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0)
2023(10080)
2022(9024)
2021(8831)
2020(7349)
2019(17490)
2018(17454)
2017(34819)
2016(18838)
2015(21415)
2014(21693)
2013(21479)
2012(19668)
2011(17605)
2010(17541)
2009(16133)
2008(15939)
2007(14095)
2006(12517)
2005(11302)
作者
(54093)
(44259)
(43980)
(42184)
(28396)
(21257)
(20278)
(17412)
(17128)
(16160)
(15506)
(14917)
(14014)
(14006)
(13742)
(13644)
(13299)
(13123)
(12755)
(12616)
(10962)
(10892)
(10754)
(10161)
(10053)
(10047)
(9904)
(9870)
(8916)
(8664)
学科
(73745)
经济(73654)
管理(54733)
(49637)
(42041)
企业(42041)
方法(33537)
数学(28812)
数学方法(28447)
(21027)
银行(20880)
(20382)
(19489)
(18646)
中国(18552)
(18196)
业经(15781)
(15346)
(14759)
金融(14758)
地方(14029)
(13088)
贸易(13077)
理论(12578)
(12576)
(12373)
制度(12360)
(12220)
财务(12155)
农业(12132)
机构
大学(262352)
学院(259717)
管理(106366)
(99819)
经济(97342)
理学(90824)
理学院(89864)
管理学(88379)
管理学院(87923)
研究(83734)
中国(71883)
(56716)
科学(51804)
(48779)
(42120)
(41217)
中心(40315)
(38889)
财经(38790)
研究所(37914)
业大(37640)
北京(36527)
(35138)
(33791)
师范(33528)
(32825)
农业(32104)
(30142)
经济学(29037)
财经大学(28967)
基金
项目(174098)
科学(135791)
研究(128934)
基金(125598)
(108070)
国家(107143)
科学基金(92175)
社会(78913)
社会科(74673)
社会科学(74651)
基金项目(67520)
(67342)
自然(60667)
自然科(59207)
自然科学(59197)
教育(58641)
自然科学基金(58113)
(56772)
编号(53924)
资助(52577)
成果(44347)
(38215)
重点(38025)
课题(36135)
(35867)
(35796)
项目编号(33771)
科研(33306)
创新(33275)
教育部(32939)
期刊
(110899)
经济(110899)
研究(83274)
中国(48106)
(40973)
金融(40973)
学报(39166)
管理(38275)
(37350)
(36940)
科学(36321)
大学(29612)
教育(28707)
学学(27645)
农业(23868)
技术(21149)
财经(18897)
业经(18150)
理论(16370)
经济研究(16309)
(15774)
实践(15283)
(15283)
图书(15203)
问题(14566)
科技(12220)
技术经济(12107)
现代(12027)
(11384)
商业(11169)
共检索到394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耿丹丹  
近年来,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转按揭贷款在中国迅速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个人住房转按揭贷款涉及的当事人较多,法律关系较为复杂。本文根据转按揭涉及的主体不同将其划分为三类,并分别介绍了它们各自产生的动因和相关的法律依据。在此基础上,作者详细阐述了个人住房转按揭贷款中涉及的保险法律问题,以及银行在其中所处的法律地位。针对转按揭贷款业务的流程特点,笔者指出由于转按揭贷款在发放后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抵押担保,银行由此面临风险,而加强银行之间的合作以及选择专业的担保公司作为保证人是防范上述风险的有效途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项超  
一、假按揭贷款的危害性由于假按揭贷款的核心是“虚假” ,是没有真实交易行为的骗局 ,因而其潜藏的风险和危害极大。1 它扰乱社会信用体系 ,干扰市场环境。假按揭贷款的出现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市场法则 ,严重影响住房金融业务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一个开发商以假按揭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臧旭恒  黄宇  
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构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和收入的基本模型;然后以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计算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系数。分析坫果表明:从1998年到2000年,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表现出逐年提升的趋势;从2001年到2005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保持在一个稳定区域之内;2006年以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相对下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争鸣  李海波  于艳萍  
近年来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要形式的居民个人消费金融在国内发展迅速,为全面深入研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构建了四维度整体分析框架,提出用非参数随机森林法进行异常点度量和特征变量选取,设计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17个分析变量中影响显著的有8个因素。研究结论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开展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消费金融业务时如何防范和管理风险,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与实际指导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董建军  
“转按揭”贷款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一个衍生品种 ,最近 ,这一新型业务品种被引入国内住房信贷市场。本文对“转按揭”业务中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相应措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致欣  
本文对现行个人住房贷款的审批与贷后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改革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浩  
本文分析了我国个人住房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玉娟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开展,在改善我国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学术界有不少文章进行了分析,但这些文章几乎都是从保护银行的角度出发,对侵犯银行利益的诸如骗贷等行为进行研究,而从保护借款人利益的角度,无论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鲜有人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银行在与借款人签订《抵押借款合同》前后,利用垄断地位与格式条款等侵害借款人正当权益。本文从法律与金融两个角度,对我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按揭贷款的捆绑销售问题,格式合同中剥夺借款人对抵押物的合理使用权、加重借款人的责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冬成  叶天翔  
与其他信贷品种相比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具有风险较低 ,以及收益稳定 ,银行受益期间长等优势 ,在我国商业银行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它也蕴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本文认为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经营性风险。前者包括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后者则是来自业务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 ,包括来自开发商、开发项目、借款人的风险以及抵押风险。本文指出 ,面对当前迅速发展的个人按揭贷款市场 ,要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并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其瑞  
随着我国"十一五"规划战略的实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居民购房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增强,个人住房信贷业务的发展空间巨大。作为成长性和厚利性的个人金融产品,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已经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的战略支柱业务。从按揭市场规范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羊建  
本文运用资金时间价值,以案例的形式探讨在不同贷款产品、还款方式下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同贷款产品、还款方式和资金运用方式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探讨借款人如何根据自身经济状况,运用资金时间价值,选择适合的贷款产品和还款方式,合理安排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借款人节省利息支出和减轻还款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