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9)
- 2023(6569)
- 2022(5381)
- 2021(4792)
- 2020(4141)
- 2019(9783)
- 2018(9331)
- 2017(18234)
- 2016(9525)
- 2015(10516)
- 2014(10611)
- 2013(10570)
- 2012(9345)
- 2011(7983)
- 2010(8150)
- 2009(8032)
- 2008(8542)
- 2007(7743)
- 2006(7041)
- 2005(6609)
- 学科
- 企(70412)
- 企业(70412)
- 业(63739)
- 管理(53078)
- 济(44581)
- 经济(44520)
- 方法(23729)
- 财(22905)
- 务(19812)
- 财务(19802)
- 财务管理(19782)
- 业经(19214)
- 企业财务(18877)
- 数学(16467)
- 数学方法(16313)
- 制(15980)
- 技术(13301)
- 企业经济(12150)
- 银(12037)
- 银行(12033)
- 划(11229)
- 行(11195)
- 和(11103)
- 经营(10701)
- 体(10532)
- 理论(10435)
- 策(10192)
- 技术管理(10030)
- 体制(9961)
- 决策(8934)
- 机构
- 学院(142511)
- 大学(139198)
- 管理(65923)
- 济(62564)
- 经济(61430)
- 理学(55762)
- 理学院(55350)
- 管理学(54867)
- 管理学院(54600)
- 研究(37581)
- 中国(36975)
- 财(33783)
- 京(28365)
- 财经(26553)
- 经(23963)
- 江(22782)
- 科学(20198)
- 商学(20083)
- 商学院(19943)
- 财经大学(19737)
- 经济学(18830)
- 中心(18576)
- 州(17764)
- 北京(17687)
- 所(17653)
- 经济学院(16959)
- 经济管理(16932)
- 业大(16770)
- 研究所(15597)
- 农(15263)
- 基金
- 项目(89120)
- 科学(72917)
- 基金(67460)
- 研究(65248)
- 家(56897)
- 国家(56364)
- 科学基金(51742)
- 社会(44491)
- 社会科(42381)
- 社会科学(42365)
- 基金项目(35871)
- 省(35444)
- 自然(33603)
- 自然科(32930)
- 自然科学(32922)
- 自然科学基金(32421)
- 教育(29282)
- 划(28316)
- 资助(27471)
- 编号(24747)
- 业(21223)
- 创(20761)
- 部(20156)
- 重点(19329)
- 创新(19266)
- 国家社会(18501)
- 成果(18394)
- 人文(18123)
- 制(18029)
- 教育部(17983)
共检索到215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立新
本文基于DEA模型,利用2000-2015年的数据,对我国商业类央企国有资本监管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在2003-2006年间,商业类央企的Malmquist指数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攀升,即随着国资委成立后新的监管模式构建,商业类央企国有资本监管效率不断提高。然而,从2007年开始,我国商业类央企Malmquist指数开始出现下滑,表明当前我国商业类央企国有资本监管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国资委监管越位越权干预问题依然存在,监管领域过宽,对企业干预较多,监管缺位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
关键词:
商业类央企 国有资本监管 效率评价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立新
本文基于DEA模型,利用2000-2015年的数据,对我国商业类央企国有资本监管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在2003-2006年间,商业类央企的Malmquist指数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攀升,即随着国资委成立后新的监管模式构建,商业类央企国有资本监管效率不断提高。然而,从2007年开始,我国商业类央企Malmquist指数开始出现下滑,表明当前我国商业类央企国有资本监管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国资委监管越位越权干预问题依然存在,监管领域过宽,对企业干预较多,监管缺位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类央企国有资本监管效率。
关键词:
商业类央企 国有资本监管 效率评价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艳利 迟怡君
以2003~2014年我国沪深股市A股工业类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非效率投资为研究视角,实证考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我国工业类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过度投资行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施以及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的增加有助于抑制央企的过度投资。改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应扩大国有资本收益的收取范围和收取比例,进一步明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投向,加强对石油石化类行业中大股东占款的监管,逐步开始编制国有资本经营的中长期预算。
关键词: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央企改革 国企改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富田
以国资委为唯一国有资产监管者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建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有资产监管质量的提高,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国有资产监管"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弊病。通过分析发现,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市场化资本配置模式管理国有资本,将是化解我国国有资本监管困境的一种好方法。所以,应根据国有资产的不同类型,将国有资本分别转化为社会资本、普通股权资本和优先股权资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心合
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美式财务学无须关注企业财务的外部监管问题,但是同样的议题却是中国的国企财务研究绕不开的。国企财务的特点之一是面对三重外部监管,即政党监管、政府监管和产权监管,其中产权监管就是国有资本出资者的财务监管。针对国有资本出资者的财务监管,本文从目标、内容和模式三个方面做了初步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心合
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美式财务学无须关注企业财务的外部监管问题,但是同样的议题却是中国的国企财务研究绕不开的。国企财务的特点之一是面对三重外部监管,即政党监管、政府监管和产权监管,其中产权监管就是国有资本出资者的财务监管。针对国有资本出资者的财务监管,本文从目标、内容和模式三个方面做了初步研究。
[期刊] 改革
[作者]
柳学信
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前提是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未来的国有资本监管体制将由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监管体制两部分构成。国有资本管理体制侧重于国有资本运营和管理的市场化措施和手段。在未来的国有企业监管体制下,公益类国有企业主要通过政府的行业监管来实现,功能类国有企业通过产业政策实现扶持和引导,竞争类国有企业通过竞争政策和反垄断法来宏观协调。应建立一个综合的国有资本管理机构来负责我国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监管和运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薇
随着我国市场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市场行政管理职能的积极转变,国有资本的监督与管理效用开始变得非常重要,国有资本的监督与制约机制是为了提高国有资本的使用效率,保障国有资本的使用合法性和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价值或股东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国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心合
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美式财务学无须关注企业财务的外部监管问题,但是同样的议题却是中国的国企财务研究绕不开的。国企财务的特点之一是面对三重外部监管,即政党监管、政府监管和产权监管,其中产权监管就是国有资本出资者的财务监管。针对国有资本出资者的财务监管,本文从目标、内容和模式三个方面做了初步研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瑜 綦好东
一、国有资本有效运营的目标:保值增值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国企改革,以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而实现这"五力"不能脱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个基本目标。只有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才能够使"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玉德
加强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监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保障,也是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经营体制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国有文化企业资产分布状况及监管现状、问题,就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提高国有资本控制力提出以下建议:(1)加快监管立法和制度建设步伐,理顺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制;(2)强化文化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夯实监管工作基础;(3)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文化资产监管体系;(4)优化国有文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闫华红 邵应倩
本文在当前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不变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类评价改革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并针对基本划分下的三类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分类考核评价要选择科学的评价改进方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进程、加强考核机制与薪酬奖励挂钩的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实践中,对国资监管机构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关系的认识更加明确清晰。未来的监管要向市场化、法制化转变;要准确把握国资监管机构对"两类公司"的授权事项;以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为依据实行分类监管,从单纯管理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也应不断加强承接能力建设,更好地实行市场化运营和专业化管理。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实践中,对国资监管机构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关系的认识更加明确清晰。未来的监管要向市场化、法制化转变;要准确把握国资监管机构对"两类公司"的授权事项;以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为依据实行分类监管,从单纯管理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也应不断加强承接能力建设,更好地实行市场化运营和专业化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