并计算出分布的方差、标准差和7个不同置信度下的百分位水平值,以及所有单笔贷款的风险值,从而完成了样本组合风险的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对样本组合进行了总风险分析、边际风险分析和风险收益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样本组合给出了具体的信贷决策建议。最后,对信用风险模型的优势及其对改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的现实意义做出了评价。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信用矩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四美
本文基于2007~2014年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从股权结构、董事会、高管激励三个角度,考察了公司治理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有助于解决经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第一大股东的国有性质能够约束银行的冒险行为。董事会规模对银行风险影响并不显著;但董事会独立性有利于防范银行承担过度风险。高管的薪酬水平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而高管持股状况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给出了简要的结论与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莲丽 郭立宏 李建勋 杨涛
基于证据理论,文章采用定性和定量指标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建立用于证据信息量生成的信度函数、评价指标以及适用于信用风险的证据合并规则,通过理想化系统思想和遗传算法实现合并权值的求解,并给出测度方法的演算步骤和各参数对测度精度的影响分析。实验表明:该方法可获得一个量化的信用风险测度值,且拥有84.6%以上的判别精度。
关键词:
证据理论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测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云霞
近几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经济呈现"三期叠加"阶段性特征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银行业信用风险暴露明显增多,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3月末,商业银行(法人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3921亿元,不良贷款率1.75%,分别比上季度末增加1177亿元和上升0.07个百分点,自2013年第三季度以来已连续10个季度上升。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太峰 王蕴鑫 徐子麒
对我国45家城市商业银行2013—2018年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对于大型城市商业银行而言,总资产规模以及通货膨胀率对信用风险有显著影响;对于中型城市商业银行而言,总资产规模、资产收益率以及GDP增长率对信用风险有显著影响;对于小型城市商业银行而言,资产收益率、成本收入比以及贷存比对信用风险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倩
选择深沪两市4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基础财务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法和逻辑回归法进行筛选,构建信用风险预警模型。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为商业银行识别出有问题的企业,从而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
关键词:
财务风险预警 逻辑回归模型 稳健性检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婷 付攀
以12家商业银行为样本,选取劳动力、实物资本和存款作为投入指标,贷款和投资作为产出指标,并引入不良贷款率这个控制变量,运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对2005—2012年我国12家商业银行成本效率进行了测算。结论表明:在考虑信用风险因素下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效率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成本效率,二者差距不断缩小,且国有银行成本效率提高速度快于股份制银行。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成本效率 信用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潘佐郑
本文以中国1 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选取2 0 0 9~2 0 1 2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银行风险控制产生显著影响,但第一大股东控股能力与风险控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因此,第一大股东控股能力不宜过强,股权的适度分散化有利于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有利于提高风险治理能力;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和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标准都与银行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它们对银行风险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研究还发现,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与风险控制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反向关系,现阶段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规模扩张来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方式已受到初步控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秀子
本文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比较分析,试图找出适合我国实际的信用风险模型,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通过研究,本文得出KMV模型在我国目前比较适用,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该模型运用于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 KMV模型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沙磊 李鹏
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商业银行公司贷款中的"V"形期权模型,并以此来刻画中国商业银行公司贷款业务中隐含的借款人套利风险。借助于该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对于潜在性风险的计量方法,并对一个贷款案例进行分析,介绍了该计量方法,并分析了宏观环境变化威胁商业银行公司贷款质量的一种路径。
关键词:
经济 金融 银行 公司贷款 期权 风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惠锐 郭华世
论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呈现出顺周期性,即经济繁荣期商业银行不良率下降,经济衰退期商业银行不良率上升,同时影响存在滞后性;商业银行不良率存在较强的惯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影响力逐渐减弱。最后,对商业银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经济周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戴昕琦
在线上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分别基于SMOTE-RF模型、C-SMOTE模型与Logistic模型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C-SMOTE-RF模型在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上更加准确可靠。基于C-SMOTE算法的随机森林模型在帮助商业银行管理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降低信用损失上效果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