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0)
2023(8019)
2022(7098)
2021(6663)
2020(5750)
2019(13654)
2018(13436)
2017(27220)
2016(14933)
2015(16966)
2014(17370)
2013(17250)
2012(16357)
2011(14899)
2010(15225)
2009(14375)
2008(14786)
2007(13813)
2006(12082)
2005(11090)
作者
(43893)
(36637)
(36630)
(35283)
(23583)
(17433)
(17004)
(14207)
(13901)
(13477)
(12451)
(12167)
(11859)
(11797)
(11668)
(11534)
(11292)
(10875)
(10726)
(10704)
(9137)
(9089)
(9071)
(8516)
(8404)
(8345)
(8340)
(8233)
(7422)
(7372)
学科
(60776)
经济(60720)
管理(41904)
(41549)
(33326)
企业(33326)
方法(29187)
数学(26057)
数学方法(25786)
(20094)
银行(19949)
(18907)
(18593)
(17977)
(17749)
中国(15984)
(13691)
金融(13689)
(13224)
贸易(13215)
(12720)
业经(12201)
地方(12162)
(12059)
制度(12053)
(11631)
农业(11524)
(10943)
财务(10918)
财务管理(10888)
机构
学院(215675)
大学(215199)
(92903)
经济(90813)
管理(83439)
研究(73368)
理学(70142)
理学院(69396)
管理学(68318)
管理学院(67896)
中国(63571)
(46296)
(45209)
科学(43218)
(39383)
(38089)
财经(35614)
中心(35598)
(35031)
研究所(34182)
(32095)
农业(31267)
业大(31009)
北京(28773)
经济学(28669)
(27955)
(26960)
(26914)
师范(26722)
财经大学(26166)
基金
项目(133644)
科学(104286)
研究(98849)
基金(96195)
(82701)
国家(81982)
科学基金(69668)
社会(61158)
社会科(58004)
社会科学(57983)
(52093)
基金项目(50213)
教育(45581)
自然(44839)
(44023)
自然科(43662)
自然科学(43647)
自然科学基金(42892)
编号(41553)
资助(41005)
成果(34923)
(30404)
重点(30124)
(29088)
课题(28546)
(27289)
(25983)
教育部(25935)
科研(25721)
创新(25548)
期刊
(103110)
经济(103110)
研究(68244)
中国(41892)
(37647)
金融(37647)
(36795)
(35262)
学报(31148)
科学(28985)
管理(28958)
大学(23321)
学学(22010)
农业(21826)
教育(20578)
技术(17920)
财经(17904)
业经(16938)
经济研究(16567)
(15226)
问题(13743)
理论(12398)
(12186)
(11667)
实践(11288)
(11288)
技术经济(11209)
国际(10838)
商业(10620)
统计(10499)
共检索到336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靳立生  周莉  
我国银行面临诸多风险,其中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将危及银行健康发展并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波。目前,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25%左右,其中呆帐贷款约占2%左右,加上逾期和呆滞贷款中实际收不回来的贷款,贷款损失可能达到5%~6%。因此,消化和减少不良资产成为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婧洲  
本文探讨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既有国有银行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干预的因素,同时还受社会信用环境、金融监管等因素影响,并探寻了防范和解决不良资产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刚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是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生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在信贷活动发生时往往会产生道德风险,导致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生成。道德风险主要来自于借款人、存款人、银行及银行监管机构。另一方面,在信贷活动中也存在着逆向选择,高利率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分别在借款人和银行方面产生逆向选择。为了减少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生成必须加大对银行的监管力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段默  
不良资产问题是困扰全球银行业的一个难题。事实上,不良资产问题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时常要遇到的问题,许多国家为化解银行不良资产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当前,我国的银行业同样面临着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处置艰难的障碍。由于不良资产问题事关金融体系的稳定,事关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极大地制约了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和积极性,因此,面对不良资产形成与处置中的困难与问题,从研究不良资产在制度、法律、社会信用及银行自身的组织及管理机制出发,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途径和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邱招完  
中国金融改革的成败在银行改革,而银行改革的成败却在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败却在于如何处置巨额不良资产和铲除产生巨额不良资产的成因。要想避免“亡羊”,必须先从“补牢”做起,剖析成因,才能寻到良策,更好的防范与化解不良资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济  
控制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主要有 :加强国家法制建设和政策支持 ;努力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 ;加强银行内部信贷管理 ,将贷款风险控制关口前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清  
化解不良贷款的对策是 :在银行内部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 ;推进资产证券化 ;完善法律法规 ;银企关系再造 ;重塑社会信用环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军  
本文从产业结构升级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关系的角度,提出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存在不同于体制因素所导致的结构性不良资产的现象,并提出通过发展投资银行业来为商业银行分担投资风险与提供市场退出渠道、通过商业银行之间的资产互换,来防范与化解结构性不良资产的思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廖国民  周文贵  
本文基于博弈论和预算软约束理论,从三个视角对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由于政府的父爱主义,其不仅关注投融资的经济效益,还关注所产生的社会政治收益,因此,政府总是偏好给陷入困境的企业实施再融资而不是破产清算;由于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银行经理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其在贷款决策中存在寻租等机会主义行为,导致贷款对象的平均质量下降,信贷风险大大提高;由于对企业实施严格的破产政策会导致很大的外部性而产生过高的清算成本,使得银行偏好给陷于困境的企业实施再融资解救而不是清算。这些因素导致国有银行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文章提出了治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具体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宫永媛  罗丹  佟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红兵  杨宁  徐碧帆  
债转股作为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手段,在上一轮不良资产处置中发挥重大作用。本轮重启的债转股是中国首次推行市场性债转股,债转股因为自身的特点,在具体实践中可能会产生减低企业财务杠杆、化解银行风险以及实现产融结合的三大正面作用,也可能会有加大银行资产风险、实际提高企业杠杆和引发道德风险三大负面作用,需要在具体实施中明确相关原则,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来化解潜在的负面作用,同时要积极对债转股进行改革与创新,拓展债转股的应用空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红兵  杨宁  徐碧帆  
债转股作为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手段,在上一轮不良资产处置中发挥重大作用。本轮重启的债转股是中国首次推行市场性债转股,债转股因为自身的特点,在具体实践中可能会产生减低企业财务杠杆、化解银行风险以及实现产融结合的三大正面作用,也可能会有加大银行资产风险、实际提高企业杠杆和引发道德风险三大负面作用,需要在具体实施中明确相关原则,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来化解潜在的负面作用,同时要积极对债转股进行改革与创新,拓展债转股的应用空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超  王海军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转型的深度和广度均超过以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市场涌现出了新问题,如监管机构的指标设计依然单一固化、不良资产的化解效率受到制约、市场交易中的信息化建设滞后、不良资产法律体系尚需完善等。不良资产的传统处置模式已无法完全适应新时代不良资产市场的需要,新时期不良资产的化解应有新思路。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不良资产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制约我国不良资产风险有效化解的因素,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新时期化解不良资产风险的新思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余超峰  蓝锦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