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0)
2023(14924)
2022(12879)
2021(12289)
2020(10149)
2019(23723)
2018(23420)
2017(45826)
2016(24438)
2015(27468)
2014(27433)
2013(26578)
2012(24159)
2011(21212)
2010(20923)
2009(18785)
2008(18071)
2007(15330)
2006(13096)
2005(11248)
作者
(66877)
(55455)
(54846)
(52305)
(35382)
(26587)
(25091)
(21814)
(21204)
(19548)
(19117)
(18563)
(17318)
(17286)
(17264)
(16787)
(16556)
(16496)
(15956)
(15790)
(13417)
(13410)
(13390)
(12689)
(12394)
(12281)
(12202)
(12182)
(11039)
(10863)
学科
(91537)
经济(91433)
管理(69779)
(67162)
(56956)
企业(56956)
方法(46176)
数学(40586)
数学方法(40068)
(25824)
(23853)
(23845)
银行(23698)
(23314)
中国(23095)
(22296)
业经(21469)
(18060)
金融(18057)
(18048)
(17729)
财务(17658)
财务管理(17621)
地方(17086)
(16978)
贸易(16965)
企业财务(16788)
理论(16479)
(16392)
农业(16232)
机构
大学(328647)
学院(328221)
管理(135638)
(129481)
经济(126682)
理学(118071)
理学院(116879)
管理学(114839)
管理学院(114247)
研究(102530)
中国(84684)
(68324)
科学(62460)
(60705)
(52115)
中心(49858)
财经(49657)
(48847)
业大(48564)
(46763)
(45577)
研究所(44821)
北京(42468)
(41682)
师范(41278)
农业(40893)
经济学(39140)
(38793)
(37868)
财经大学(37740)
基金
项目(233928)
科学(184643)
研究(171967)
基金(170976)
(148150)
国家(146931)
科学基金(128038)
社会(107912)
社会科(102329)
社会科学(102301)
基金项目(91494)
(90818)
自然(84313)
自然科(82383)
自然科学(82365)
自然科学基金(80886)
教育(80083)
(76461)
编号(70467)
资助(70456)
成果(55132)
(52144)
重点(51690)
(49220)
(48747)
课题(47207)
创新(45855)
教育部(45346)
科研(45179)
大学(44448)
期刊
(130481)
经济(130481)
研究(96584)
中国(57370)
学报(49686)
管理(47786)
(46883)
(46248)
科学(45686)
(44038)
金融(44038)
大学(38695)
学学(36529)
教育(36494)
农业(30557)
技术(29607)
财经(23991)
业经(22122)
经济研究(20684)
(20253)
理论(17661)
问题(16826)
实践(16459)
(16459)
图书(16127)
(15798)
科技(15284)
技术经济(14964)
(14520)
现代(14083)
共检索到471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伟丞  张桥云  
基于2008—2019年118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检验高管更替与不良贷款暴露之间的关系后发现,主要高管更替会显著加速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暴露;外部聘任的继任高管相比内部擢升的继任高管更能加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暴露;专业经验丰富的继任高管相比专业经验缺乏的继任高管更能加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暴露。机制检验表明,高管可以通过约束商业银行“以时间换空间”的行为加速不良贷款暴露。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更替加速不良贷款暴露主要在不良贷款率较高和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中显著,商业银行业绩波动较大时进行高管更替能有效加速不良贷款暴露,而卸任高管较长的累计任期对不良贷款暴露具有负面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优化继任高管的选择决策,完善高管更替相关的公司治理机制,促使商业银行充分暴露隐藏风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柴娅萍  王译  柴智纯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始建于1979年,自1999年开始通过建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和接管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在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增速变缓和金融改革提速的大环境下,我国银行业也在进行转型升级,但是不良贷款已成为银行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信用风险指标统计分析,从实际情况入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规避因银行不良贷款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的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青  刘志远  张健  
本文分析了银行处理不良贷款背后的心理动因,并以不良贷款拨备与剥离作为银行放弃对不良贷款恶性增资概率的替代指标,实证检验了银行高层的更替与其对不良贷款的处理方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对2005年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层的更替与其对不良贷款的处理方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银行董事长、行长的更替带来不良贷款拨备与剥离的增加,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银行放弃不良贷款或对贷款质量有更稳健的认识,从而降低不良贷款恶性增资产生的概率。此外,退出董事的资历影响贷款呆账准备的计提,且为正向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欣  王佳媛  
本文从资本监管压力视角出发对银行低估不良贷款行为展开研究,采用星展银行(DBS)提出的不良贷款测算方法,利用2007-2017年间52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考察了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低估水平以及资本监管压力对银行低估不良贷款的影响,为有效监管银行贷款质量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政策支持与建议。研究结果发现:(1)应用DBS方法重新测算得到的不良贷款对银行盈利水平的解释力度更强,能更好地反映银行实际的资产质量水平;(2)从时间趋势上看,国内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低估程度在2011年之后迅速攀升,于2016年达到顶峰;(3)资本监管压力的增加使得银行低估不良贷款,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受到资本监管压力的影响较大,而国有商业银行并未受到显著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兴国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实施监管的难点□郑兴国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逾期贷款、呆帐、坏帐等不良资产已占贷款总资产的相当比例。信贷资产质量的低劣,已直接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如何监管不良贷款以促进资产质量的根本好转无疑是人民银行监管工作的一大课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国邦  
我国金融风险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上面。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危害和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从整体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危害不良贷款,一般指到期不能收回本息的贷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蓉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银行体系中累计了巨额的不良贷款,严重阻碍了国内经济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为重中之中。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颖  郭成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晓雨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世界性难题。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平稳趋势,但规模持续增加,风险不断积累。不良贷款是由经济波动、行政干预、不合理信贷规模和结构三方面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带来的后果是,提升了银行信贷风险、影响银行流动性、降低了银行经营效率和社会整体效率。基于此,应提升金融服务企业水平,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银行业市场化程度;控制信贷规模、改善信贷结构,提升银行经营效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祥发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积累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处置解决也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我们在处置已有不良资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不良资产的增量问题,防止旧的不良资产在不断减少的同时,新的不良资产又源源不断出现的恶性循环状况,从根本上清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源头,做到标本兼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儒昞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到2006年6月末,我国商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浩  李春阳  
不良贷款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贷款能力有限,可以考虑实行公司化模式,走不良贷款专业清收道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宇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的行列中去,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主要以贷款为主要经营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华  
形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解决起来的难度也比较大 ,应该从建立银行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社会信用环境等方面入手真正化解不良贷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桂成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过高,是由于国有企业、银行、政府三方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应着眼于体制上的改革,加快资本市场建设,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同时,当前关键的问题是控制不良贷款增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