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9)
2023(8667)
2022(7164)
2021(6932)
2020(5776)
2019(13488)
2018(12881)
2017(25848)
2016(13445)
2015(15341)
2014(15051)
2013(15413)
2012(14528)
2011(13300)
2010(13082)
2009(12197)
2008(12276)
2007(10532)
2006(9281)
2005(8657)
作者
(37977)
(31471)
(31409)
(30314)
(20647)
(15295)
(14432)
(12210)
(12173)
(11327)
(11142)
(10752)
(10282)
(10194)
(10108)
(9858)
(9254)
(9178)
(9126)
(8733)
(7985)
(7848)
(7538)
(7224)
(7220)
(7095)
(7071)
(6647)
(6375)
(6216)
学科
(64169)
经济(64103)
(37204)
管理(36652)
方法(34429)
数学(31883)
数学方法(31734)
(29507)
企业(29507)
(21131)
银行(20986)
(19651)
(19387)
中国(19362)
(16124)
(14952)
贸易(14938)
(14599)
金融(14599)
(14484)
(13613)
(11415)
制度(11407)
业经(10996)
业务(10530)
(10104)
财务(10094)
财务管理(10071)
(9808)
企业财务(9704)
机构
大学(199126)
学院(193962)
(96230)
经济(94854)
管理(75605)
研究(69493)
理学(65155)
理学院(64489)
管理学(63818)
管理学院(63429)
中国(63065)
(45419)
(41490)
财经(37055)
科学(36987)
(34212)
(34193)
经济学(33275)
中心(32282)
研究所(30970)
(30956)
经济学院(30245)
财经大学(28375)
(26855)
北京(26613)
(25020)
业大(24764)
农业(24562)
(24474)
银行(23929)
基金
项目(128084)
科学(103350)
基金(99866)
研究(91995)
(87060)
国家(86450)
科学基金(74662)
社会(64157)
社会科(61348)
社会科学(61335)
基金项目(51372)
自然(46765)
自然科(45795)
自然科学(45784)
自然科学基金(45087)
(44228)
资助(42817)
教育(42169)
(38815)
编号(32775)
(31766)
国家社会(28970)
重点(28866)
教育部(28185)
成果(27094)
中国(26982)
(26697)
(26633)
人文(26484)
(25542)
期刊
(94064)
经济(94064)
研究(64871)
(37324)
金融(37324)
中国(36240)
(34271)
学报(28552)
科学(27878)
管理(27752)
(26519)
大学(22434)
学学(21403)
财经(20065)
经济研究(17745)
(17204)
农业(16140)
(14287)
技术(13640)
问题(13204)
教育(13105)
国际(12919)
业经(12031)
世界(11680)
统计(10333)
技术经济(9932)
(9889)
理论(9611)
(9079)
商业(8500)
共检索到297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素华  
本文通过研究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对银行运行成本和金融系统风险的影响后发现 ,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的适度性应满足 :介入范围的边际收益 (银行外部交易成本与金融系统社会监管成本的下降幅度之和 )等于其边际成本 (银行内部管理成本的上升幅度 )。就中国的具体情况而言 ,我们应鼓励内部管理比较规范的银行 (比如上市银行 )率先介入某些证券业务 ,对符合条件的银行介入相关证券业务要求采用金融控股公司等组织形式 ,并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制度 ,同时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  黄雪宁  
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进入加速期,基于我国现实背景深入分析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本文基于面板计数回归模型,对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与实证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微观层面因素对资产证券化的影响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区别,并且在控制政策因素后,不良贷款率和盈利性因素的影响更加显著;非上市银行涉足资产支持证券的目的在于业务拓展和推动经营转型,而上市银行更偏好于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功能;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下,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功能逐渐被银行体系重视。因此,政府部门应不断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法规体系,审慎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表外化"模式,从基础资产池质量、信息披露、信用评级和增级等方面对"表外化"模式进行要求和完善,并在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框架下,实现资产证券化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融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向莉  桥恩·A·C·桑托思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家恩  陈金贤  
本文讨论了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承销业务可能引致的激励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允许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承销业务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但就社会意义而言,银证混业并不必然优于银证分业,因为全能银行和企业的均衡可能通过"合谋",以损害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为代价,提高自身收益。在不考虑公平性的前提下,当再融资成本较高时,银证混业会提高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当再融资成本较低时,银证混业会降低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如果同时考虑公平性和效率,则银证混业体制下全能银行和企业的均衡决策远离于社会最优状态的可能性会更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阮圣林  赵晓明  
一、1992年中国证券市场综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1992年我国证券市场有了迅速的发展。从发行市场看,全国范围内各类有价证券的发行总量为1280亿元(不包括难以统计的内部股票和公开发行的人民币B股),其中国债410亿元,投资债127亿元,企业债379亿元,金融债255亿元,股票109亿元(资料来源:《证券市场周刊》1993年第2期)。1992年深、沪两地股票市场目前已有上市公司52家,上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云贤  
纵观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本源、实质和发展,明晰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主要区别,借鉴英国、美国、德国、日本证券业与银行业的管理模式,中国证券业与银行业的管理,应该向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发展。 一、金融业管理的四种模式 商业银行主要经营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中间业务。其中,存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的本源和实质,其他各类业务是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引伸、派生和发展。投资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谷慎  吴国平  
基于我国103家商业银行2003年至2015年的数据,系统考察了业务自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效果看,业务自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趋势,适度业务自由化有助于减弱银行风险承担,过度业务自由化反而会加重银行风险承担;从作用机制看,业务自由化通过对银行资产收益率和经营风险的非线性影响,以及对资本充足率和杠杠风险的不利冲击,对银行破产风险产生影响;部分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尤其是交易投资性业务发展过快,已加重了自身的风险承担,存在业务过度自由化的迹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于鸿君  
论中国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于鸿君一、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证券业与银行业分合的历史与现状30年代大危机以前,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实行证券业与银行业的融合政策,银行业除了经营存货等基本业务以外,同时经营证券业务。爆发于19...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泽荣  卿淑群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临近,中国银行业将面临什么样的冲击和如何进行改革,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20 世纪90 年代国际银行业掀起并购高潮,从而形成了以超大银行为主体的国际商业银行体系,他们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从资产规模、核心资本规模、融资、筹资、表内外业务和利润等方面形成巨大的压力,也对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内容、工具和监管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加速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中国金融市场的渐进或开放,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慕刘伟  张晓怡  
作为二十世纪后期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能够在实现低成本融资的同时,为银行带来增强流动性、提高资本充足率、分散风险及开拓新的收入途径等好处。鉴于中国银行业普遍面临资本约束的沉重压力,本文研究了资产证券化对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作用机理及影响程度,发现银行应优先选择风险权重大的优良贷款,避免选择风险权重小的不良贷款。但总体而言,与发行股票和长期次级债券相比,资产证券化对提高资本充足状况的作用有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银行上海信托咨询公司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金融企业,是中国银行的全资直属公司。我公司充分利用中国银行系统遍及在国内外和港澳地区众多的分支机构及153个国家40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业务关系的有利条件,充分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群英  
重点研究美国、英国、日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股指对内地银行指数的风险传染程度及传染途径。首先运用内生变点检测将时间划分为三段,然后对不同阶段数据进行协整检验、方差分解和脉冲分析。主要结论有:一是中国银行业与国际证券市场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有较强的外生性;二是国际证券市场的冲击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持续时间较短,但强度很大;三是中国银行业对美国和英国市场冲击最敏感,但风险通过中国香港市场和英国市场传递过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