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2)
2023(6541)
2022(5675)
2021(5044)
2020(4555)
2019(10746)
2018(10454)
2017(20804)
2016(11361)
2015(12867)
2014(13191)
2013(13287)
2012(12433)
2011(11300)
2010(11409)
2009(10794)
2008(10920)
2007(10120)
2006(8606)
2005(7718)
作者
(34540)
(29103)
(29100)
(27927)
(18290)
(13904)
(13310)
(11439)
(10832)
(10248)
(9798)
(9617)
(9240)
(9177)
(9158)
(9094)
(9046)
(8612)
(8408)
(8341)
(7199)
(7078)
(7074)
(6685)
(6542)
(6497)
(6479)
(6412)
(5806)
(5792)
学科
(51914)
经济(51865)
(31941)
管理(30237)
方法(27470)
数学(24859)
数学方法(24651)
(23896)
企业(23896)
(14683)
中国(12831)
(12682)
(11328)
(10951)
银行(10928)
(10582)
贸易(10577)
农业(10139)
(10139)
(10098)
(10094)
业经(9892)
地方(9791)
(7735)
金融(7733)
(7693)
财务(7680)
财务管理(7659)
(7483)
环境(7218)
机构
大学(172161)
学院(170801)
(74683)
经济(73239)
管理(66134)
理学(57345)
理学院(56720)
研究(55984)
管理学(55765)
管理学院(55443)
中国(44144)
(35587)
科学(34839)
(33430)
(32148)
(28938)
财经(27316)
业大(26974)
中心(26551)
研究所(26521)
农业(25698)
(25680)
(24752)
经济学(24374)
经济学院(22436)
北京(22038)
(21172)
师范(20948)
财经大学(20314)
(20251)
基金
项目(113942)
科学(89372)
基金(83610)
研究(80742)
(72986)
国家(72418)
科学基金(61726)
社会(52055)
社会科(49504)
社会科学(49486)
基金项目(44821)
(44466)
自然(40067)
自然科(39171)
自然科学(39157)
自然科学基金(38460)
(37539)
教育(37294)
资助(34599)
编号(32305)
(25913)
重点(25745)
成果(25608)
(24578)
(23584)
科研(22442)
教育部(22176)
创新(22147)
国家社会(21870)
课题(21752)
期刊
(76114)
经济(76114)
研究(48258)
中国(28453)
学报(28242)
(28236)
(26238)
科学(25176)
管理(21528)
大学(20915)
学学(19928)
(19243)
金融(19243)
农业(18190)
技术(14212)
财经(13842)
教育(13278)
经济研究(12943)
业经(12887)
(11871)
问题(10927)
(10143)
技术经济(9507)
商业(9452)
统计(9201)
理论(9016)
(8704)
(8501)
(8313)
实践(8176)
共检索到243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衍广  林振山  李茂玲  
商业聚集促进了区域商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提升了商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聚集到底给企业带来了多大的经济效应?企业之间应该如何协调发展?通过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分析,解决了这两个实际问题,为商业企业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牛冲槐  
本文认为,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是科技型人才流动的产物,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发生质变时就会产生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是人才聚集效应的一种特殊形式,除了具备人才聚集效应的诸多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文章提出,科技型人才流动的动因有引致性动因和驱致性动因两种,要形成人才聚集现象进而实现人才聚集效应必须同时提升这两个方面的水平。而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边界的存在则需要地区或企业严格控制好科技型人才聚集度,使之处于最优点以保障经济水平快速有效的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施应玲  孙艺新  谭忠富  庞南生  
差别电价政策作为价格杠杆直接调控经济,在实施中受较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差别电价政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影响差别电价政策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当高耗能企业的单位电耗降低时,企业为获取较多利润会增加生产量,从而使用电量提高;当高耗能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提高时,企业较少考虑差别电价,会提高实际生产量,差别电价政策的效果弱化;当高耗能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减低时,企业会降低实际生产量,差别电价政策的效果很明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魏剑锋  
商业集群是商品流通领域中一个普遍而重要的经营组织形式。中小商业企业聚集经营能够产生聚集效应,具有竞争优势。本文建立了信息传导模型,分析了各种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商业集群特殊的信息传导机制对聚集效应的决定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德方  谢科范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仿真模型,并通过所建模型的动态模拟,讨论分析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系统结构及运作机制,并以平台制度体系建设为例进行了政策实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动力学方法是研究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各种因素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的有效手段,平台的政策实验为平台建设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力的支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柯琼华  王广  田瑞  梅邢  程超  
