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0)
- 2023(11245)
- 2022(9558)
- 2021(8897)
- 2020(7300)
- 2019(16525)
- 2018(16182)
- 2017(31523)
- 2016(17263)
- 2015(19363)
- 2014(19641)
- 2013(19395)
- 2012(18511)
- 2011(16830)
- 2010(17627)
- 2009(16804)
- 2008(17163)
- 2007(15940)
- 2006(14831)
- 2005(14163)
- 学科
- 济(71208)
- 经济(71110)
- 业(49540)
- 管理(49021)
- 企(37566)
- 企业(37566)
- 中国(26317)
- 农(22971)
- 财(22549)
- 方法(22144)
- 税(22094)
- 地方(20622)
- 税收(20611)
- 收(20433)
- 银(20092)
- 银行(20079)
- 制(19721)
- 行(18996)
- 数学(18570)
- 数学方法(18171)
- 业经(17113)
- 融(16183)
- 金融(16183)
- 农业(14907)
- 贸(14490)
- 贸易(14475)
- 易(13867)
- 策(13668)
- 学(12940)
- 务(12069)
- 机构
- 学院(246225)
- 大学(243106)
- 济(102672)
- 经济(100157)
- 管理(89407)
- 研究(88457)
- 中国(77009)
- 理学(72815)
- 理学院(71954)
- 管理学(70697)
- 管理学院(70202)
- 财(59636)
- 京(53540)
- 科学(50902)
- 所(46082)
- 财经(42926)
- 江(42146)
- 中心(41208)
- 研究所(40021)
- 农(39014)
- 经(38542)
- 北京(35865)
- 州(34246)
- 范(32984)
- 师范(32695)
- 院(31294)
- 财经大学(31184)
- 省(30863)
- 经济学(30680)
- 业大(30378)
- 基金
- 项目(141119)
- 科学(110334)
- 研究(108556)
- 基金(99683)
- 家(84760)
- 国家(83903)
- 科学基金(71535)
- 社会(67888)
- 社会科(64166)
- 社会科学(64151)
- 省(55255)
- 基金项目(50277)
- 教育(48727)
- 划(46435)
- 编号(45862)
- 自然(43472)
- 资助(43157)
- 自然科(42451)
- 自然科学(42442)
- 自然科学基金(41659)
- 成果(40538)
- 发(35003)
- 课题(32883)
- 重点(31578)
- 部(30814)
- 性(29728)
- 发展(28717)
- 创(28582)
- 展(28234)
- 项目编号(27973)
共检索到426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仲群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第一层次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足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覆盖面低、保障程度有限,且由于旧体制下未实行基金积累导致统筹养老金收支严重赤字等。与此同时,由第二层次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小热
一是确立"市场导向、循序渐进、激励为本"的整体思路。完善养老保险税收政策,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加大个人、用人单位在养老保险筹资中的责任,根据从基本险种到新型险种、从主体费用到补充费用、从基础环节到延伸环节、从企业所得税到个人所得税、从试点到推广的顺序,从多方面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并且以税收优惠为实施政策的核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怡建 刘崇珲
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民生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正被寄予越来越多的期望,有望成为"十四五"时期养老保险改革最为重要的内容。我国现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税收政策存在覆盖面较窄、优惠力度不足、设计缺乏灵活性等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应通过扩大税收优惠范围、提升税收优惠力度、完善税收优惠体系促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以形成我国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
关键词:
养老保险 第三支柱 税收政策 税收优惠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友元
养老保险制度是现代社会建立、发展起来的复杂多样的经济制度 ,促使其稳定、健康发展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一般分为公共养老金、企业补充养老金、个人储蓄养老金三个层次。税收优惠对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有鼓励和促进作用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税收来影响养老保险的成本以及预期的未来净收益率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各经济主体的养老保险行为。建立国际通行的、规范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 ,除了要对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必要改革外 ,还要采取必要措施 ,促进和推动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自愿性储蓄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从税收角度来说 ,我国现行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席卫群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窄,替代率过高;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发展缓慢。本文介绍了日本运用税收政策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做法,并从中得出了一些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基本养老保险税收政策暂不宜进行调整;应尽快制定企业年金的相关税收政策;对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进行税收扶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永 高彦 廖朴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对促进养老保险发展、提高国民养老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税收递延政策后,政府为应对税收收入下降,可采用降低财政支出、发行政府债券、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三种不同的财政政策措施。运用宏观经济均衡的OLG模型,研究上述三种不同财政政策措施对经济均衡及个人、企业最优缴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财政政策措施都能提高居民退休期消费和居民效用;发行政府债券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居民的退休期消费,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对居民退休期消费的正向影响较小;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会大幅降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最优个人缴费率并小幅提高最优企业缴费率,发行政府债券对缴费率的影响正好相反。