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46)
2023(17330)
2022(14973)
2021(14170)
2020(11992)
2019(27698)
2018(27277)
2017(53059)
2016(28596)
2015(32296)
2014(32222)
2013(31549)
2012(28642)
2011(25630)
2010(25593)
2009(23904)
2008(23726)
2007(21235)
2006(18678)
2005(16676)
作者
(80344)
(66361)
(66124)
(62931)
(42492)
(31737)
(30211)
(26005)
(25506)
(23799)
(22775)
(22554)
(21093)
(20985)
(20637)
(20526)
(19846)
(19617)
(19186)
(19000)
(16391)
(16135)
(15999)
(15304)
(14833)
(14831)
(14787)
(14650)
(13342)
(12845)
学科
(107250)
经济(107095)
管理(93854)
(86284)
(74284)
企业(74284)
方法(51443)
数学(43556)
数学方法(42972)
(34305)
(31097)
中国(29570)
(27528)
(26774)
银行(26627)
业经(25877)
(25065)
(22628)
财务(22538)
财务管理(22482)
(22359)
企业财务(21288)
理论(20964)
(20934)
金融(20929)
地方(19321)
(19193)
贸易(19177)
(18515)
(18341)
机构
大学(402543)
学院(398841)
管理(162511)
(157132)
经济(153463)
理学(138290)
理学院(136804)
管理学(134518)
管理学院(133721)
研究(124647)
中国(103550)
(84926)
(80762)
科学(74740)
财经(63118)
(60526)
(60246)
中心(59622)
(58399)
(57249)
业大(55444)
研究所(54599)
北京(53341)
(51483)
师范(51043)
(49270)
经济学(47791)
财经大学(47222)
农业(45269)
(45047)
基金
项目(266167)
科学(210157)
研究(197343)
基金(194495)
(167185)
国家(165801)
科学基金(144348)
社会(124912)
社会科(118383)
社会科学(118352)
基金项目(102991)
(102852)
自然(93407)
教育(91630)
自然科(91229)
自然科学(91208)
自然科学基金(89552)
(86297)
编号(80927)
资助(80162)
成果(66054)
(59503)
重点(58807)
(55271)
课题(54939)
(54599)
教育部(52018)
(51755)
创新(51557)
国家社会(51181)
期刊
(173692)
经济(173692)
研究(123367)
中国(77917)
(66002)
管理(62540)
学报(59453)
科学(55041)
(52103)
(50236)
金融(50236)
大学(46769)
教育(44062)
学学(43793)
技术(35217)
农业(33971)
财经(32534)
(27713)
业经(27618)
经济研究(26003)
问题(22125)
理论(20925)
图书(20717)
实践(19165)
(19165)
技术经济(18985)
(18637)
现代(18386)
财会(18384)
(18377)
共检索到600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樊桂岭  笪凤媛  
近年来,随着整体宏观经济的下行以及不良贷款率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压力倍增。因此,深入分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原因与机制,保证商业银行的健康运行势在必行。文章基于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分析,通过构建融资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博弈模型,发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既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经营管理方面的影响因素,即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由外部宏观因素和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缺陷共同导致的。文章由此提出通过强化监管,降低融资企业违约概率、加强银行内部信用管理并降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等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樊桂岭  笪凤媛  
近年来,随着整体宏观经济的下行以及不良贷款率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压力倍增。因此,深入分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原因与机制,保证商业银行的健康运行势在必行。文章基于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分析,通过构建融资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博弈模型,发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既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经营管理方面的影响因素,即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由外部宏观因素和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缺陷共同导致的。文章由此提出通过强化监管,降低融资企业违约概率、加强银行内部信用管理并降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等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燕  
从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理论根源出发,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进行研究,并从内部生成机制和外部生成机制两个方面,全面地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生信用风险的原因。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德香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信用环境不佳,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社会中介和服务体系以及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失信行为的惩戒机制尚未建立等。应大力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尽快完善社会信用法律体系、信用中介和服务体系、内部控制和绩效考核体系,构建失信行为的惩戒机制,以加强商业银行信用文化建设,有效管理其信用风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良平   赵然   靳洁  
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上最古老的风险之一,它是指由于借款人或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更一般地,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履约能力变化而产生的债务市场价值发生变动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古典的信用风险管理是一种专家制度。在信贷决策过程中,它的资产风险审查是基于一批资深专家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如传统的“5C”评估法等。这些方法一般都是定性分析方法。虽然在信贷决策和风险分析过程中,专家也要用到很多财务比率信息,并对其进行比较,如根据企业的营运资金和现金流量判断其还款能力等,但更多的还是对借款动机、业务和战略评价、企业管理层、行业特点等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这种方法为现代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提供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云  李秀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方法。主要介绍内部评级法的含义及其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使用要求,重点分析内部评级法的内部评级模型计算出的关键指标和其他相关指标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丽瑞  
信用风险是银行业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如何有效地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是银行风险管理者尤为关注的问题。介绍了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和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新巴塞尔协议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和基于信用衍生产品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有所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真  
本文在对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进行详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以及我国运用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实选择,并提出相关的具体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宋莹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原因,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逆向选择类型”和“道德风险类型”原因的存在,使银行在博弈过程中处于“劣势”,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变银行所处的被动局面。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方先明  熊鹏  
对信用风险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在现代商业银行日常运行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信用风险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利用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学习、并行分布处理和较强的鲁棒性及容错性等特性,建立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信用风险预测控制模型,从理论上探寻信用风险非线性智能控制。仿真试验表明,信用风险度能被控制在以最佳风险度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因此,该预测控制系统适合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控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海峰  
从贷款企业的财务运营能力预警评价、经营管理能力预警评价、技术创新能力预警评价三个层面系统设计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指标体系,在确定各因素预警临界值基础上,进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警示设置,并构造警度评价函数,以实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警度判断及处置功能,从而实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预警功能,为构建科学高效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海峰  
构建科学高效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补偿机制,是提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控效能的重要基础。文章分析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补偿的内生机理,研究发现,推行银保协作模式可以有效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实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补偿目标,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银保协作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补偿的实现机制。文章认为,政府财税介入缓解了信贷配给缺口,加大了信贷资金的市场化出清程度,提升了信贷市场效用水平,是实现信用风险外部补偿目标的重要路径;此外,建立商业银行风险拨备机制,有助于实现信用风险的内部补偿目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海峰  
基于银保协作路径分析了信用评估的功能与特征,对贷款企业实施信用评估,就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识别过程。对此,设计了贷款企业信用评估系统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层次系统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信用评估系统的评判模型,有效解决了信用平稳状态下贷款企业的信用评估问题,实现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识别目标。该研究成果将为构建科学高效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鹏  吴冲锋  陈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