#N/A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娟  刘志学  洪亮  
文章通过对物流外包风险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多重反馈性特征的分析,提出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来研究物流外包风险。在分析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风险子系统、绩效子系统和利益子系统的物流外包风险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从系统的角度对模型的运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凌军  王绍坤  胡巍耀  张天栋  陈微  颜克亮  
采用TG/DTG对不同产地、品种、部位的烟叶进行了热分解过程差异比较,并运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烟叶的主要热裂解阶段II和III(150~420℃)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品种、部位的烟叶热分解过程较为相似,主要包括I(室温~150℃)、II(150~250℃)、III(250~420℃)、IV(>420℃)4个阶段,但它们在不同失重阶段的最大失重温度和失重率存在一定差异;第II和III阶段的动力学分析表明,不同产地、品种、部位烟叶的第II、III阶段失重过程分别由D1、D2、f3/2的组合进行描述,且第II阶段活化能(e)及指前因子(a)高于第III阶段。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娟  蔡建峰  
通过对企业优化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企业运作优化对其竞争优势的影响,其结果表明:企业的运作是各个结构层次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过程,运作优化从基层开始,由下而上传递至高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昆峰  李扬  
本文探讨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的公平与效率问题,选择河南省新郑市高中招生以均分生源为核心的"均贫富"政策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均衡政策的采用使得该地的高考升学率整体得到了提高,同时打破了以往高考升学率第一名由一所学校垄断的局面,取而代之以各中学交替成为升学率冠军。政策达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继而,本文以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已有理论为逻辑依据,建立动力学演化模型,对上述两个现象的形成机制做出了半定量解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冉二君  刘梅英  牛智有  
为比较不同种类生物质秸秆热解特性的差异,探讨地域对生物质秸秆热解特性的影响,以四川、湖北和云南产区的油菜、小麦、玉米和水稻秸秆为试材,采用SDTGQ600型同步热分析仪,通入高纯氮气后,对样品进行热解与测定(加热速率为20℃/min,终止温度为1000℃),最终获得不同种类和不同产区生物质秸秆的TG曲线和DTG曲线,并对各曲线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4种生物质秸秆热解过程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但由于样品种类的组分不同,样品呈现出失重程度和失重速率上的差异;地域对同种生物质秸秆的失重程度有影响,对失重速率影响不明显.采用CoatsGRedfern法,对不同种类和产区的生物质秸秆热解过程进行动力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威  李玉峰  吕巍  
文章以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影响组织内部人际信任水平的因素,构建组织内部人际信任的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作为构建模型的工具。结论表明:接触频率对人际信任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关系双方的针对性行为能够影响双方接触过程中的噪声,从而对人际信任水平产生间接的影响;信任水平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属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晓霞  吕廷杰  
文章对云环境下影响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组织云能力的概念,认为组织云能力是主要由云技术应用能力和云思维能力组成的组织应用云计算技术和服务的能力,知识共享双方的综合云能力是影响云环境下组织间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之上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跨组织知识共享的动态行为和因果关系,并利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描述云环境下跨组织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过程,可为设计改进组织间知识转移行为的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滕勇  王初  吴育华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将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系统结合起来,构建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定量化的描述,对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斯嘉  李冬昕  王粟旸  
中国股票市场曾经在2007年和2015年发生过两次股灾,给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剖析股市崩盘的传导机理、理解市场冲击以及如何有效预测股市崩盘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借助经济物理学的方法,对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的崩盘前后动力学进行检验,并创新性地利用对数周期幂律模型研究我国股票市场泡沫的性质以及对泡沫事件进行预测。该文发现股市崩盘的特征符合G-R规律与Omori定律,但两次股市崩盘的特点并不相同,从而导致使用LPPL模型对两次崩盘进行预测的精度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