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有关部门需要为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和推广做好财政政策及配套政策的研究和储备,确保预期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考虑对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组合进行调整,实现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永 高彦 廖朴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对促进养老保险发展、提高国民养老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税收递延政策后,政府为应对税收收入下降,可采用降低财政支出、发行政府债券、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三种不同的财政政策措施。运用宏观经济均衡的OLG模型,研究上述三种不同财政政策措施对经济均衡及个人、企业最优缴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财政政策措施都能提高居民退休期消费和居民效用;发行政府债券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居民的退休期消费,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晖
发展生态城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税收是促进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文章从理论上对生态城市目标下税收政策的作用进行系统阐述,全面分析我国现行环境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生态城市发展的税收调整对策。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税收政策 调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翁小丹 李铭 余海微
本文试图通过比较部分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商业养老保险税收制度,同时分析归纳国外养老保险改革及其税制研究趋势,旨在对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税制改革及促进发展商业保险有所启示,对上海率先实施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相关政策措施有所借鉴。
关键词:
商业养老保险 国外税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小云
1995年,国家提出在21世纪的头十年在我国建立起一个“三个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第一个层次是国家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个层次是企业经办的补充养老保险,第三个层次是个人储蓄型的补充养老保险。从各个层次在整个社会保障中的地位来说,国家只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而后两项补充型的养老保险则必须构成全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尽管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家就已要求企业和个人建立起补充养老保险计划,但时至今日效果并不显著。为此,本文对西方发达国家运用税收手段促进补充养老保险的做法作了比较分析,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补充养老保险的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温来成 贺志强 张偲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呈现出第一支柱处于绝对优势、第二支柱发展存在不足、第三支柱发展较为滞后的特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第一、第二支柱难以满足居民养老保障需求,发展壮大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迫在眉睫。税收优惠是促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税收制度及相关税收政策不健全、税收优惠力度不足等是制约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充分发挥税收对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的激励作用,应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健全税收制度及相关税收政策、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等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维威 王晓 程宇
我国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发展规模与水平不平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相关数据统计,2000年我国服务行业增加值为3.94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9%;2009年达14.39万亿元,占GDP的43.1%;2011年为20.3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占GDP比重43.1%。虽然我国服务业增加值规模较大,但发展速度仍较为缓慢,在GDP中所占比例依然在40%左右浮动,而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2006年美国即达到73.4%,巴西也高达60.1%。我国服务业在吸纳就业人口方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娄飞鹏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纲要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我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不仅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较快,而且在此之后人口老龄化水平快速提高,未来人口老龄化水平长期处于高位,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高原"而非"高峰"。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红彦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发达国家通过双边税收协定要求来源国对养老保险基金境外投资收益免予征税的实践,并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境外投资收益免税规定引入双边税收协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统一养老保险基金国内投资收益的免税待遇、完善商业性养老保险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运作、适时在双边税收协定中引入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免税规定的建议。
关键词:
养老保险基金 双边税收协定 境外投资收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燕绥 路锦非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近几年来的发展理念和实践路径,即减收增支—存量改革—防范风险—优化结构,体现出从被动到主动、从积极到有效的过程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发展路径在我国进入经济和社会转型之际,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可以体现政府的治理能力,发挥引导、激励和约束的作用,从而建立有管理的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回顾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关键词,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