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2)
2023(7601)
2022(6270)
2021(5968)
2020(5104)
2019(11282)
2018(11146)
2017(21670)
2016(11846)
2015(13169)
2014(13563)
2013(13037)
2012(11898)
2011(10623)
2010(10747)
2009(9931)
2008(10133)
2007(9296)
2006(7927)
2005(7426)
作者
(35096)
(29109)
(28611)
(27647)
(18579)
(14022)
(13382)
(11341)
(11192)
(10590)
(10031)
(9969)
(9423)
(9420)
(9264)
(8978)
(8607)
(8559)
(8501)
(8233)
(7258)
(7226)
(7048)
(6702)
(6668)
(6592)
(6421)
(6404)
(6041)
(5924)
学科
(38011)
经济(37945)
(32996)
管理(31935)
(26030)
企业(26030)
(20920)
银行(20775)
(20128)
(19424)
方法(18081)
数学(15579)
数学方法(15392)
中国(14234)
(13662)
(13538)
金融(13531)
(12437)
制度(12432)
业务(11102)
(10991)
保险(10899)
(10445)
(9825)
(9771)
银行制(9320)
理论(8802)
(8632)
财务(8600)
财务管理(8578)
机构
大学(160068)
学院(159516)
(61619)
经济(59967)
管理(59024)
研究(54978)
中国(52161)
理学(49102)
理学院(48531)
管理学(47579)
管理学院(47271)
(34946)
(34580)
科学(33763)
(31779)
(28528)
中心(27235)
财经(26785)
研究所(25880)
(25848)
农业(25316)
(24426)
业大(24326)
(24301)
银行(23226)
北京(21933)
(21618)
(21283)
财经大学(20260)
(19923)
基金
项目(105236)
科学(82055)
基金(76546)
研究(74535)
(67878)
国家(67293)
科学基金(56975)
社会(46487)
社会科(43945)
社会科学(43933)
(41005)
基金项目(39827)
自然(37938)
自然科(37094)
自然科学(37079)
自然科学基金(36455)
(35146)
教育(34777)
资助(32421)
编号(29248)
成果(24547)
重点(23830)
(23382)
(22083)
课题(21491)
(21175)
(21027)
创新(20753)
科研(20488)
计划(20007)
期刊
(66125)
经济(66125)
研究(53034)
中国(37364)
(36192)
金融(36192)
学报(29127)
(28246)
(28200)
科学(24903)
管理(21842)
大学(21602)
学学(20690)
教育(17934)
农业(16790)
财经(13849)
技术(12597)
(11674)
经济研究(10791)
业经(10181)
(8977)
理论(8527)
(8349)
问题(8086)
实践(7792)
(7792)
业大(7407)
财会(7291)
统计(7251)
科技(7179)
共检索到256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志洋  
宏观审慎监管需要微观基础。研究商业银行偿付能力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和银行体系风险的关系,有助于监管当局制定合适的监管工具,有效管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中国未曾爆发过真正意义的银行业危机,因而研究影响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因素成为难题。在借鉴风险二维定义属性基础上,本文对商业银行偿付能力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如何影响银行业稳定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商业银行偿付能力上升时,银行风险承担会上升,进而增加银行倒闭的预期损失;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上升也会增加银行倒闭的预期损失;商业银行偿付能力提高时,流动性风险会降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上升时,偿付能力风险也上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志洋  
宏观审慎监管需要微观基础。研究商业银行偿付能力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和银行体系风险的关系,有助于监管当局制定合适的监管工具,有效管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中国未曾爆发过真正意义的银行业危机,因而研究影响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因素成为难题。在借鉴风险二维定义属性基础上,本文对商业银行偿付能力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如何影响银行业稳定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商业银行偿付能力上升时,银行风险承担会上升,进而增加银行倒闭的预期损失;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上升也会增加银行倒闭的预期损失;商业银行偿付能力提高时,流动性风险会降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洋  
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类型,研究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实证分析表明,反映中国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风险的流动性创造指标会显著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但表示银行融资流动性风险的NSFR比率不会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不显著。本文实证分析也从侧面证明银行资产流动性风险对银行信用风险影响较高,因为二者都与银行账面资产有关。实证分析还表明中国银行业存在"大而不倒"的现象,但本文认为这种"大而不倒"的现象本质来源是政府承担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管理任务,因此商业银行自身应该从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交互作用角度做好风险管理,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道万  
目前,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这一现象在我国近年来表现尤为突出,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资产价格泡沫,都与流动性过剩有关。对于流动性过剩现象及风险,必须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理方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向东  裘骆红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虽然在多数情况下流动性风险是次生风险,但由于其对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和经营持续性会产生更直接的冲击,因而一直备受国际金融界的高度关注。巴塞尔新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洋  
