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6)
2023(7484)
2022(6335)
2021(5918)
2020(5113)
2019(11487)
2018(11337)
2017(22229)
2016(12092)
2015(13490)
2014(13696)
2013(13291)
2012(12411)
2011(11208)
2010(11565)
2009(11232)
2008(11698)
2007(10689)
2006(9526)
2005(9186)
作者
(34940)
(28984)
(28756)
(27745)
(18725)
(13714)
(13266)
(11384)
(10893)
(10716)
(10243)
(10010)
(9508)
(9504)
(9387)
(9120)
(8619)
(8616)
(8499)
(8210)
(7373)
(7267)
(6881)
(6772)
(6757)
(6675)
(6521)
(6442)
(5810)
(5607)
学科
(42787)
经济(42697)
管理(39570)
(37613)
(31651)
企业(31651)
(23490)
(21806)
银行(21660)
(20204)
方法(18478)
(16920)
数学(15784)
数学方法(15601)
(14407)
金融(14404)
中国(13704)
(13704)
制度(13697)
业务(11776)
(11440)
(11258)
保险(11167)
(11010)
财务(10991)
财务管理(10959)
业经(10554)
企业财务(10419)
(10117)
体制(10084)
机构
大学(173573)
学院(170219)
(71802)
经济(70150)
管理(65007)
中国(57492)
研究(57161)
理学(53731)
理学院(53136)
管理学(52321)
管理学院(51990)
(42789)
(36843)
财经(32138)
科学(31726)
(29075)
(28840)
中心(28734)
(28621)
(28585)
(28405)
银行(27230)
研究所(25468)
(25468)
财经大学(24193)
北京(23411)
经济学(23296)
(22731)
农业(22315)
业大(22094)
基金
项目(105759)
科学(84101)
基金(79799)
研究(77018)
(68838)
国家(68309)
科学基金(59110)
社会(50748)
社会科(48086)
社会科学(48071)
基金项目(41559)
(39054)
自然(38023)
自然科(37172)
自然科学(37160)
自然科学基金(36545)
教育(35385)
(33697)
资助(33346)
编号(29903)
成果(26039)
(25900)
(24821)
重点(23959)
(22095)
教育部(21830)
国家社会(21547)
(21240)
创新(20892)
课题(20892)
期刊
(80882)
经济(80882)
研究(61243)
(42608)
金融(42608)
中国(37811)
(35438)
(25959)
管理(25554)
学报(25004)
科学(23760)
大学(19759)
学学(18787)
财经(17133)
农业(14433)
(14313)
教育(14138)
技术(12412)
经济研究(12058)
业经(10999)
理论(10476)
问题(10050)
实践(9447)
(9447)
财会(8974)
(8803)
国际(8717)
会计(8574)
农村(8331)
(8331)
共检索到283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启华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以来,个人消费类贷款从无到有,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伴随着个人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风险也日益显现。笔者拟从现阶段个人贷款风险的几种表现形式入手分析,对如何防范个人贷款业务风险提出了风险补偿与保障、风险分散和转移、风险抑制和规避的控制策略,为商业银行制定切实可行的信贷政策,完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强化内部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化解和防范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金宏  
贷款风险一直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关键因素。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采取了许多措施防范贷款风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尤其在对公司贷款业务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因素,必须采取对策加以防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生校  胡素华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是收益与风险的权衡,对贷款进行组合多样化管理,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而单项贷款违约模型的确定是贷款组合多样化的基础。本文基于期权模型讨论了商业银行的贷款组合问题,认为在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中引入期权概念,可以定量地利用成熟的期权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为多样化分析提供较为准确的量度方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雁群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化和蔓延,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防范和化解因不良贷款居高不下而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是摆在我国社会各界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粗略的探讨。一、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来源所谓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简单地说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羊建  杨秀梅  
文章拟从个人贷款操作风险层面入手,运用案例探讨的形式,通过对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正五要素分析个人贷款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从银行内部控制角度对个人贷款业务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白建军  
在全球性经济衰退和中国政府号召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支持金融创新的大环境下,2008年12月6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下文简称《指引》),首次明确了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可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所谓并购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向并购方企业或并购方控股子公司发放的,用于支付并购交易价款的本外币贷款(《指引》第四条)。这种在中国市场尚属创新的金融工具为拟进行并购的企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融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敏  
本文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引进战略外资总体有利于提高贷款风险控制水平,但同时也有消极影响。因此,对引进战略外资,一方面要放开,另一方面要坚持适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宏昌  
2008年12月6日,银监会发布实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由于并购贷款业务属于新的业务品种,商业银行没有办理的经验。本文着重对并购贷款的定义、法律特征、准入条件、监管要求以及商业银行办理并购贷款的风险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防范并购贷款风险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汪恒  
《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推出标志着合格的商业银行可以突破《贷款通则》相关规定,使用银行融资支持企业股权并购项目。本文从战略风险、合规风险、估值风险、价格风险及信誉风险等方面分析了并购贷款区别其他融资产品的风险特征,介绍了主流商业银行对类似并购贷款的高风险融资的风险控制手段,从判断交易可行性、并购贷款金额控制、担保结构设计及还款安排等方面提出建议,并针对并购贷款的交易选择、还款来源、收购方和目标企业是否具有产业相关度、借款人自筹资金安排及利用并购贷款进行二级市场收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晓燕  
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法律风险是制约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必须认清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华  
一、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一)合作机构的风险个贷业务合作机构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商、房屋中介机构、汽车经销商、房地产评估公司、置业担保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相关风险主要有:一是部分开发商、房产中介、汽车经销商、担保公司等合作机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劳琼娟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过高,危害颇大。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提出了防范不良贷款风险的措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邱朝辉  
近30年来,伴随社会经济活动对金融需求多样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通过银行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的创新,使其在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从而使商业银行拥有了更加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和强大的竞争能力。虽然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任建军  段维明  杨名杰  
贷款担保核准制要求借款人先落实合法有效的担保并经银行核准之后,再对其发放贷款。这一制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贷款担保核准制容易引发担保合同法律效力的争议与纠纷,容易造成部分抵押、质押担保丧失法律效力,容易产生民事争议与纠纷,可能导致权力寻租和孳生腐败,已办理抵(质)押担保登记却未能核准放款而引起的违约纠纷等问题。鉴于此,作者提出如下风险防范建议:(1)修改现行的贷款核准制,改贷前担保核准为提款之前核准;(2)完善信贷台账管理系统;(3)允许一份合同使用两种编号;(4)尽量签订最高额担保合同;(5)修改《借款合同》附条件生效约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阳  
文章探讨进行逆向选择问题的对道德风险的监督和问题的预防,而且通过数学模型对逆向选择的产生机制进行了证明,建立了以抵押品比率为信号的信号传递模型来解决商业银行和贷款企业之间的信息隐藏行为。建立了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道德风险监督模型,运用最优化理论进行求解,并从理论上提出了银行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的最优概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