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8)
2023(11687)
2022(9494)
2021(8779)
2020(7509)
2019(17158)
2018(16760)
2017(33212)
2016(17280)
2015(19625)
2014(19602)
2013(19018)
2012(17122)
2011(15196)
2010(15946)
2009(15586)
2008(14821)
2007(13450)
2006(11840)
2005(11262)
作者
(47343)
(39118)
(38695)
(37355)
(24961)
(18549)
(17854)
(15228)
(14842)
(14221)
(13423)
(13395)
(12521)
(12444)
(12399)
(12339)
(11688)
(11473)
(11086)
(10932)
(9701)
(9699)
(9184)
(8948)
(8918)
(8853)
(8815)
(8587)
(7838)
(7581)
学科
(67017)
经济(66917)
管理(57964)
(56824)
(49134)
企业(49134)
(35719)
银行(35574)
(33882)
(31971)
金融(31968)
方法(31693)
(28292)
数学(28268)
数学方法(27723)
中国(25619)
(23287)
业经(16607)
(16037)
财务(15982)
财务管理(15944)
(15927)
(15727)
制度(15715)
企业财务(15163)
(14759)
业务(13498)
体制(12880)
理论(12745)
(12270)
机构
学院(238178)
大学(237306)
(102232)
经济(99945)
管理(95242)
理学(80090)
理学院(79379)
管理学(77959)
管理学院(77523)
中国(74348)
研究(72427)
(55912)
(48956)
财经(42750)
(38650)
科学(38600)
中心(38131)
(36919)
(36138)
银行(34711)
(34661)
经济学(32960)
(32659)
(32433)
财经大学(32171)
北京(31062)
(30872)
(30534)
研究所(30454)
金融(30323)
基金
项目(150925)
科学(120201)
基金(112069)
研究(111987)
(94941)
国家(94202)
科学基金(83449)
社会(73280)
社会科(69806)
社会科学(69788)
(58368)
基金项目(57582)
自然(53033)
教育(52003)
自然科(51929)
自然科学(51919)
自然科学基金(51026)
(48241)
资助(47952)
编号(45082)
成果(36724)
(33909)
(33764)
重点(33576)
(32288)
课题(31012)
(30708)
国家社会(30664)
创新(30339)
教育部(30281)
期刊
(109688)
经济(109688)
研究(78920)
(56996)
金融(56996)
中国(51255)
(45833)
管理(37985)
(29915)
学报(29472)
科学(28826)
大学(24448)
学学(23314)
财经(22215)
技术(21799)
教育(21472)
(18733)
经济研究(17819)
农业(17342)
业经(16872)
理论(13879)
问题(13142)
统计(12662)
实践(12533)
(12533)
财会(12114)
(11893)
技术经济(11559)
(11148)
会计(10924)
共检索到381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仉瑄  李海鹏  
随着大公司业务竞争的加剧,以及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推出,商业银行为了提高收益水平,提升存款留存,开始围绕核心企业开发上下游客户,通过流程控制把中小企业的授信风险与核心企业的信用能力相互捆绑,最终在商业银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中小企业融资,实现银企共赢。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航  张华  
针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的特点,商业银行要加强组织建设,加强信息管理和风险预警,制定对集团企业统一授信可操作性的方法,加强贷后管理,加强监管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荣冬  
本文以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为研究对象,从银行和客户两方面形成的风险原因剖析入手,系统研究了由于银企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使集团客户产生的授信业务风险点,提出了防范授信风险、改进完善信贷管理的措施和监管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双红  
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是对传统流动资金贷款的升级和细化,与传统的信贷产品相比,具有高流动性、短期性、重复性、准入门槛低和审批流程快等特点,因而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然而,由于供应链融资业务参与主体多、链条长、环节多、监控难,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在供应链融资业务中面临供应链断裂风险、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动产质押风险、产品开发和推广风险及法律风险等,本文在分析这些风险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晓光  
网络融资业务是网络金融(e-finance)创新的一个典型实例,指建立在网络中介服务基础上的企业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活动。本文详细分析了商业银行网络融资业务的主要模式、积极意义与发展思路,对业务的潜在风险及控制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扶持力度,培养信用环境,共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件越来越多,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新巴塞尔协议”的颁布增强了人们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重视。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基础上,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构造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控制模式,对降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青  
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所谓集团客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商业银行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第一,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的;第二,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的;第三,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其近亲属(包括三代以内直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庆霞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方式逐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贸易金额增大,市场瞬息万变,汇率利率风险增大,买卖双方可能远隔重洋,互相不够了解,更缺乏信任感。于是,信用证结算这种高效率低风险的支付方式颇受青睐。信用证的使用解决了国际贸易中预付和迟付的矛盾。信用证业务是商业银行集结算方式和融资品种于一体,对资产和负债业务起到直接拉动作用的低成本、高收益的中间业务。信用证业务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独立性,它独立于国际贸易的其他单据,只要单单相符,银行就可以付款,更可以因此免于进出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强标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信贷风险高是我国当前金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实施统一授信是控制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实施统一授信必须坚持 :授信主体统一 ,授信职能部门统一 ,授信对象评价标准统一 ,授信品种管理统一 ,客户实有授信与或有负债统一 ,授信额度与授信担保条件统一 ,总量控制与动态监控统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牛彤  
目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的关键时期。市场在优化小微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小型微型企业在市场资源配置中更是占有重要位置。但是由于当今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约束了其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融资性担保公司作为小微企业融资的跳板应运而生。而商业银行与融资性担保公司所面对的信息不对称风险阻碍了二者的顺利合作,显然融资性担保公司相比银行来说议价能力较弱。融资性担保公司普遍存在疏于进行风险分散的问题,缺乏严格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文章从融资性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合作的服务对象入手,以X融资性担保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X融资性担保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的风险及风险分担思路,为实现银保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常青  杨金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现代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新思潮的推动下,发达国家中有近80%的企业相继以"战略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传统的供应模式进行改造,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减少市场波动风险等关键问题,与供应商和销售商建立起最佳合作伙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焦量  周献中  
商业银行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授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或失灵所带来的大额授信资产损失对银行的冲击和破坏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并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文章在巴塞尔委员会关于银行内部控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授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轨迹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内部控制应遵循的五大要素入手,对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授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探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朱艳艳  雷岩  
近年来,在"互联网+"浪潮的带动下,我国商业银行以深圳发展银行为先驱,先后推出了"线上供应链金融"等相关金融服务,引发了一场供应链金融的线上革命,逐步实现了"互联网+产业链+金融"三个要素的高度融合,解决了供应链金融协同管理的问题。当然,所有的创新都会是一把"双刃剑",线上供应链金融在实现业务创新的同时,也增加了信用风险。本文以商业银行自营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四流合一"(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特点,阐释其三种主要融资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对每种模式的信用风险进行逐一识别,最后结合识别的风险因素,为商业银行防范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树红  高彩云  
金融衍生业务是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各大金融机构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新型业务,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的主要衍生业务及其风险类型,并着重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对金融衍生业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