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7)
- 2023(6495)
- 2022(5460)
- 2021(5031)
- 2020(4375)
- 2019(9760)
- 2018(9645)
- 2017(19115)
- 2016(10288)
- 2015(11398)
- 2014(11658)
- 2013(11277)
- 2012(10405)
- 2011(9239)
- 2010(9483)
- 2009(9398)
- 2008(9718)
- 2007(8960)
- 2006(7898)
- 2005(7714)
- 学科
- 济(35948)
- 经济(35871)
- 管理(35294)
- 业(33682)
- 企(28419)
- 企业(28419)
- 制(22204)
- 银(20628)
- 银行(20483)
- 行(19064)
- 财(15443)
- 方法(15359)
- 融(13409)
- 金融(13407)
- 数学(13331)
- 数学方法(13229)
- 度(12856)
- 制度(12850)
- 中国(12149)
- 险(11149)
- 业务(11076)
- 保险(11058)
- 体(10788)
- 务(10145)
- 财务(10127)
- 财务管理(10099)
- 体制(9679)
- 企业财务(9616)
- 银行制(9215)
- 业经(9073)
- 机构
- 大学(142699)
- 学院(140763)
- 济(62043)
- 经济(60624)
- 管理(55332)
- 中国(49033)
- 理学(45286)
- 研究(44985)
- 理学院(44872)
- 管理学(44344)
- 管理学院(44068)
- 财(37999)
- 京(29904)
- 财经(28299)
- 银(26965)
- 银行(25864)
- 经(25607)
- 行(24168)
- 江(23698)
- 中心(23675)
- 科学(22749)
- 所(21704)
- 农(21527)
- 财经大学(21341)
- 经济学(20318)
- 融(19471)
- 金融(19170)
- 北京(19117)
- 州(18955)
- 研究所(18833)
- 基金
- 项目(85605)
- 科学(68261)
- 基金(64796)
- 研究(63949)
- 家(54794)
- 国家(54355)
- 科学基金(47825)
- 社会(42860)
- 社会科(40686)
- 社会科学(40676)
- 基金项目(33619)
- 省(31687)
- 自然(29989)
- 自然科(29311)
- 自然科学(29305)
- 教育(29161)
- 自然科学基金(28827)
- 资助(27199)
- 划(26769)
- 编号(24890)
- 制(23197)
- 成果(21264)
- 部(20335)
- 重点(19029)
- 教育部(18244)
- 国家社会(18160)
- 创(18096)
- 性(18035)
- 人文(17478)
- 课题(17217)
共检索到239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小果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提出运用利息率和贷款抵押的选择效应和诱导作用控制不良贷款的产生,强调只有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不良贷款的新增。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利息率 不良贷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国邦
我国金融风险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上面。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危害和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从整体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危害不良贷款,一般指到期不能收回本息的贷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祥发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积累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处置解决也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我们在处置已有不良资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不良资产的增量问题,防止旧的不良资产在不断减少的同时,新的不良资产又源源不断出现的恶性循环状况,从根本上清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源头,做到标本兼治。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制度性障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晓雨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世界性难题。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平稳趋势,但规模持续增加,风险不断积累。不良贷款是由经济波动、行政干预、不合理信贷规模和结构三方面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带来的后果是,提升了银行信贷风险、影响银行流动性、降低了银行经营效率和社会整体效率。基于此,应提升金融服务企业水平,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银行业市场化程度;控制信贷规模、改善信贷结构,提升银行经营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宇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的行列中去,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主要以贷款为主要经营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信用记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宇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的行列中去,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主要以贷款为主要经营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信用记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沈梅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制度根源是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安排 ,政府对信贷决策的干预以及导致企业骗贷和拖欠的社会信用制度的缺失。要根本上解决不良贷款的再生问题 ,就必须进行制度上的创新 ,从源头上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海亮 叶群 王海军
本文通过分析政府、企业和居民部门对金融部门的债务风险传导过程,研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政府、企业和居民部门债务风险累积将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扩大;(2)商业银行信贷分布过度集中会导致商业银行不良率上升;(3)收益的激励效应对非上市城商行、农商行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部门承担了实体部门转移的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汪恒
《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推出标志着合格的商业银行可以突破《贷款通则》相关规定,使用银行融资支持企业股权并购项目。本文从战略风险、合规风险、估值风险、价格风险及信誉风险等方面分析了并购贷款区别其他融资产品的风险特征,介绍了主流商业银行对类似并购贷款的高风险融资的风险控制手段,从判断交易可行性、并购贷款金额控制、担保结构设计及还款安排等方面提出建议,并针对并购贷款的交易选择、还款来源、收购方和目标企业是否具有产业相关度、借款人自筹资金安排及利用并购贷款进行二级市场收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敏
本文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引进战略外资总体有利于提高贷款风险控制水平,但同时也有消极影响。因此,对引进战略外资,一方面要放开,另一方面要坚持适度。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风险控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毕鉴亭
“二次剥离”加上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积极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连续几年实现了“双降”。但无论从外部经营环境看,还是从银行内部分支机构间发展极不均衡的情况和股份制改革现状分析,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非常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存量和新增不良贷款特征与成因,指出新增不良贷款一方面会严重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转型乃至整个金融改革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加剧国民经济的不稳定程度。鉴于此,作者提出从存量处置、增量控制、综合治理、市场拓展、流程再造、信贷整顿、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加快创新,控制信贷风险,促使经营管理改革顺利推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单松
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概念及现状(一)信贷风险主要类别。第一,经营战略风险。企业的经营战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成败和生死存亡。冒险的经营可能为企业的经营和银行贷款带来较高的风险,一些失败的经营策略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第二,政策风险。企业的资金投入和战略经营与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政策调整不相适应而形成的贷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