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7)
- 2023(7724)
- 2022(6677)
- 2021(6159)
- 2020(5411)
- 2019(12950)
- 2018(12710)
- 2017(25909)
- 2016(13825)
- 2015(16056)
- 2014(16478)
- 2013(16623)
- 2012(15712)
- 2011(14357)
- 2010(14444)
- 2009(13770)
- 2008(14184)
- 2007(12991)
- 2006(11145)
- 2005(10234)
- 学科
- 济(65856)
- 经济(65786)
- 业(40057)
- 管理(39786)
- 方法(37302)
- 企(33591)
- 企业(33591)
- 数学(33080)
- 数学方法(32870)
- 银(20015)
- 银行(19870)
- 制(18489)
- 行(18466)
- 财(17681)
- 中国(15033)
- 农(14790)
- 融(13771)
- 金融(13769)
- 贸(12565)
- 学(12564)
- 贸易(12557)
- 业经(12329)
- 易(12005)
- 务(11719)
- 财务(11705)
- 财务管理(11673)
- 度(11599)
- 制度(11594)
- 企业财务(11127)
- 地方(10855)
- 机构
- 大学(213095)
- 学院(209063)
- 济(91633)
- 经济(89786)
- 管理(83087)
- 理学(71372)
- 理学院(70641)
- 管理学(69701)
- 管理学院(69293)
- 研究(66196)
- 中国(58657)
- 财(44716)
- 京(43762)
- 科学(38185)
- 财经(36034)
- 农(35305)
- 所(33305)
- 中心(32794)
- 经(32759)
- 江(31731)
- 经济学(30159)
- 研究所(30024)
- 业大(29210)
- 农业(28230)
- 经济学院(27562)
- 北京(27539)
- 财经大学(27092)
- 州(25780)
- 范(25447)
- 师范(25207)
- 基金
- 项目(133160)
- 科学(105141)
- 基金(98784)
- 研究(96559)
- 家(84580)
- 国家(83903)
- 科学基金(72468)
- 社会(62603)
- 社会科(59496)
- 社会科学(59477)
- 基金项目(52195)
- 省(50617)
- 自然(46503)
- 教育(45723)
- 自然科(45450)
- 自然科学(45435)
- 自然科学基金(44678)
- 划(42880)
- 资助(42101)
- 编号(38886)
- 成果(31954)
- 部(31448)
- 重点(29893)
- 发(27696)
- 教育部(27552)
- 创(27486)
- 人文(26501)
- 课题(26135)
- 科研(26072)
- 大学(26026)
共检索到312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向莉 桥恩·A·C·桑托思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家恩 陈金贤
本文讨论了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承销业务可能引致的激励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允许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承销业务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但就社会意义而言,银证混业并不必然优于银证分业,因为全能银行和企业的均衡可能通过"合谋",以损害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为代价,提高自身收益。在不考虑公平性的前提下,当再融资成本较高时,银证混业会提高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当再融资成本较低时,银证混业会降低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如果同时考虑公平性和效率,则银证混业体制下全能银行和企业的均衡决策远离于社会最优状态的可能性会更大。
关键词:
全能银行 证券承销 激励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悦 李红琨
在国际金融自由化和一体化的大趋势以及我国银行业逐步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已开始探索参与证券业务的路径和模式,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开拓新的利益增长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活跃金融市场、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和提高金融市场的整体抗风险能力。本文由分析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依据入手,重点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现状与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其未来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证券业务 金融创新 策略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素华
本文通过研究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对银行运行成本和金融系统风险的影响后发现 ,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的适度性应满足 :介入范围的边际收益 (银行外部交易成本与金融系统社会监管成本的下降幅度之和 )等于其边际成本 (银行内部管理成本的上升幅度 )。就中国的具体情况而言 ,我们应鼓励内部管理比较规范的银行 (比如上市银行 )率先介入某些证券业务 ,对符合条件的银行介入相关证券业务要求采用金融控股公司等组织形式 ,并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制度 ,同时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证券业务 适度性 金融控股公司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秋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证券市场逐步得到发育。迄今已推出国库券、重点建设证券、国家建设债券、保值公债、金融债券、特种国债、企业债券、股票等几十种证券,全国发行数量累计达2000多亿元。从发展趋势看,我国证券市场将得到进一步繁荣,特别是随着企业债券、股票发行的增多,证券交易将更趋活跃。那么,证券业务的发展会给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继琼
美国商业银行的派生证券及其业务李继琼派生证券是从股票、债券等基本金融证券中派生出来的金融契约。它们的价值变化与基本金融证券紧密相关。派生证券有期货、买卖选择权、互惠信贷等.近年来,美国商业银行及公司间的派生证券业务开展得轰轰烈烈.成功者乐得利润,失败...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立 张建春 胡波飞
