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09)
2023(15121)
2022(12658)
2021(11796)
2020(10040)
2019(23118)
2018(22700)
2017(44873)
2016(23761)
2015(26421)
2014(26029)
2013(26045)
2012(23597)
2011(20954)
2010(21045)
2009(20071)
2008(19334)
2007(17235)
2006(15365)
2005(14029)
作者
(66807)
(54956)
(54746)
(51941)
(35288)
(26260)
(25019)
(21374)
(21148)
(19801)
(18975)
(18636)
(17676)
(17235)
(16952)
(16910)
(16426)
(15991)
(15771)
(15752)
(13515)
(13426)
(13396)
(12595)
(12349)
(12327)
(12318)
(12219)
(10912)
(10837)
学科
(99198)
经济(99089)
(94568)
(86623)
企业(86623)
管理(81473)
方法(45201)
数学(35621)
数学方法(35305)
(34129)
银行(33982)
业经(33677)
(32415)
(31040)
(30870)
金融(30869)
(29511)
中国(28593)
(28090)
(23736)
财务(23675)
财务管理(23651)
企业财务(22442)
农业(21368)
技术(19774)
理论(19662)
地方(19465)
(17950)
(17642)
贸易(17624)
机构
学院(333836)
大学(329698)
管理(140289)
(137933)
经济(135070)
理学(120166)
理学院(119032)
管理学(117436)
管理学院(116838)
研究(102835)
中国(91577)
(69697)
(66012)
科学(60352)
财经(52856)
(52433)
(50131)
(49531)
中心(49489)
(48038)
业大(46781)
研究所(45216)
北京(43955)
经济学(41182)
(41163)
农业(41097)
财经大学(39373)
商学(38672)
(38554)
商学院(38293)
基金
项目(220294)
科学(174711)
研究(164551)
基金(161132)
(137580)
国家(136327)
科学基金(120024)
社会(104379)
社会科(99142)
社会科学(99117)
(86508)
基金项目(85886)
自然(77582)
自然科(75839)
自然科学(75825)
自然科学基金(74516)
教育(73863)
(70796)
编号(67619)
资助(66426)
成果(53222)
(48453)
(48303)
重点(48085)
(46752)
课题(44954)
创新(44457)
(43154)
项目编号(42705)
国家社会(42444)
期刊
(152810)
经济(152810)
研究(101345)
中国(61216)
管理(55659)
(53535)
金融(53535)
(53094)
(48467)
学报(45009)
科学(43917)
大学(35132)
学学(33446)
农业(32312)
教育(30060)
技术(29747)
业经(27302)
财经(26520)
经济研究(23557)
(22609)
问题(19371)
(18757)
理论(18332)
技术经济(18240)
现代(17141)
实践(16705)
(16705)
商业(16419)
财会(15888)
科技(15277)
共检索到502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常洪  王佳洛  龚睿韬  
互联网金融资本的无序扩张给市场带来了巨大风险挑战,传统商业银行也面临服务缺乏创新、经营成本高等困境。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利用博弈理论模型分析了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的竞合均衡定价策略,并对产品风险、消费者偏好、利润分配比例、产品可替换度、交叉价格系数等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市场效率和自身利润;消费者偏好商业银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应主动寻求合作,而金融产品可替换度较高时,传统商业银行应主动寻求合作;合作模式对消除金融产品风险有积极作用,商业银行可以从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的数字代理服务中获得额外利润。此外,双方的合作提高了金融产品的服务水平,也一定程度提高了消费者的效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彭德文  周振拓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方兴未艾,各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自建"互联网"平台、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传统方式,蓄势反击互联网金融。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剖析商业银行与物流行业竞合关系,总结梳理商业银行和物流行业的合作现状,尝试从产业链运行的角度找准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新路径,最终实现商业银行与物流行业的竞合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宋慧中  于松涛  
商业银行应准确把握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建立互联网金融的新思维,完善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完善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贷款技术,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探索新的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轶昕  
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但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商业银行也亟需为中小企业融资探索新途径。文章从互联网金融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三大功能入手,结合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原因,指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平台的有机结合应该成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向,并对目前融资矛盾突出的汽车行业进行专项分析。同时应注意,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新兴事物,要正视其局限性,使应用有的放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轶昕  
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但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商业银行也亟需为中小企业融资探索新途径。文章从互联网金融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三大功能入手,结合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原因,指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平台的有机结合应该成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向,并对目前融资矛盾突出的汽车行业进行专项分析。同时应注意,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新兴事物,要正视其局限性,使应用有的放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轶昕  
