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7)
- 2023(8032)
- 2022(6745)
- 2021(6356)
- 2020(5416)
- 2019(12675)
- 2018(12197)
- 2017(23863)
- 2016(12484)
- 2015(14152)
- 2014(14204)
- 2013(13917)
- 2012(12483)
- 2011(11276)
- 2010(11932)
- 2009(11598)
- 2008(10352)
- 2007(9388)
- 2006(8457)
- 2005(7838)
- 学科
- 济(50371)
- 经济(50335)
- 业(34618)
- 银(34059)
- 银行(33914)
- 管理(33496)
- 行(32340)
- 融(30223)
- 金融(30223)
- 企(29912)
- 企业(29912)
- 方法(25821)
- 数学(23537)
- 数学方法(23018)
- 中国(20943)
- 制(19459)
- 财(13297)
- 地方(12227)
- 业务(12178)
- 度(11938)
- 制度(11925)
- 中国金融(11868)
- 农(11668)
- 业经(11265)
- 银行制(10572)
- 理论(10239)
- 务(9308)
- 财务(9268)
- 财务管理(9249)
- 企业财务(8799)
- 机构
- 学院(168738)
- 大学(167007)
- 济(69726)
- 经济(68050)
- 管理(66868)
- 中国(56551)
- 理学(56471)
- 理学院(55900)
- 管理学(54601)
- 管理学院(54312)
- 研究(53813)
- 京(35240)
- 财(34026)
- 科学(31920)
- 银(31665)
- 银行(30442)
- 中心(29418)
- 行(28417)
- 农(27767)
- 财经(26640)
- 所(26583)
- 江(26425)
- 研究所(24088)
- 经(24083)
- 融(23907)
- 金融(23473)
- 业大(23405)
- 州(22726)
- 北京(22650)
- 经济学(21861)
- 基金
- 项目(110796)
- 科学(86949)
- 研究(80903)
- 基金(78929)
- 家(67918)
- 国家(67388)
- 科学基金(58574)
- 社会(50078)
- 社会科(47801)
- 社会科学(47784)
- 省(45395)
- 基金项目(40729)
- 自然(37961)
- 教育(37629)
- 划(37467)
- 自然科(37186)
- 自然科学(37176)
- 自然科学基金(36470)
- 资助(34614)
- 编号(32798)
- 成果(25995)
- 重点(25281)
- 创(24408)
- 发(24032)
- 部(23663)
- 课题(23343)
- 创新(22816)
- 科研(21151)
- 大学(20539)
- 项目编号(20489)
共检索到271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勇 王茜婧
当前,科技金融发展已经进入生态链时代,商业银行一定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并且扮演好“主力军”的角色。从现实条件看,商业银行已具备做好科技金融“主力军”的诸多优势。同时,商业银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倚重加强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模型的分层分类设立及应用场景建设。基于分层分类信用评价模型设立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分层分类信用评价模型应用场景建设的重要步骤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勇 王茜婧
当前,科技金融发展已经进入生态链时代,商业银行一定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并且扮演好“主力军”的角色。从现实条件看,商业银行已具备做好科技金融“主力军”的诸多优势。同时,商业银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倚重加强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模型的分层分类设立及应用场景建设。基于分层分类信用评价模型设立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分层分类信用评价模型应用场景建设的重要步骤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毕超
<正>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2024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要发展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和基础地位,其加快数字化转型、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对整个金融业数字化发展、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金融强国建设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022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快速迭代发展,国内外各类通用与垂直领域大模型百花齐放,正在赋能并改变千行百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天星 于立新 田慧勇
本文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符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信贷信用风险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对准则层下的变量区间划分和赋值进行调试,保证其取值的合理性;通过层次分析法对目标层下的各个准则层以及准则层下的样本指标变量权重进行确定。最后对模型的模拟数值进行检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正>编者按: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工作指明了方向。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篇,既凸显了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也明确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方向。2024年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从多个方面提出银行业保险业做好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了科技金融的服务重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史宝平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评价的现状 ,提出了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统计评价的理论依据 ,构建了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和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的评价模型。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管理 评价指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勤勤 郑建国
将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相结合,构建了上市公司信用风险预警混合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基于财务数据的单一判别分析,运用本文构建的信用风险预警混合模型能得出较优的评估结果。最后提出强化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风险预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戴昕琦
在线上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分别基于SMOTE-RF模型、C-SMOTE模型与Logistic模型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C-SMOTE-RF模型在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上更加准确可靠。基于C-SMOTE算法的随机森林模型在帮助商业银行管理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降低信用损失上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波 周宁 霍永强
当前,金融科技发展迅猛,对商业银行业务的盈利能力既带来了积极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产生了消极的"竞争效应"。为分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影响,本文采用2009-2017年我国138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动态面板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总的来看,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存在负向影响,即金融科技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竞争效应"大于"技术溢出效应",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第二,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影响存在异质性。城市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最大,农村商业银行次之,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尽管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应积极面对金融科技的调整,按照互联网"开放、共享、简约、极致"的特征,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创新服务模式,加快业务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和竞争力,进而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秀意
本文运用基于非径向和非角度及包含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BM-DEA模型三阶段对我国28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依据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属性进行异质性分析。同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金融科技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上市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正向促进作用,主要的作用路径是通过促进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上的创新;(2)相较于城市商业银行,这种促进作用对国有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表现更大,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3)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后,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纯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说明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更多表现在技术进步方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莉亚
面对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以及随之而来的白热化竞争态势,个人信贷业务将是我国银行业目前及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为此,文章首先从借款人、贷款方案、贷款投向和风险缓释四个要素出发,构建了一套产品水平的信用评分模型的整体分析框架,并将该框架具体应用于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评分模型的可实施性,设计了一个根据专家判断法的评分结果和定量模型法的评分结果进行相互校验的混合型个人住房贷款信用评分模型,并基于所收集的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样本贷款数据进行了部分验证工作,同时指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宁
商业银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个人信用评估模式和方法对控制信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通过在非负约束权重的组合预测模型的权重求解计算中引入二次规划的神经网络解法,利用遗传算法对非负权重进行求解,得到的非负约束权重的组合预测模型,在商业银行进行个人信用评估中更具应用价值。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评估 组合预测模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荣 何有世 王步祥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既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甄别、定价的关键,也是监管部门进行风险性监管的基础。通过对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比较研究,分析其特点和优缺点,可为中国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风险度量模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龚新宇 江瀚
伴随着人工智能(AI)的发展,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式大模型将给商业银行带来深远影响。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方法,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式大模型创新的视角,研究了商业银行运用生成式大模型的可能与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将传统生成式大模型训练成为多模态金融大模型之后,在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优化商业银行的投资决策和投资组合,强化客户关系管理和客户维护能力,从而真正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优化风险管理效能、驱动数智化转型。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点与挑战,如数据安全、人员培训、监管合规、算力与能耗储备等,只有有效应对这些难点,用好生成式大模型,才能更好地推动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岩玉
Fintech以"金融+科技"的特有模式,颠覆了银行业传统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对传统银行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和挑战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逐步渗透,Fintech以"金融+科技"的特有模式,将从基础技术层面真正建立"去中心化"信任,颠覆银行业传统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从而开启价值互联新时代,对传统银行业形成巨大冲击和挑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区块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