证券投资基金与商业银行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证券投资基金的大规模和多元化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的参与。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证券投资基金有利于开拓新的效益增长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资源。目前,虽然存在着法律上的障碍,但可以合理规避。商业银行应立足基金的托管与代销业务,逐步参与基金的发起和管理。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胡斌
本文采用横向和历史对比方法,分析了主要的国际性商业银行和部分中资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数据。结果表明:各家银行的资产中,证券投资业务均占据了比较重要的比例,但是重要程度各异;主要的商业银行在按揭抵押债券和资产抵押债券方面的投资比例呈上升趋势,交易类资产的比例也在上升,同时交易收入对银行收益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说明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增大了;同期证券投资的利息收入占比在近五年来没有明显变化;综合考虑证券资产结构和估值状况,花旗银行在次级房贷抵押债券投资方面会受到较大冲击。文章认为分析美国商业银行在次级房贷抵押市场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子增 王龑
本文从市场参与情况、基础资产情况、不同类型银行发展情况、ABS参与度、市场竞争程度入手,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进一步,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实践成效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是提升了银行的流动性水平、资本充足率和运营效率,消极影响是降低了银行的运营稳健性和资本市场估值。(2)上述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银行的资产规模越大,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其资本充足率和运营效率的积极影响就越大、对其资本市场估值的消极影响就越小。此外,本文还发现,改善盈利能力和改善资产质量,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动因。最后,本文根据分析内容和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稳健性 流动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智敏 郭沛 查雅雯
本文利用中国91家商业银行2005~2016年间的年度数据,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信贷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指数具有凹性正向关系,对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具有负向影响。因此,商业银行自身应积极拓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提升实力;同时,政策制定者和市场监管者应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收入结构 面板回归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岱松
实证研究以及实践经验表明,在20世纪30年代的金融危机中,之所以有大量商业银行倒闭,主要原因在于其多属于单一型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收入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弱,故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将促使收益多元化,增强抗风险能力。商业银行参与证券投资基金模型多样,主要以金融控股集团和全能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为典型。为分散、避免混业经营的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及法律风险发生,应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完善金融"防火墙"制度,严格督导金融机构履行资本充足率指标,故商业银行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资本充足性监管的特殊性在于对商业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必须实行"资本双充足"原则。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蓉 贾佳
自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率持续攀升,2016年创下1.81%的高峰后开始下滑,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不良资产处置的有效方式呼之欲出。2016年2月,央行等监管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在审慎稳妥的前提下,选择少数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探索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中农工建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入选首批试点银行范围,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时隔八年之后重启。本文在对2016年发行的14单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特点、主要问题及对AMC(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的影响,并提出对AMC不良主业经营发展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成娜
"综合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方向1。商业银行投资设立证券公司是综合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商业银行法》第43条和《证券法》第6条的限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尚不能在境内直接投资设立证券公司。但在金融业实践中,事实上存在三种途径:国务院特别批准设立、商业银行从境外转投境内设立和监管部门特批股权转让设立。本文就商业银行投资设立证券公司的可行性及股东适格性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放松管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