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6)
- 2023(8729)
- 2022(7389)
- 2021(6878)
- 2020(5907)
- 2019(13532)
- 2018(13177)
- 2017(25970)
- 2016(13847)
- 2015(15545)
- 2014(15886)
- 2013(15565)
- 2012(14353)
- 2011(12610)
- 2010(13244)
- 2009(12884)
- 2008(12677)
- 2007(11876)
- 2006(10658)
- 2005(10274)
- 学科
- 济(49457)
- 经济(49389)
- 业(47814)
- 管理(44853)
- 企(39368)
- 企业(39368)
- 银(35391)
- 银行(35246)
- 行(33541)
- 融(31805)
- 金融(31804)
- 制(23583)
- 财(23180)
- 中国(22725)
- 方法(20991)
- 数学(18222)
- 数学方法(17964)
- 务(17946)
- 财务(17913)
- 财务管理(17871)
- 企业财务(17112)
- 农(16903)
- 度(13621)
- 制度(13615)
- 业务(13125)
- 贸(12455)
- 业经(12449)
- 贸易(12437)
- 易(12048)
- 中国金融(12014)
- 机构
- 学院(186765)
- 大学(183268)
- 济(79091)
- 经济(77099)
- 管理(70442)
- 中国(63869)
- 理学(57113)
- 理学院(56620)
- 研究(55929)
- 管理学(55763)
- 管理学院(55431)
- 财(47880)
- 京(38085)
- 财经(35827)
- 银(35415)
- 银行(33999)
- 经(32197)
- 行(31779)
- 中心(31335)
- 江(31179)
- 融(28188)
- 科学(28172)
- 所(27688)
- 金融(27666)
- 州(26877)
- 农(26743)
- 财经大学(26736)
- 人民(25239)
- 北京(25202)
- 经济学(24866)
- 基金
- 项目(104269)
- 研究(81160)
- 科学(81062)
- 基金(74961)
- 家(62000)
- 国家(61380)
- 科学基金(53848)
- 社会(50351)
- 社会科(47774)
- 社会科学(47758)
- 省(40660)
- 基金项目(38647)
- 教育(37647)
- 编号(34665)
- 自然(33702)
- 资助(33231)
- 自然科(32956)
- 自然科学(32953)
- 划(32868)
- 自然科学基金(32386)
- 成果(29601)
- 课题(23744)
- 部(23521)
- 性(23417)
- 重点(23075)
- 创(21931)
- 项目编号(21861)
- 制(21469)
- 教育部(21110)
- 发(21049)
共检索到322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马小林
交叉金融产品运作的基本逻辑在于跨行业、跨市场的业务合作及投资运作。其产品运作过程中形成的通道叠加、投向复杂、刚性兑付、管理乏力等问题,构成了风险的重要来源,形成"三高一低"的风险特征。结合丹东辖区实际,深入分析当前交叉金融产品投资中的种种风险隐患与管理漏洞,提出制定交叉金融产品监管制度、建立创新型业务监测与评估机制、推动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强化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协作、准确计量评估风险并计提拨备、强化隔离风险传染的"防火墙"等政策措施。
[期刊] 征信
[作者]
马小林
交叉金融产品运作的基本逻辑在于跨行业、跨市场的业务合作及投资运作。其产品运作过程中形成的通道叠加、投向复杂、刚性兑付、管理乏力等问题,构成了风险的重要来源,形成"三高一低"的风险特征。结合丹东辖区实际,深入分析当前交叉金融产品投资中的种种风险隐患与管理漏洞,提出制定交叉金融产品监管制度、建立创新型业务监测与评估机制、推动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强化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协作、准确计量评估风险并计提拨备、强化隔离风险传染的"防火墙"等政策措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佩
多年以来,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的创新探索和膨胀发展,在丰富投资产品种类、满足多样化投资需求和活跃金融市场交投等方面成效显著、功不可没。然而该类金融业务最原始的内在动因毕竟还在于摆脱政策规制、实现监管套利,繁荣的表象背后,脱实向虚、刚性兑付、资产出表、规模虚增和期限错配等问题日渐凸显,加之交叉金融业务横跨机构、市场和行业的天然属性,都决定了其蕴含的金融风险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特征,且交叉感染、链式传播,风险危害性远大于一般金融业务。本文在归纳揭示交叉金融业务风险特征的基础上,引入传染病模型对金融风险交叉传染进行仿真推演和风控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管控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交叉金融业务 金融风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辉 刘志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作为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产物,交叉金融创新拓展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优化了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然而,交叉金融创新具有涉及机构多、嵌套环节复杂、资金链条长的特征,容易引发金融风险的传染和蔓延,危害金融体系稳健运行。这对我国目前以机构监管为主体的分业监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要坚持"穿透式"监管理念,深化金融监管改革,建立符合交叉金融创新规律的机构监管、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协调机制,构建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相结合的协同监管框架,完善与"穿透式"监管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与"穿透式"监管相关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从向下穿透识别底层资产、向上穿透核查最终投资者和中间穿透核查融资交易全链条三个层面,加强对商业银行交叉金融创新的"穿透式"监管,防控金融风险交叉传染,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杜亚飞
