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1)
- 2023(14712)
- 2022(12720)
- 2021(12186)
- 2020(10075)
- 2019(23320)
- 2018(22904)
- 2017(45353)
- 2016(24320)
- 2015(27322)
- 2014(27390)
- 2013(26925)
- 2012(24782)
- 2011(22204)
- 2010(22573)
- 2009(21168)
- 2008(20301)
- 2007(18145)
- 2006(16351)
- 2005(14861)
- 学科
- 济(93568)
- 经济(93467)
- 业(74905)
- 管理(74322)
- 企(64976)
- 企业(64976)
- 方法(43031)
- 数学(36901)
- 数学方法(36434)
- 银(34666)
- 银行(34519)
- 行(32914)
- 融(31413)
- 金融(31412)
- 中国(30595)
- 财(29798)
- 制(27514)
- 农(25004)
- 业经(22701)
- 地方(20949)
- 务(20869)
- 财务(20801)
- 财务管理(20772)
- 企业财务(19879)
- 学(18163)
- 贸(17789)
- 贸易(17772)
- 理论(17186)
- 易(17122)
- 农业(17042)
- 机构
- 大学(338580)
- 学院(338181)
- 管理(138386)
- 济(137045)
- 经济(133884)
- 理学(118815)
- 理学院(117616)
- 管理学(115792)
- 管理学院(115169)
- 研究(110427)
- 中国(95098)
- 京(71649)
- 财(67408)
- 科学(65530)
- 所(54572)
- 财经(53226)
- 中心(52947)
- 农(51081)
- 江(50141)
- 研究所(49163)
- 经(48331)
- 业大(46721)
- 北京(45843)
- 范(42133)
- 州(41863)
- 师范(41778)
- 经济学(40564)
- 院(40061)
- 农业(39767)
- 财经大学(39765)
- 基金
- 项目(224234)
- 科学(176686)
- 研究(166894)
- 基金(162742)
- 家(139512)
- 国家(138302)
- 科学基金(120271)
- 社会(104081)
- 社会科(98799)
- 社会科学(98775)
- 省(87222)
- 基金项目(86276)
- 自然(78256)
- 自然科(76411)
- 自然科学(76393)
- 教育(76229)
- 自然科学基金(75017)
- 划(72916)
- 编号(68858)
- 资助(68293)
- 成果(56481)
- 部(49753)
- 重点(49395)
- 发(47301)
- 创(46935)
- 课题(46859)
- 创新(43658)
- 项目编号(43334)
- 教育部(43088)
- 人文(42592)
- 期刊
- 济(149456)
- 经济(149456)
- 研究(106025)
- 中国(65347)
- 融(56578)
- 金融(56578)
- 管理(52114)
- 财(52111)
- 学报(47763)
- 农(45727)
- 科学(45448)
- 大学(36926)
- 教育(35366)
- 学学(34788)
- 农业(29829)
- 技术(28529)
- 财经(26213)
- 业经(24311)
- 经济研究(23356)
- 经(22105)
- 理论(19136)
- 问题(18809)
- 实践(17665)
- 践(17665)
- 科技(16661)
- 图书(16525)
- 技术经济(16277)
- 现代(15966)
- 业(15227)
- 贸(15127)
共检索到515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安彬 崔德永 刘翼
本文以信贷业务为切入点,通过Hotelling模型模拟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在贷款领域的渠道竞争;在此基础上,构建两阶段竞合博弈框架论证双方合作的可能性,尝试解释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竞争格局演变的内在逻辑,以及影响合作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在竞争情境下,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技术水平提高、风控能力改善以及管理效率提升均能够改善经营收益;(2)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在竞争的同时存在合作可能,影响合作意愿的因素包括信贷服务能力、客户粘性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纪建悦 王秀琳
本文将商业银行经营过程细分为资金筹集阶段和资金运营阶段,构建了共享投入的资源约束型两阶段DEA模型,以2004—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筹集阶段、资金运营阶段的效率及整体效率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资源在两个阶段的最优分配比。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筹集阶段效率高于资金运营阶段效率,两个子阶段的效率和整体效率呈缓慢上升态势,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显著下降,但危机后恢复较快;在资源分配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更加重视资金运营阶段,但随时间推移,对资金筹集阶段的资源分配逐渐增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田永革 蒋元涛
信贷资产是银行最主要的收益性资产。文章分析了目前信贷组合管理的不足,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商业银行信贷组合的两阶段优化模型。首先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以贷款五级分类为评判等级的企业信用分析,然后选择信贷组合对象,以银行资产负债优化为前提,利用企业信用分析结果,建立信贷组合的线性优化模型,最后进行了模型的实证分析。
关键词:
信贷风险 贷款组合 优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仁康
近年来,新金融的蓬勃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不小挑战,其势力不断蚕食商业银行核心业务领域,抢夺商业银行基础客户,金融替代效应日渐显现。商业银行究竟该如何应对?是否真的会像比尔·盖茨预言的那样成为21世纪的恐龙?本文在充分分析两者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构建商业银行和新金融机构的二维竞合模型,得出:商业银行应在渠道、产品、技术、文化四个方面分别采取协同策略、竞赛策略、整合策略以及学习策略,并对这四种策略作出进一步论述。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新金融机构 竞合策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段永瑞 景一方 李贵萍
本文考虑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两阶段特点,引入"顾客满意度"这一产出指标,应用两阶段DEA模型计算了我国15家商业银行在2008年和2011年的服务质量效率和盈利效率,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效率显著高于服务质量效率。进而综合考虑服务和盈利指标,分析了各银行的综合效率,并通过计算各银行Malmquist指数研究我国商业银行2008年到2011年间的效率变化。结果表明:各商业银行从2008年到2011年的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以及整个银行业的效率都有一定的提高。最后,应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结果显示银行的贷存比、资产利润率和不良贷款率对效率影响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逢民 张会元 周海 孙佰清
效率是银行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对效率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成为银行的根本问题之一。而传统的效率评价方法只是将银行作为一个"黑箱",忽略其内部运作过程及过程间的关联关系,难以对银行效率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银行经营的实际过程,将银行经营过程分为资金组织和资金经营两个前后相继的阶段,应用两阶段关联DEA模型评价了我国15家商业银行2003年到2007年的总系统和两个子阶段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普遍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这种无效主要是由资金经营阶段的经营无效引起的,部分原因在于两个子阶段衔接的无效引起的,且所有样本银行...
