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37)
2023(7430)
2022(6068)
2021(5621)
2020(4716)
2019(10608)
2018(9991)
2017(19448)
2016(10674)
2015(11514)
2014(11325)
2013(11017)
2012(10376)
2011(9289)
2010(9343)
2009(8847)
2008(8948)
2007(7861)
2006(7018)
2005(6404)
作者
(34307)
(28545)
(28413)
(27040)
(18357)
(13854)
(12775)
(11129)
(11090)
(10223)
(10074)
(9710)
(9334)
(9139)
(9042)
(8893)
(8569)
(8451)
(8436)
(8258)
(7215)
(7130)
(7018)
(6609)
(6521)
(6511)
(6460)
(6167)
(5739)
(5699)
学科
(39771)
经济(39722)
管理(27645)
(26980)
(21360)
企业(21360)
方法(18849)
(17892)
银行(17745)
数学(16667)
数学方法(16514)
(16502)
(15009)
(11227)
金融(11226)
(10993)
(10378)
(10176)
中国(10150)
(9671)
制度(9662)
(9601)
贸易(9593)
业务(9549)
(9196)
业经(8729)
银行制(8192)
农业(7369)
环境(6482)
(6398)
机构
大学(155274)
学院(152259)
(61819)
经济(60660)
管理(55798)
研究(55774)
中国(50186)
理学(48502)
理学院(47852)
管理学(46908)
管理学院(46655)
(38692)
科学(37355)
(33252)
农业(31252)
(30059)
业大(28734)
(28547)
研究所(28102)
中心(26527)
(23549)
财经(23435)
(23315)
银行(22570)
(21518)
(21066)
北京(20392)
经济学(19923)
(19454)
农业大学(19144)
基金
项目(108230)
科学(84539)
基金(81579)
(75342)
国家(74758)
研究(68996)
科学基金(62365)
社会(45473)
基金项目(43832)
自然(43814)
社会科(43160)
社会科学(43147)
自然科(42845)
自然科学(42827)
自然科学基金(42100)
(40729)
(36082)
资助(32979)
教育(31047)
重点(25166)
编号(24723)
(23725)
计划(22934)
(22691)
(22325)
科研(21792)
创新(21361)
科技(20013)
国家社会(19673)
教育部(19616)
期刊
(61356)
经济(61356)
研究(45699)
学报(34340)
(33329)
(33273)
金融(33273)
科学(29323)
中国(26855)
大学(24369)
学学(23688)
(20766)
农业(19872)
管理(18543)
财经(11962)
经济研究(11097)
(10807)
(10063)
业大(9763)
业经(9762)
教育(9353)
(9199)
技术(8426)
问题(8307)
农业大学(8225)
理论(8025)
资源(7796)
科技(7683)
商业(7626)
国际(7334)
共检索到227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锡军  王胜邦  
《新资本协议》的出台和实施是银行监管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本文认为,《新资本协议》特别是内部评级法极大地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方式、信贷结构调整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以及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按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和资产质量,无论是实施标准法还是内部评级法都将强化信贷扩张的资本约束效应。我国应慎重选择《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时机,避免由此对信贷供给和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的负面冲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锡军  王胜邦  
《新资本协议》的出台和实施是银行监管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本文认为,《新资本协议》特别是内部评级法极大地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方式、信贷结构调整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以及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按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和资产质量,无论是实施标准法还是内部评级法都将强化信贷扩张的资本约束效应。我国应慎重选择《新资本协议》实施时机,避免由此对信贷供给和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的负面冲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邱兆祥  王保东  
本文重点研究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论文首先建立了一个简化的投资组合模型论证不确定性与信贷行为的理论关系,而后通过我国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实际数据,证明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的确对信贷行为有重大影响。当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时,各商业银行贷款/资产比截面分布的方差收窄;反之则相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储著贞  梁权熙  蒋海  
本文结合公司金融和商业银行相关理论,厘清了股权结构对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作用机理,重点分析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和意图如何通过股权结构作用于信贷行为。选用21家银行2003-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估计得出中央政府控制、民营化程度低、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银行具有更强的信贷扩张冲动;并利用2009年宏观经济扩张政策外生冲击形成的"自然实验"环境,通过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估计策略发现,宏观调控对中央政府控制、民营化程度低、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银行的信贷行为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从政府控制和银行内部治理的视角为信贷扩张的微观机制以及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之后政府宏观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洁  
自我国在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断加深,导致我国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也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正在面临着严峻的信贷风险。为了获得稳定的发展,抢占市场份额,我国商业银行要革新管理方式,注重风险的防范。要注重宏观经济不确定下的信贷风险分析,完善我国银行业信贷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宏观经济不确定条件下的行业信贷配置效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谭庆华  李黎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还在不断蔓延,危机何时见底仍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目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化为实体经济危机,全球性经济衰退已不可避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下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蔚  
影子银行作为市场选择的结果,丰富了金融体系,但由于其缺乏监管,行业运行混乱,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干扰了作为货币政策传导工具的信贷配给发挥其原有的作用。从影子银行的产生背景、界定范围出发,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并结合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的监管探索,提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思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6市联合调查课题组  张晓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詹向阳  樊志刚  邹新  赵新杰  
本文通过对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信贷利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宏观视角看,商业银行信贷利差与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等宏观经济和金融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其次,从微观视角看,信贷利差差异与不同商业银行选取的利差决定模型、发展战略、资产负债结构和产品结构等密切相关。针对当前境内商业银行信贷利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商业银行应在有效区分客户综合贡献度的前提下以利差作为议价的重要手段,构建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占比,多方配合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并建立市场化的融资制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馥  洪昆  
近年来,金融与科技的深度结合对商业银行影响深远,而金融科技能否以及通过何种机制促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仍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采用文本挖掘法构建金融科技指数衡量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基于2011—2019年我国40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考察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指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可有效缓解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信贷质量,显著降低信贷风险;贷款集中度和贷款增长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金融科技通过提高商业银行信息处理与客户管理效率,控制贷款集中度及贷款过快增长,从而分散和降低信贷风险;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金融科技对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缓解作用大于区域性商业银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章宇绮  
风险防范是银行业运行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在银行业经常存在的各种风险中,最突出、最集中的问题就是信贷风险。本文从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以及产生原因入手,系统地分析了信贷风险防范化解的全过程,这个有机联系的过程涉及到银行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互相影响又互为因果的严密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洪波  刘远亮  
研究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通过首先构建了一个GARCH模型得到代理变量来测度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然后利用我国银行业2000年至200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银行业信贷风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当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时,不良贷款率显著上升,银行将收缩信贷供给,信贷风险显著增加。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邱兆祥  刘远亮  
利用中国银行业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理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这些宏观经济因素对中国银行业信贷风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当宏观经济下滑、通货紧缩、货币政策趋紧时,银行收缩信贷供给,人们收入减少,还款意愿降低或无力还贷;企业融资困难,财务状况趋于恶化,不良贷款率显著上升,信贷风险显著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