近年来,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产品发展迅速,在丰富投资渠道、活跃金融市场的同时,许多资金纷纷脱实向虚,从而使具有真实资金需求的企业融资难、成本高,不仅如此,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产品还隐藏着多种潜在风险。本文通过引入净监管负担的概念从金融监管与创新的关系出发分析了交叉金融产品产生的原因及自发均衡状态,并构建了监管者的效用函数,论证在合理条件下加强监管协作,坚持落实穿透式监管,平衡监管净负担,有效控制风险的理论机制。
关键词:
交叉金融 净监管负担 效用函数 监管协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艳红
在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中,银行经营业务向其他金融领域的不断渗透成为适应金融综合经营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夏令武在陆家嘴论坛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银行业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交叉性的经营。然而,交叉性金融业务是银行为了实现经营市场化,增强自身竞争力而内生的自我创新的产物,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淑云
本文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对商业银行产品研发的策略进行理论及其特征综述 ,通过对影响银行产品研发和策略选择的因素分析 ,进而对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研发及策略选择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产品 产品研发策略 商业银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春霞
金融营销的竞争日益激烈,金融产品作为一个商业银行竞争的支点,它的营销策略也日益受到银行业的重视。金融产品的特点、生命周期、竞争环境、金融产品的市场定位、金融产品的营销队伍的建设均是制定商业银行产品营销策略的重要环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升 徐以军 李亚 郜如明
本文在剖析交叉性金融业务变动特点、对系统性风险传导路径的基础上,测算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实证分析了交叉性金融业务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010年以来,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经历了"N"型变动趋势,2015年以来风险处于持续上升通道,且成为历史高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产生与资产管理市场下的交叉性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密切相关。为了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穿透式监管,实现银行业务"期限错配"的范围合理化,确保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关键词:
资产管理 交叉金融 银行系统性风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玲玉
在经济下行期,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整体上升,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平稳运行构成威胁,也制约了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战略转型。基于此,本文以风险预警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风险预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体系建设、指标完善、手段创新、处置建议、考核激励、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 风险预警 解决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蓓蓓
商业银行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如今,人们的生活、企业的发展、市场的运作都离不开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文章主要结合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指出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及风险管理内涵,分析了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的风险特点及类别,提出了现有的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创新 金融产品 风险管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杜志淦
我国中央银行金融风险监管问题探讨杜志淦加强金融风险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机构的数量和金融业务的种类在不断增加,金融业面临的各种过度投机风险、信用风险、债务危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建强
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影子银行"体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大量集聚了金融风险。"影子银行"风险一旦爆发,将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在我国,游离于监管之外的一些机构和金融业务,已具有"影子银行"的特征,其发展壮大的同时,有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形成不良影响,亟需引导和规范。本文将我国的"影子银行"进行分类,剖析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风险 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