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82)
- 2023(18749)
- 2022(16067)
- 2021(15078)
- 2020(12508)
- 2019(28662)
- 2018(28548)
- 2017(54985)
- 2016(29829)
- 2015(33250)
- 2014(33021)
- 2013(32025)
- 2012(29059)
- 2011(26213)
- 2010(26508)
- 2009(24738)
- 2008(24042)
- 2007(21398)
- 2006(18635)
- 2005(16667)
- 学科
- 济(112575)
- 经济(112427)
- 管理(92805)
- 业(87598)
- 企(76245)
- 企业(76245)
- 方法(51615)
- 数学(44058)
- 数学方法(43276)
- 财(31898)
- 中国(30566)
- 农(29442)
- 制(27656)
- 业经(27434)
- 学(24089)
- 技术(22371)
- 理论(21730)
- 银(21685)
- 银行(21641)
- 地方(21308)
- 务(20501)
- 行(20450)
- 财务(20410)
- 财务管理(20369)
- 贸(20197)
- 贸易(20182)
- 易(19536)
- 农业(19383)
- 企业财务(19295)
- 和(18540)
- 机构
- 学院(415816)
- 大学(415679)
- 管理(163970)
- 济(161471)
- 经济(157800)
- 理学(141846)
- 理学院(140255)
- 管理学(137578)
- 管理学院(136784)
- 研究(134742)
- 中国(102238)
- 京(87574)
- 科学(83029)
- 财(78309)
- 所(66513)
- 农(63358)
- 财经(62179)
- 江(61750)
- 中心(61277)
- 研究所(60380)
- 业大(59950)
- 经(56372)
- 北京(54986)
- 范(54730)
- 师范(54222)
- 州(50179)
- 农业(49531)
- 院(49321)
- 经济学(48654)
- 财经大学(46320)
- 基金
- 项目(281910)
- 科学(222682)
- 研究(207617)
- 基金(204094)
- 家(177111)
- 国家(175638)
- 科学基金(151831)
- 社会(130471)
- 社会科(123671)
- 社会科学(123642)
- 省(111112)
- 基金项目(107192)
- 自然(98755)
- 教育(97194)
- 自然科(96499)
- 自然科学(96477)
- 自然科学基金(94730)
- 划(93286)
- 编号(85048)
- 资助(84086)
- 成果(69663)
- 重点(63106)
- 部(61831)
- 创(61310)
- 课题(59278)
- 发(59183)
- 创新(56669)
- 教育部(53583)
- 科研(53420)
- 制(53413)
- 期刊
- 济(177837)
- 经济(177837)
- 研究(122638)
- 中国(82024)
- 学报(64018)
- 管理(63532)
- 财(61151)
- 科学(59516)
- 农(57710)
- 教育(51907)
- 大学(49253)
- 学学(46250)
- 融(39313)
- 金融(39313)
- 农业(39261)
- 技术(37353)
- 财经(30461)
- 业经(30075)
- 经济研究(28533)
- 经(26061)
- 问题(22260)
- 业(20922)
- 图书(20778)
- 科技(20694)
- 技术经济(19965)
- 理论(19556)
- 版(19466)
- 商业(18694)
- 现代(18602)
- 统计(17952)
共检索到610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荀启明 李巍
战略柔性是企业在动荡环境下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战略层面关键能力。本文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探索基于组织因素的战略柔性形成机制,运用来自327家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创新型文化和市场导向文化,以及结构扁平化和模块化对战略柔性均有驱动作用,然而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只有创新型文化显著驱动战略柔性,而结构模块化对战略柔性具有负向作用,市场导向文化与结构扁平化对战略柔性并无显著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宣梅 杨洋
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探讨数字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机制,以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从战略柔性的视角构建数字化重构商业模式创新作用于企业绩效的过程机制模型,以长三角463家企业的调研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具体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正向影响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战略柔性中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数字化显著调节商业模式创新与战略柔性之间的关系,也显著调节商业模式创新经由战略柔性影响企业绩效的间接效应,企业的数字化程度越高,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战略柔性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就越强。因此,在数字化背景下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要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加强战略柔性,以更好地适应动态环境、提升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泽龙 张琳倩 魏泽盛 杨彤
本研究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动态能力理论,分析了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和效率型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资源柔性与协调柔性对商业模式设计绩效获取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4家中国企业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与效率型商业模式设计均能够促进企业绩效。资源柔性对效率型商业模式设计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对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起着倒U型调节效应;协调柔性正向调节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而对效率型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绩效的积极效应起倒U型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仝自强 李补喜 杨磊
选取三家技术型初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相结合的归纳式跨案例研究方法,依据“创业调整行动→商业模式创新→战略柔性”的逻辑构建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创业者综合使用多种创业调整行动有助于提高初创企业可行商业模式的有效性;初创企业在不同环境动态水平以及扮演不同角色情况下采取的商业模式创新策略不同;当初创企业所处的环境动态性越来越高,且在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由被动适应转化为主动影响时,商业模式创新的侧重点将由增强反应型战略柔性逐渐转变至增强前瞻型战略柔性。
关键词:
商业模式创新 创业调整行动 战略柔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兴龙 刘文璐
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评价企业价值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制约因素,寻求其履行的内生动力——商业模式创新的视角;结合可行性以及路径方面研究商业模式创新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一方面证明二者联系紧密;另一方面证明二者相互促进,对企业转型有积极影响。同时结合阿里巴巴的案例,探究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与价值创造三者的关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孟凡生 赵刚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制造企业创新柔性、智能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和环境动态性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制造企业创新柔性对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模型,探索制造企业创新柔性对智能化转型的影响机理。利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柔性能够正向影响智能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在创新柔性和智能化转型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创新柔性与商业模式创新、智能化转型之间关系。研究结果为推动中国制造企业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骁 郭树华