在银行体系中,流动性风险具有传染性,同业之间的流动性风险状况会相互影响。即使只有一家商业银行倒闭概率上升,也意味着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上升。笔者使用KMV模型测度了每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倒闭概率并将其作为刻画银行体系稳定程度的指标,进而研究同业流动性风险对金融体系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同业之间流动性风险存在相互正向影响,这表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之间业务同质性较高,存在相互模仿的竞争战略;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间相互负向影响,存在流动性风险的自动稳定机制。整体来看,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洋  
在银行体系中,流动性风险具有传染性,同业之间的流动性风险状况会相互影响。即使只有一家商业银行倒闭概率上升,也意味着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上升。笔者使用KMV模型测度了每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倒闭概率并将其作为刻画银行体系稳定程度的指标,进而研究同业流动性风险对金融体系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同业之间流动性风险存在相互正向影响,这表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之间业务同质性较高,存在相互模仿的竞争战略;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间相互负向影响,存在流动性风险的自动稳定机制。整体来看,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间的同业影响更多体现在资产流动性风险方面。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够根据同业的整体流动性风险状况自动调整经营策略来降低倒闭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的同业间影响对银行倒闭概率的影响不是非常明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丹尼斯·黄  
美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续)丹尼斯·黄(三)综上所述,美国银行的流动性既可以储存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又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到。一般而言,衡量储存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性较为容易,因为它不像从货币市场购买资金那样涉及到信心等心理因素。运用负债管理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林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周林在商业银行的各类风险监管中,流动性风险往往不被重视。笔者认为,不能因为短期内不会发生就不去对其进行管理,而且,在我国也不能排除其出现的可能性,所以要采取必要的策略和措施,从根本上防范流动性风险。一、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牟怡楠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流动性过剩与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一方面银行风险意识和管理的变迁影响了其流动性状况;另一方面流动性过剩增加了各种风险的暴露程度,加大了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商业银行可以金融创新为核心,通过资产负债主动管理能力的提升,将解决流动性过剩与加强风险管理结合起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付强  刘星  计方  
本文在对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0个流动性监管指标,采用方差最大化组合赋权评价方法,对14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排序。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较好,大部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处于适中区域。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偏高,需要加以防范;四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适中,经营状况良好;深圳发展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较低,经营非常稳健。部分商业银行拆入资金比率和贷款存款比率升高等给流动性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郭祥  李晨  
传统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从资产和负债角度展开。在此基础上,论文结合目前市场运行情况,从制度缺陷、同业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三个角度,展开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哲  邵华明  
本文基于HP滤波法和2007—2016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季度数据,使用流动性错配指数对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行了测度,应用面板门限模型对其与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银行非利息收入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大规模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有助于降低流动性风险,而小规模银行相应业务的发展却会导致流动性错配程度加剧。这种效应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小规模银行在紧缩货币政策时期的效应强于宽松货币政策时期,而大规模银行的相应效应仅在宽松货币政策时期显著。监管当局既要重视规模效应,又需结合货币政策的状况,还应关注商业银行不同业务的差异化效应,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政策,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彦洋  
2013年6月,我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达到历史高位,资金面持续紧张。部分金融机构因无法拆借到价格合适的短期资金,只能被迫拆入资金价格相对较高的长期资金应急,"钱荒"由此产生。"钱荒"暴露了金融管理部门和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上潜藏的弊端和缺陷。在当前美国QE已经退出、国内商业银行拆借频繁、期限错配严重、监管部门取消商业银行"贷存比"等大背景下,如何增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相比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