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9)
2023(17417)
2022(14423)
2021(13231)
2020(11129)
2019(25389)
2018(24931)
2017(48362)
2016(25112)
2015(28372)
2014(28052)
2013(27449)
2012(24928)
2011(22554)
2010(23022)
2009(21251)
2008(20585)
2007(18344)
2006(16289)
2005(14927)
作者
(70490)
(58898)
(58518)
(56111)
(37734)
(27938)
(26814)
(22811)
(22635)
(21075)
(20053)
(19934)
(18954)
(18657)
(18242)
(18187)
(17373)
(17190)
(17047)
(16696)
(14904)
(14223)
(13974)
(13642)
(13334)
(13273)
(12982)
(12647)
(11950)
(11365)
学科
(123795)
经济(123655)
管理(77515)
(68900)
(58557)
企业(58557)
方法(50049)
数学(44284)
数学方法(43575)
中国(28801)
(28505)
业经(27053)
(26084)
(25870)
地方(23791)
(22299)
(21071)
银行(21049)
(19964)
(18882)
贸易(18862)
(18854)
金融(18851)
(18109)
理论(17853)
(17151)
财务(17080)
(17055)
财务管理(17041)
农业(17004)
机构
大学(362558)
学院(360262)
(158967)
经济(155928)
管理(142097)
理学(121600)
理学院(120377)
研究(118878)
管理学(118148)
管理学院(117438)
中国(94645)
(75718)
(74950)
科学(66527)
财经(59546)
(57422)
中心(55780)
(54506)
(54030)
研究所(51290)
经济学(50497)
(50480)
业大(47172)
北京(47057)
经济学院(45102)
(44568)
财经大学(44324)
师范(44144)
(42806)
(42706)
基金
项目(236932)
科学(189035)
研究(175381)
基金(175174)
(150693)
国家(149499)
科学基金(130729)
社会(115218)
社会科(109526)
社会科学(109502)
(90973)
基金项目(90755)
自然(82542)
教育(81866)
自然科(80760)
自然科学(80740)
自然科学基金(79244)
(75773)
资助(72259)
编号(70900)
成果(57619)
(53162)
重点(52937)
(49922)
(49747)
国家社会(48814)
课题(47885)
(47364)
教育部(47073)
创新(46592)
期刊
(179491)
经济(179491)
研究(111632)
中国(72129)
(60527)
管理(56865)
学报(49870)
科学(47264)
(44774)
(40802)
金融(40802)
大学(39964)
学学(37317)
教育(36814)
技术(34458)
财经(31110)
经济研究(30435)
农业(29240)
业经(26913)
(26810)
问题(22033)
统计(20174)
技术经济(19142)
理论(18201)
(18103)
图书(17837)
(17769)
商业(17225)
决策(16189)
实践(16059)
共检索到553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乔晓楠   冯天异   瞿王城  
本文基于政治经济学原理,针对个人消费数据所有权属于商业数字平台和消费者(劳动者)个人两种情况,区分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三种市场结构,构建体现双边市场特征的数理模型,讨论商业数字平台利润与租金的性质及其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进而为商业数字平台垄断规制与个人消费数据确权提供原则性建议。研究发现:(1)商业数字平台所实现的流通效率与平均利润率提升是生产部门使用平台服务的前提,级差租金是一种基于流通效率改进的超额利润转移机制,垄断租金则是一种基于垄断地位与权力的平均利润转移机制,因此,平台规制可以允许级差租金存在,但应限制垄断租金收取,避免平台过度挤压平均利润。(2)个人消费数据的确权应当在促进社会再生产持续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兼顾流通效率提升与个人隐私保护。由于数据确权可以改变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总需求的规模及结构,可以结合特定时期“工资主导型经济”或“利润主导型经济”的特征来考虑数据确权的分配倾向。(3)平台规制的缺失将导致平台通过收取垄断租金转移向消费者支付的数据使用费,使得数据确权所形成的收益分配机制在实质上失效,因此应当统筹设计平台规制与数据确权。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商业数字平台不同性质的收益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影响,为完善商业数字平台的监管以及优化个人消费数据的确权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啟斌  周端明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剖析平台经济生产和垄断的实质,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平台经济的生产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活动,其以计算机软硬件和互联网等为劳动资料,以消费者偏好和生产者技术信息为劳动对象,以算法、程序为直接产品,以数据为间接产品。