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但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商业银行也亟需为中小企业融资探索新途径。文章从互联网金融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三大功能入手,结合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原因,指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平台的有机结合应该成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向,并对目前融资矛盾突出的汽车行业进行专项分析。同时应注意,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新兴事物,要正视其局限性,使应用有的放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珊  翟莉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与金融业的融合,P2P平台的兴起、网络众筹、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与融资平台结合的"电商—小贷"模式创新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西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此时,中国农业银行推出了服务"三农"的"惠农e贷"互联网融资服务平台,积极进行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创新,主动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也推动了自身可持续发展。本文将结合广西小微企业融资的实际情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广西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邹伟  张幼芳  赵小军  
互联网金融是共享金融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本文在运用信息经济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042014年17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利用SFA方法对商业银行成本效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网上银行使用率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成本效率,但网络支付使用率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呈反向相关关系。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网上银行的技术水平,提升使用便利程度,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深入合作,突出商业银行在共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宇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情况、经营模式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主要影响,同时提出了商业银行主要的应对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邹伟  张幼芳  赵小军  
互联网金融是共享金融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本文在运用信息经济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04~2014年17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利用SFA方法对商业银行成本效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网上银行使用率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成本效率,但网络支付使用率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呈反向相关关系。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网上银行的技术水平,提升使用便利程度,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深入合作,突出商业银行在共享金融发展中的地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褚蓬瑜  郭田勇  
基于对我国金融体系及互联网金融的客观分析,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倒逼式"金融创新并不会彻底颠覆传统商业银行,但其创新优势将激励银行业汲取创新基因、深度嫁接现代信息技术以提升金融服务品质,最终两者将逐步实现融合以完善整个金融体系效率。最后,结合互联网金融带给银行业的激烈竞争环境,笔者对未来商业银行演进格局提出了"兵分两路"的预判。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银监局课题组  王筠权  王国成  金强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对金融业的渗透,"互联网金融"成为一个新的研究和讨论热点。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深入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进而提出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凤鸣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推动了金融市场环境、客户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化,一方面互联网企业迅速跨界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商业银行也在不断进行互联网业务创新,加快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另一方面来自信息技术发展、产业升级、客户需求、跨界竞争等多方面的力量正共同推动银行经营模式向全面数字化的银行4.0时代转变。本文对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互联网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挑战,以探究其互联网业务未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勤福  孟志芳  
对比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金融资源可获得性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及资源配置相对去中介化的特点决定了其更具发展优势,但初期"次级贷款"市场特征决定了市场发展存在风险。同时,偏低的市场准入与市场监管成本、不断成熟的互联网金融思想与信息技术、庞大的金融服务市场需求、互联网渠道更具有经济性及企业自金融服务发展等特性构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因,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仍将快速发展。但互联网金融绕不开信用中介、不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及具有"次级贷款"市场的特征,决定了其短期内更多地体现为金融服务通道功能,而长期内则可能出现反转,从而对商业银行发展形成更大冲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雪竹  
文章基于我国75家商业银行2014—2016年的数据,结合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实证检验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盈利结构及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目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主流影响仍然是消极;同时,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不利冲击倒逼商业银行提高非利息收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水平;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线性关系并不显著,但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非线性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