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6)
2023(8170)
2022(7171)
2021(6826)
2020(5921)
2019(14044)
2018(13875)
2017(27859)
2016(15049)
2015(17335)
2014(17168)
2013(16839)
2012(15415)
2011(13835)
2010(14163)
2009(12977)
2008(12943)
2007(11474)
2006(10026)
2005(8815)
作者
(41750)
(34703)
(34317)
(32951)
(22256)
(16614)
(16032)
(13580)
(13476)
(12621)
(12165)
(11799)
(11089)
(10892)
(10833)
(10739)
(10221)
(10148)
(10126)
(10053)
(8769)
(8712)
(8422)
(7970)
(7925)
(7903)
(7838)
(7757)
(7195)
(6732)
学科
(66515)
经济(66450)
管理(43217)
(41936)
方法(39802)
数学(36733)
数学方法(36176)
(35885)
企业(35885)
(19602)
银行(19456)
(18099)
(18096)
(16732)
中国(15468)
(13932)
(13107)
金融(13106)
业经(12247)
(11354)
制度(11342)
地方(11193)
(11133)
贸易(11119)
(11055)
财务(11019)
财务管理(10984)
(10643)
业务(10598)
理论(10569)
机构
大学(207145)
学院(206996)
(86415)
管理(84893)
经济(84685)
理学(73277)
理学院(72597)
管理学(71116)
管理学院(70748)
研究(62547)
中国(56101)
(42864)
(41578)
科学(36694)
财经(33343)
(32336)
中心(31500)
(31228)
(30398)
(30395)
业大(29303)
研究所(27468)
经济学(27440)
北京(26755)
农业(25553)
(25384)
财经大学(25144)
经济学院(24990)
(24140)
(24066)
基金
项目(140417)
科学(111251)
基金(102914)
研究(101336)
(88651)
国家(87977)
科学基金(77162)
社会(64497)
社会科(61447)
社会科学(61429)
(55352)
基金项目(53667)
自然(50592)
自然科(49546)
自然科学(49537)
教育(49301)
自然科学基金(48639)
(46081)
资助(45321)
编号(40682)
成果(32427)
(31909)
重点(31418)
(29511)
(28709)
课题(28295)
教育部(28007)
创新(27460)
科研(27174)
人文(26982)
期刊
(84491)
经济(84491)
研究(60115)
中国(39721)
(34577)
金融(34577)
(33048)
管理(30739)
学报(29424)
(27686)
科学(26890)
大学(23290)
教育(21957)
学学(21814)
技术(20481)
农业(17207)
财经(17016)
统计(14420)
经济研究(14403)
(14389)
业经(13384)
(13153)
决策(12033)
技术经济(11243)
问题(10887)
理论(10660)
(10456)
商业(10120)
实践(9677)
(9677)
共检索到307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斌  罗明慧  陈国辉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高速成长引发了其业绩评价方式的滞后,研究提出一种中间业务全面业绩评价模型具备实用价值。文章通过中间业务全面业绩评价模型,针对总行、分行或营业部等经营中心的考核需要,借鉴和运用BSC、EVA和AHP的理念,通过以中间业务为特色的业绩评价信息系统设计、构建,并经L银行问卷调查、财报数据、内部数据实证检验和评价后发现,其能够适应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考核要求,能够为L银行提供多维度、可操作的中间业务业绩评价方法和提升全面业绩的具体改进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国旺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人均收入提高带来的对新型金融产品的需求促使商业银行转型发展中间业务。文章选取2008—2019年16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察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宏观经济水平尤其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微观层面而言,银行自身资金资产和网点、员工规模对其中间业务发展具有正向影响,银行抗风险能力越强其中间业务发展情况越好。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关建议,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推行利率市场化,加强风险监管力度;另外,银行需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防控系统,不断提高其中间业务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国旺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人均收入提高带来的对新型金融产品的需求促使商业银行转型发展中间业务。文章选取2008—2019年16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察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宏观经济水平尤其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微观层面而言,银行自身资金资产和网点、员工规模对其中间业务发展具有正向影响,银行抗风险能力越强其中间业务发展情况越好。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关建议,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推行利率市场化,加强风险监管力度;另外,银行需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防控系统,不断提高其中间业务创新能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肖北溟  
信贷评级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前提,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都采用这一方式管理信贷风险。本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当前信用评级方法存在问题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模型,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作者利用贷款历史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内部信用评级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构建的模型使评级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避免了反映风险信息的冗余与遗漏;聚类分析使评级模型直接与违约概率挂钩,度量风险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论文最后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使其有效性得到了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渝  
论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汪渝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着信贷资产质量低下、资金营运风险大、亏损等一系列问题,面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商业银行仅仅依靠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迫切要求商业银行的服务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我认为:目前,积极拓展商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曾庆福  刘勇  周绪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英  
开展中间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中间业务具有所用资金的非己性与电子计算机的相关性和派生性等特点。在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开展中间业务是其必然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汇绮  
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构想□陈汇绮银行中间业务是指不动用银行资金,而利用银行在技术、信息、资金、机构、人员和信誉上的优势,向客户提供服务,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中间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是构成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由于中间业务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俊林  
历史上,我国银行商业化程度低,没有完备成本核算体系,因而缺乏对中间业务产品的单独核算,缺少对中间业务产品定价的研究。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措施的逐步实施和利率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世瑛   郭翠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宗安  金传一  
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加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中间业务得以迅猛的发展,已成为各国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致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突破了传统的内涵和外延。本文着重分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性质的新变化以及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原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谷慎  吴国平  
基于我国103家商业银行2003年至2015年的数据,系统考察了业务自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效果看,业务自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趋势,适度业务自由化有助于减弱银行风险承担,过度业务自由化反而会加重银行风险承担;从作用机制看,业务自由化通过对银行资产收益率和经营风险的非线性影响,以及对资本充足率和杠杠风险的不利冲击,对银行破产风险产生影响;部分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尤其是交易投资性业务发展过快,已加重了自身的风险承担,存在业务过度自由化的迹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华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基础,也是当前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文分析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动因和现状,然后阐述其对我国的启示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姚德良  庄毓敏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与客户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客户降低消费意愿 ,及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将有较大定价自由的中间业务产品与没有定价权的存贷款产品做成打包产品以获得事实上的产品定价权的方式实现其规模偏好两方面 ,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收费的重要原因。数据包络分析、参数估计检验及产品收入与价格比较得出的经验证据支持本文的论述。为此 ,政府监管部门应当发挥信息调控的作用和推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会计核算体系 ,推行全成本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