第二,平台资本的根本目的是最大化占有剩余价值,一方面通过剩余价值生产对其雇佣员工进行直接剥削,另一方面利用数据资本占有入驻商户的部分剩余价值。第三,平台经济的独特生产过程使其容易走向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又内生出平台企业的垄断。一方面平台企业所需大规模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形成了壁垒,另一方面平台上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对平台算法、程序和数据的锁定使其形成路径依赖,导致“赢者通吃”的垄断格局。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应加强对平台巨头的反垄断执法,强化平台企业内部用工和依托平台的灵活就业用工的监管,有效维护平台经济市场秩序,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韩文龙  王凯军  
平台经济中的数据控制问题不仅表现出马克思价值运动理论的一般逻辑,而且具有时代性。在平台"归一"逻辑下,数据控制不仅拓展了价值运动的时空边界、促成了价值运动的平台化,而且使价值攫取在更大范围且以更为隐秘的方式进行,形成了新的异化形式,对平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通过数据控制问题反思平台经济本身,现有关于平台经济的讨论存在偏误,应从辩证发展的角度看待平台实现垄断的进步性与打破垄断的必要性;在数据成为平台核心资产的现实情况下,平台经济的问题既是垄断问题又是产权问题。针对数据控制问题,建议从数据权利立法、劳动者权益保障和平台垄断治理三个方面着手,促成资本合理有序的扩张,让平台经济真正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伟  张力美  
政府对垄断性国有企业的管制政策是受投资者和消费者两大利益集团共同影响的结果。在我国现有的体制环境下,二者的政治影响力是不平衡的,投资者集团具有更大的优势,其利益一般得到较多的照顾。如果企业没有上市,国有产权的公共性使得政府必须顾及消费者的利益,政策的扭曲就不会太大。而企业一旦上市,政府所承担的公共责任就会因企业产权的非国有化而减轻,企业的垄断地位就会得到强化。因此,垄断性国有企业上市应缓行。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洪钟  齐震  
富裕阶层、普通阶层对房产市场调控力度的不同诉求,会影响到政府调控力度的选择。富裕阶层期望弱的调控力度,进而大的泡沫,普通阶层则相反。把社会稳定作为一个重要目标的政府,通过权衡这两个阶层的利益诉求,进而选择适当的调控力度,来最大化其政治利益。我们认为,贫富差距和政府公正度对调控力度有正向影响。本文利用全国70个城市2002到2008年的面板数据,对该假说进行了验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可  王维  陈仪  
本文从现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出发,探讨了行业的关税水平与该行业的外商投资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对经典文献中的关税决定与外商投资的政治经济学模型进行了扩展,引入了内生外商投资决定机制。通过MATLAB模拟出特定数值参数下博弈的均衡解并对均衡解的性质进行讨论,为关税水平与外资水平的正向关系提供了一个理论解释,进一步均衡解是高水平均衡还是低水平均衡则取决于该行业的特定行业参数,正是这些行业特定参数的差异导致了现实中复杂的关税保护结构和外商投资水平。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天宇  
数字垄断资本出现以后引发了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理论阐释。从垄断利润的来源来看,数字垄断资本可以定义为垄断数据相关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主要通过垄断定价和数据竞价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资本形式。从经济表现来看,数字垄断资本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环节的垄断势力,全方位地加强了垄断资本对数字经济领域的控制力。从经济影响来看,数字垄断资本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二重性,它在某些方面具有提高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在其他方面又具有相反的负面作用。要规范数字垄断资本,可以基于总体集中率指标和平均利润率二重化理论来衡量数字资本的垄断势力,同时需要注重事前和事中的反垄断监管。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朱富强  
大企业通常会利用市场支配力获得转移收益,这会扭曲合理的财富分配进而抑制整个社会的价值创造,因而应该受到反垄断行为审查。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大企业依仗其市场支配力获得的转移收益不再局限于国内,利益受损者可能是他国民众,因而世界各国的反垄断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事实上,尽管那些知名外资大企业凭借其规模经济为中国社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了国人的消费剩余和经济福利,但也因独占市场而挤压了国内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空间,造成长远的国家福利损失,因而当前中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集中在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大型外资企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峰  段雨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进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尖锐。