关键词:
效率 商业银行 两阶段关联DEA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秀意
本文运用基于非径向和非角度及包含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BM-DEA模型三阶段对我国28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依据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属性进行异质性分析。同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金融科技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上市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正向促进作用,主要的作用路径是通过促进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上的创新;(2)相较于城市商业银行,这种促进作用对国有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表现更大,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3)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后,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纯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说明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更多表现在技术进步方面。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海员
将竞争因素引入企业两阶段战略决策,运用实物期权博弈的方法分析企业在内生竞争的条件下如何进行投资决策。结果表明:在面临商业化阶段的竞争对手激烈对抗时,企业没有动力进行研发投资,反之则可能会增加双方的战略收益,使企业在第一阶段有研发投资的动力。如果双方在研发阶段就开始合作,可以使双方更加充分利用在需求不确定性下进行等待的灵活性价值,各自总体战略收益都得到了增加。这个分析视角可以更好地理解在高科技和其他动态行业中的企业战略决策机制。
关键词:
战略投资决策 实物期权 期权博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建峰 陈林
基于技术创新过程性和阶段性特征,考虑创新活动内部上、下游间的竞争及合作关系,构建了技术创新效率的竞合博弈两阶段DEA测算与分解模型;以绝对外向度、相对外向度和新产品出口交货比例3个指标定义了中国18个出口型产业;运用所建立的模型评价了这些出口型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出口型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平均不足0. 5,无效来源主要是新产品市场化效率低下;出口型产业外向度与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效率水平呈现较高的一致性,两者之间有相互的促进作用。研究建议关注中国出口型产业间新产品市场化效率的提升与均衡问题,制定政策引导和充分发挥出口型产业外向型发展与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双向促进效应,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鸿
在国际金融改革放松管制和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情况下,目前的国内商业银行体系将使我国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难以与国际大型金融控股集团有效抗衡。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将是一种有效混业形式,能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目前实际已经有一些集团按照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运作,但在没有相关法律规范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的风险传递、金融控股公司的财务杠杆风险、内部关联交易风险等,损害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因此,本文将以金融控股公司作为国内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阶段性战略选择,并研究相关法律框架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战略选择进行研究;第二部分,分析金...
关键词:
混业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 战略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英
中国目前尚处在发展金融阶段 ,加入WTO以后 ,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外国金融业的全面竞争 ,所以我们必须在有限的宽限期内 ,实施全面的金融创新以迎接挑战。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商业银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昭法 杨畅灿
本文从银行贷款资金筹集与发放的视角,选取2006~2012年3家政策性银行、5家国有商业银行和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采用两阶段关联DEA方法对其贷款效率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贷款发放阶段,国有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最高,股份制商业银行次之,政策性银行的规模效率最高,而股份制商业银行最低;在资金筹集阶段,所有银行的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及纯技术效率几乎都达到最优;在整体贷款效率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最高,政策性银行最低。
关键词:
银行贷款 效率 两阶段关联DEA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常洪 王佳洛 龚睿韬
互联网金融资本的无序扩张给市场带来了巨大风险挑战,传统商业银行也面临服务缺乏创新、经营成本高等困境。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利用博弈理论模型分析了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的竞合均衡定价策略,并对产品风险、消费者偏好、利润分配比例、产品可替换度、交叉价格系数等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市场效率和自身利润;消费者偏好商业银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应主动寻求合作,而金融产品可替换度较高时,传统商业银行应主动寻求合作;合作模式对消除金融产品风险有积极作用,商业银行可以从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的数字代理服务中获得额外利润。此外,双方的合作提高了金融产品的服务水平,也一定程度提高了消费者的效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加斌 俞澜天
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银行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平台围绕应用场景展开了新一轮合作与竞争,如何推动双方合作、促进开放银行长期稳定发展成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合开放银行现实情况,将商业银行异质性与主体决策影响因素考虑到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平台的关系研究中,构建双方竞合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收益的主观价值感知提高对双方合作起积极影响,同时相对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合作收益的主观价值感知变动对系统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更大;第二,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平台风险偏好的提高对双方合作起积极作用,同时相对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风险偏好变动对系统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更大;第三,较为适中的奖惩水平有助于促进双方的合作,而过高或失衡的奖惩则不利于双方开展合作;第四,相对对等的合作收益分配机制有利于促进双方的合作。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朝波 彭欢
利用三阶段DEA法,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2013—2017年在互联网金融崛起背景下的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因素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差异较大,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三阶段DEA法测算结果比经典DEA法更能客观反映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整体而言,上市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时,仍不能有效抵御负面影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表现高于国有商业银行;目前达到效率相对有效的商业银行数量较少,大部分商业银行效率水平存在提升空间。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建议,如重视客户金融需求、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重点挖掘和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
关键词:
商业银行效率 互联网金融 三阶段DEA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