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6)
- 2023(7610)
- 2022(6371)
- 2021(5925)
- 2020(5162)
- 2019(11547)
- 2018(11525)
- 2017(21984)
- 2016(11949)
- 2015(13433)
- 2014(13693)
- 2013(13068)
- 2012(12199)
- 2011(10906)
- 2010(11229)
- 2009(11051)
- 2008(11406)
- 2007(10577)
- 2006(9395)
- 2005(8868)
- 学科
- 济(42915)
- 经济(42819)
- 管理(41840)
- 业(38691)
- 企(32494)
- 企业(32494)
- 制(19144)
- 方法(18314)
- 财(16304)
- 数学(15328)
- 数学方法(15058)
- 银(14619)
- 银行(14604)
- 中国(14132)
- 行(13599)
- 险(11397)
- 保险(11306)
- 体(10958)
- 农(10760)
- 业经(10702)
- 融(10456)
- 金融(10454)
- 务(10304)
- 财务(10277)
- 财务管理(10246)
- 度(10048)
- 制度(10014)
- 企业财务(9700)
- 体制(9413)
- 学(8899)
- 机构
- 大学(174152)
- 学院(171285)
- 济(69412)
- 经济(67757)
- 管理(65544)
- 研究(55836)
- 理学(54862)
- 理学院(54226)
- 管理学(53200)
- 管理学院(52871)
- 中国(50522)
- 财(40448)
- 京(36962)
- 科学(32213)
- 财经(30333)
- 所(27913)
- 江(27587)
- 经(27408)
- 中心(26714)
- 农(26098)
- 研究所(24575)
- 北京(23579)
- 业大(22693)
- 财经大学(22625)
- 州(21754)
- 经济学(21688)
- 农业(20328)
- 范(20305)
- 院(20192)
- 师范(20075)
- 基金
- 项目(106899)
- 科学(84714)
- 基金(79633)
- 研究(77720)
- 家(68604)
- 国家(67996)
- 科学基金(59086)
- 社会(51124)
- 社会科(48251)
- 社会科学(48240)
- 基金项目(41415)
- 省(40204)
- 自然(38080)
- 自然科(37244)
- 自然科学(37234)
- 自然科学基金(36593)
- 教育(36083)
- 划(34061)
- 资助(33188)
- 编号(30524)
- 成果(26265)
- 制(25589)
- 部(24483)
- 重点(23978)
- 创(21947)
- 教育部(21520)
- 课题(21468)
- 国家社会(21277)
- 性(20818)
- 发(20778)
共检索到277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李珍珍 封进
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按照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确定合适的水平。特别是在中国城市化背景下,还需要综合考虑转移劳动力的低收入、高流动性等特征。本文首先基于异质性个体的需求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对养老保险的适度规模进行讨论;其次以转移劳动力为例,对理论进行检验,发现收入对其参保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流动性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模拟表明,有30%的转移劳动力愿意选择"较高保障水平",而有60%愿意选择"较低保障水平"。
关键词:
保障水平 异质性个体 转移劳动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志凯 徐子唯 林梦芸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突破在于确定了政府的财政责任,并对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进行了初步界定。本文对城乡居保制度长期发展中的财政责任进行了全面审视,将财政责任分成五类,并从财政责任的显性或隐性、财政责任的政府层级归属两个维度对这五类财政责任的属性进行了进一步厘清,以便为合理判断我国城乡居保发展中的财政责任与财政负担、进一步明确界定和划分城乡居保发展中的财政责任提供理论参照。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各级政府 财政责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璐琴 嵇安奕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方向选择,始终存在做空与做实观点的争论,在多年做实试点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名义账户制似乎成为更加务实的方案选择,然而,对此不同部门和学术界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在对个账制度三次争论高潮回溯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矛盾焦点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检验,提出完善个账制度的合理取向,不是要扩大个账规模,而是要促进统账有机结合,推动结构改革与参数优化并重,尽快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实现制度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名义账户 全国统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琳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是当前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本文在系统分析当前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推进统筹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 养老制度统筹 转移接续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汪泽英 曾湘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经过几年的试点工作,国务院于1997年7月正式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确立了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这种养老保险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驰文
(一)考虑逐步将女性基准退休年龄提高到60岁,男性基准退休年龄保持60岁不变在抚养比的计算中,少儿人口与老年人口的起始年龄的选择不同,会导致抚养比的计算结果有所差异。研究老年抚养比,不能简单地套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确立被抚养对象与劳动年龄人口的统计口径。国家统计局把16岁作为劳动人口的起始年龄,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状况。受教育水平年限的延长使我国真实的总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少年儿童抚养比被低估。正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秀玲 魏岩 赵文通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牵涉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它的绩效如何,将影响到老年人所接受到保障水平和福利待遇。与其重要地位不相符的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评价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研究大多局限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本文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相关性分析角度出发,在总结并参考了之前学者们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行政绩效三个维度,15项指标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后,利用PCA-DEA模型,对样本省市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得出24个省市在2012年份养老保险制度绩效的相对大小,分析了各个省市的投入冗余和支出不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宁晓玲 朱水成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实施的是“统账结合”模式 ,实行该模式的初衷是力图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形成均衡 ,然而从养老保险制度贯彻实施的结果来考察 ,却既未能实现效率也没有确保公平。因此 ,中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取向应是 :( 1)从体制上完善———变“混账”管理为“分账”管理 ;( 2 )填补基金缺口 ,变空账运行为实账运行 ;( 3 )建立真正的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 ;( 4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 5 )放松政府规制 ,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手段 ,实行全方位投资组合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统账结合 困境 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辉婕
由于世界各国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历史传统各异,不同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尽管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五花八门,但几乎都是由一些基本要素所构成,例如,资金来源、财政方式、给付水平及支付条件等。本文从基本养老保险的几个基本要素出发,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具有成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一比较,希望对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国际比较 改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璐琴 嵇安奕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方向选择,始终存在做空与做实观点的争论,在多年做实试点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名义账户制似乎成为更加务实的方案选择,然而,对此不同部门和学术界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在对个账制度三次争论高潮回溯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矛盾焦点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检验,提出完善个账制度的合理取向,不是要扩大个账规模,而是要促进统账有机结合,推动结构改革与参数优化并重,尽快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实现制度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名义账户 全国统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敏
《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有利于做实个人帐户,发挥激励作用,但没有改变缴费率高、基金投资管理滞后问题,并加剧了财务风险、不利于劳动力流动等。本文通过引入名义帐户制度,构建新型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来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深层问题。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名义帐户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强
公平性可分为制度建设的客观公平性及参保者主观的公平性评价。本文利用2011年对全国4个省份1600余份问卷的调查数据,重点探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客观公平性的缺失及其对公众主观评价的影响,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公众公平性评价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评价总体不高,认为制度公平的比例仅为49.4%。公众社会特质层面的职业类型、所在区位及制度层面的保障水平显著影响公众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感,而公众个人特质层面的四个因素则无显著性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海燕
在老年社会到来之时,如何解决数量庞大的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课题。本文仅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政府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 养老保险 个人养老金账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