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5)
2023(9513)
2022(8497)
2021(8218)
2020(6866)
2019(16312)
2018(16284)
2017(32426)
2016(17472)
2015(19775)
2014(19956)
2013(19688)
2012(17984)
2011(16093)
2010(15868)
2009(14531)
2008(14069)
2007(12218)
2006(10677)
2005(9407)
作者
(49939)
(41109)
(40746)
(38888)
(26366)
(19695)
(18669)
(16227)
(15937)
(14910)
(14406)
(13789)
(13094)
(12950)
(12709)
(12566)
(12262)
(12221)
(11874)
(11661)
(10085)
(10082)
(9985)
(9398)
(9285)
(9196)
(9186)
(9111)
(8237)
(8067)
学科
(64301)
经济(64229)
管理(47710)
(46402)
(38852)
企业(38852)
方法(32297)
数学(27886)
数学方法(27592)
(19869)
银行(19722)
(18447)
(18400)
(17353)
中国(16571)
(15949)
业经(14612)
(14149)
(13522)
金融(13520)
地方(13413)
(11830)
贸易(11819)
农业(11721)
理论(11486)
(11343)
(11343)
制度(11330)
(11044)
(10761)
机构
大学(240190)
学院(237177)
管理(99769)
(91018)
经济(88828)
理学(86223)
理学院(85312)
管理学(83951)
管理学院(83526)
研究(76248)
中国(65013)
(51645)
科学(47615)
(41873)
(39978)
(37526)
中心(37233)
业大(36303)
(34897)
研究所(34339)
财经(34115)
北京(32768)
农业(31287)
(31056)
(30845)
师范(30593)
(29561)
(27551)
(26890)
经济学(26343)
基金
项目(166540)
科学(130299)
研究(122978)
基金(120645)
(104125)
国家(103218)
科学基金(89051)
社会(75449)
社会科(71388)
社会科学(71368)
基金项目(65230)
(64655)
自然(58934)
自然科(57519)
自然科学(57508)
自然科学基金(56465)
教育(56089)
(54546)
编号(51377)
资助(50063)
成果(41374)
(36753)
重点(36370)
(34654)
(34533)
课题(34194)
创新(32175)
科研(31989)
项目编号(31911)
教育部(31637)
期刊
(96160)
经济(96160)
研究(73785)
中国(43080)
(38067)
金融(38067)
学报(36823)
(35555)
管理(34719)
科学(34227)
(30397)
大学(27819)
教育(26302)
学学(26050)
农业(22559)
技术(19768)
财经(16103)
业经(16007)
理论(14710)
图书(14244)
经济研究(14242)
实践(13889)
(13889)
(13352)
问题(12379)
科技(11760)
技术经济(11121)
(10977)
现代(10838)
情报(10717)
共检索到351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吕春亮  
近年来,由于商业银行对客户的尽职调查不够全面、充分,导致诸如隐蔽的关联企业异地授信和贷款互保发生系统性风险、公司借重组改制转移资产逃废债务、抵质押物存在瑕疵无法实现优先权等情况频繁发生,使银行信贷资产面临风险,同时也将不良贷款处置工作推向不利境地。如何从根本上改变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的被动局面,提前识别和防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柴娅萍  王译  柴智纯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始建于1979年,自1999年开始通过建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和接管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在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增速变缓和金融改革提速的大环境下,我国银行业也在进行转型升级,但是不良贷款已成为银行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信用风险指标统计分析,从实际情况入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规避因银行不良贷款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的风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国邦  
我国金融风险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上面。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危害和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从整体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危害不良贷款,一般指到期不能收回本息的贷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蓉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银行体系中累计了巨额的不良贷款,严重阻碍了国内经济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为重中之中。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颖  郭成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祥发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积累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处置解决也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我们在处置已有不良资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不良资产的增量问题,防止旧的不良资产在不断减少的同时,新的不良资产又源源不断出现的恶性循环状况,从根本上清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源头,做到标本兼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晓雨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世界性难题。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平稳趋势,但规模持续增加,风险不断积累。不良贷款是由经济波动、行政干预、不合理信贷规模和结构三方面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带来的后果是,提升了银行信贷风险、影响银行流动性、降低了银行经营效率和社会整体效率。基于此,应提升金融服务企业水平,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银行业市场化程度;控制信贷规模、改善信贷结构,提升银行经营效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儒昞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到2006年6月末,我国商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浩  李春阳  
不良贷款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贷款能力有限,可以考虑实行公司化模式,走不良贷款专业清收道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宇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的行列中去,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主要以贷款为主要经营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天新  
近年来,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一直高于规定水平,这不仅影响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经济的支持能力,还会诱发社会道德风险,而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又会增加财政风险,引发通货膨胀;而且一旦发生严重金融风险,还将有可能会引发地区性的金融危机。为了给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大力降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就变得非常重要。为此,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界定、分类的基础上,对其形成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化解和防范不良资产的多种方式,从而更好地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桂成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过高,是由于国有企业、银行、政府三方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应着眼于体制上的改革,加快资本市场建设,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同时,当前关键的问题是控制不良贷款增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浩  方盈赢  
本文基于2004—2016年95家城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了政商关系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商关系越"亲清",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越低。其中,政府与市场关系、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两者存在互补关系,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政府透明度、市场分配经济资源比重、减轻农民税费负担、减轻企业税外负担、律师等市场中介服务条件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对降低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较为显著。此外,政商关系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还存在异质性影响,相比低不良贷款率省份和外资入股的城市商业银行,"亲清"的政商关系更能降低高不良贷款率省份和无外资入股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本文的研究对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和防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华  
形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解决起来的难度也比较大 ,应该从建立银行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社会信用环境等方面入手真正化解不良贷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宇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的行列中去,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主要以贷款为主要经营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