我国芯片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通过多元化创新手段实现弯道超车,并突破西方垄断芯片企业对我国芯片产业发展所造成的“卡脖子”窘境,已经成为当前业内关注的热点。为此,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手段,从商业模式创新的角度探讨我国芯片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表明:芯片产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遵循技术创新规律,还需要沿着成熟、可靠、稳定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循序渐进地推进。
关键词:
芯片产业 商业模式创新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臧树伟 潘璇 孙倩敏
商业模式创新一直被视为企业后发追赶的重要手段,本文借助典型案例,从商业模式创新视角对动态环境下的后发企业追赶问题进行相关讨论。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创新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和新市场机会的出现,后发企业需要对已有商业模式进行持续不断的调整和修正,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新的商业环境。此外,市场时机选择、企业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协同等因素在后发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炳成 范柳 高杰 丁浩
在今天快速变革的环境中,企业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来源经常是从商业模式创新中获得的,但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的人士,对于新商业模式的形成机制还缺乏深入的研究。论文通过有限理性理论、知识分散理论和经济人假设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商业模式形成的两种机制——自发生成观与理性创设观。在此基础上,论文对当前的研究进行了比较深入地讨论,指出新商业模式形成的自发生成观更符合实际,而理性创设观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虽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可能更愿意接受后者。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辉
创业问题是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基础,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可以有效推动创业成功。本文基于商业模式创新视角,分析和构建了创业活动过程演进模型。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创新贯穿于创业活动过程中,据此可以将创业活动过程划分为创业孕育期、企业创建期、企业成长期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判断、表现形式、创新动力和创新形式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商业模式创新在创业活动三个阶段的作用机理。本文对理解创业过程、创业资源的转换、企业成长的内生动力、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等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纪慧生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理论强调技术创新,但是单纯的技术创新可能会导致路径依赖的形成难以实现转型升级。商业模式创新理论强调通过系统性商业创新获取价值,成为突破技术创新路径依赖的重要手段。结合比亚迪公司案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商业模式创新是落后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方式,落后制造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来源主要有企业家精神、市场机会和政策激励,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途径包括产品或服务创新、联盟网络构建、客户需求分析等。
关键词:
制造业 商业模式创新 转型升级 比亚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永安 吴屹然
本文针对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发展特征,基于"3-4-8"商业模式分类体系和价值系统理论构建了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分析的价值系统模块化模型,然后对腾讯进行案例研究,借助于构建的分析范式分析腾讯公司不同时期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和特点,从而归纳商业模式模块化创新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进而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为我国互联网企业成长过程中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
商业模式创新 价值系统模块化 腾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明明 吴晓波 石涌江 戎珂 雷李楠
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和跨产业价值网络的形成,中国后发企业迅速崛起,进入快速追赶阶段。追赶过程不仅具有中国情境的特殊性,而且在商业模式和新兴技术的共同作用下为后发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6家中国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进行了探索性案例研究,得出商业模式设计及其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作用机制:(1)效率和新颖主题的商业模式设计能够通过发挥后发企业优势、克服后发企业劣势从而有助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的提升;(2)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匹配对绩效的影响结果不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德芝 丁婉君
柔性能力是适应环境变化,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在面临复杂环境时,柔性能力能帮助企业实现动态管控。文章选取A房地产集团企业为研究案例,基于集团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探讨柔性能力如何运用于内部控制运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柔性化战略能协调战略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供应链柔性能使企业与上下游之间形成无缝连接,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组织结构柔性能促进团队形成有效沟通;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柔性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员工潜力,使团队更具竞争力;同时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运行还需要建立适应性文化和提高信息技术手段等。该研究从柔性能力视角,为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蕙馨 张金艳
应用颠覆性技术进行创新是企业获取价值优势的有效方式。本文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的方法,分析颠覆性技术在酷特智能有限公司不同定制期的应用与价值优势的产生,结合颠覆性技术理论、商业模式创新理论和价值优势理论,从商业模式创新的视角出发,探索企业应用颠覆性技术创造价值优势的过程以及价值优势的演化。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应用颠覆性技术获取价值优势的关键;商业模式创新的四个关键维度共同作用促进颠覆性技术价值潜力的释放并创造价值优势;颠覆性技术应用促进价值优势改变,且价值优势由经济价值优势向顾客价值优势、伙伴价值优势演变。本文揭示了企业应用颠覆性技术创造价值优势的过程机理,对我国其他企业应用颠覆性技术获得竞争优势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