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扩大军事支出来吸收过剩产能,增加有效需求虽然暂时地缓和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延缓了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但从长期来看,不断扩张的军事支出不仅挤占了生产性部门的资源、限制了福利支出的增加,还造成了支出成本由工人阶级承担同收益由垄断资本占有之间的矛盾。军事支出的增加不但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还会在更高的层次上将矛盾再生产出来,扩大矛盾的范围、深化矛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程贵孙  
文章首先对平台型产业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目前对平台型产业反垄断规制的若干理论误区;然后从遭受广泛质疑的"垄断地位"、"市场势力"两个角度进行了评析与释疑,指出某些平台型产业尽管具有"垄断状态",但并不具备实施滥用"市场势力"的能力;最后提出对平台型产业规制的几点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黎文靖  
本文运用新政治经济学中的寻租理论,在分析中国转轨经济的重要制度特征——政府干预的基础上,结合这一届政府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区分不同的所有权性质的影响,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和相关实证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文章评述我国现有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并提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云  张铭洪  
经济学界对管制和放松管制的态度模棱两可;理解管制与反垄断政策及其市场实施效率,却是真实而又关键。文章基于产业组织理论,从结构、行为、绩效三个角度来拓展垄断前沿理论,并借助实验经济学随机检验方法对政府价格管制政策效率进行研究,以用于阐述管制与反垄断政策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文章总体试图对我国管制与反垄断理论及政策制订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保建云  
以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变迁为研究背景,在分析公共权力来源与权力租金形成条件的基础上,构建公共权力分配与权力租金规模理论模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权力租金来源及其控制机制设计问题。认为:转型社会政府官员权力租金来源于权力稀缺性与排他性使用,公共权力的免费使用与高成本运行会导致腐败和非生产性寻利活动(DUP)的产生;权力租金来源于使用权力的"生产者剩余",与公共权力使用成本的过快增长紧密相关;提高社会非权力产品生产的平均报酬率、增加替代性公务员比例能够弱化政府雇员追求权力租金的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超  
资本增殖的逻辑要求不断降低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的流通费用,因而流通技术发展表现出不断突破时空界限的"加速主义"趋向。数字平台在传统商业领域的应用和拓展,降低了经济链条中的各种流通费用,并成为新流通渠道和重要的基础设施,实现了一次"流通革命"。数字平台企业的相关营收来自从别处转移来的剩余价值,本质上属于纯粹流通费用的范畴。一些平台企业单纯依靠所有权垄断而索取"经济租"的行为,会推高社会总流通费用,侵蚀实体经济部门的利润。一些平台企业的强势地位重塑了价值链分工的市场秩序,给非平台企业、公众甚至社会带来了负外部性。要发挥数字平台对国民经济的正向服务作用,必须有针对性地对数字平台企业进行反垄断规制、经济性规制以及社会性规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于蒙蒙  赵春玲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也随之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数字化正在前所未有地塑造着资本主义的新样态——数字资本主义。在数字化时代,作为与大数据技术体系相融合的数字资本主义,是“普照之光”抑或理论建构?数字资本主义催生的新型劳动组织形式——数字劳动又是否具有生产性特征?大数据技术体系的资本主义应用是“自由”的可能性释放还是支配的现实性回归?这一时代问卷需要回溯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依托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作出贴近时代、符合实际的回答,准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认清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从而克服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好地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