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8)
- 2023(14541)
- 2022(12640)
- 2021(11808)
- 2020(10087)
- 2019(22852)
- 2018(22499)
- 2017(43481)
- 2016(23346)
- 2015(26122)
- 2014(25858)
- 2013(25600)
- 2012(23289)
- 2011(20943)
- 2010(20821)
- 2009(19025)
- 2008(18381)
- 2007(16002)
- 2006(13911)
- 2005(12172)
- 学科
- 济(88208)
- 经济(88090)
- 业(66020)
- 管理(64909)
- 企(52479)
- 企业(52479)
- 方法(43702)
- 数学(38329)
- 数学方法(37981)
- 中国(24837)
- 财(24755)
- 农(24270)
- 贸(22105)
- 贸易(22095)
- 易(21462)
- 学(19547)
- 业经(19481)
- 制(18696)
- 银(17867)
- 银行(17803)
- 行(16741)
- 地方(16299)
- 农业(16251)
- 务(14769)
- 财务(14709)
- 财务管理(14677)
- 融(14570)
- 金融(14569)
- 技术(14268)
- 理论(14079)
- 机构
- 大学(330395)
- 学院(327349)
- 管理(131936)
- 济(130206)
- 经济(127513)
- 理学(114733)
- 理学院(113460)
- 管理学(111465)
- 管理学院(110908)
- 研究(108425)
- 中国(84483)
- 京(69970)
- 科学(69335)
- 财(60177)
- 农(58986)
- 所(54615)
- 业大(53399)
- 研究所(50335)
- 中心(49690)
- 财经(48765)
- 农业(46852)
- 江(46135)
- 经(44521)
- 北京(43994)
- 范(40813)
- 师范(40312)
- 经济学(39241)
- 院(39007)
- 州(37708)
- 财经大学(36646)
- 基金
- 项目(231891)
- 科学(180945)
- 基金(169453)
- 研究(163298)
- 家(150354)
- 国家(148857)
- 科学基金(126830)
- 社会(103563)
- 社会科(98145)
- 社会科学(98117)
- 基金项目(90874)
- 省(89661)
- 自然(84929)
- 自然科(82934)
- 自然科学(82908)
- 自然科学基金(81436)
- 划(76092)
- 教育(73690)
- 资助(69792)
- 编号(65258)
- 重点(51412)
- 成果(51003)
- 部(50579)
- 创(48229)
- 发(48095)
- 科研(45161)
- 创新(45023)
- 课题(43842)
- 计划(43272)
- 教育部(43025)
共检索到470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敏敏 兰晨阳
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我国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商业健康保险作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居民未来大额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预防性储蓄,刺激居民当期消费。本文以2013-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模型,对居民商业健康保险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商业健康保险对居民非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对城镇居民促进消费的作用高于农村居民;且居民消费行为存在惯性。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促进商业健康险健康发展,健全居民健康保障体系;引导居民保险消费,提高居民保险意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兴强 史卫
利用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经济状况与心态调查"数据,本文首次实证研究健康状况主观感受蕴含的健康风险信息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同时探讨医疗保险的健康风险缓解和消费促进效应。发现的主要结论如下:户主自身的健康状况感受通常对家庭甚至低收入家庭的消费都没有显著负影响,但老年户主的健康状况感受却是家庭重要的健康风险来源;健康风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主要源于除户主外的健康感受差的成员和老年成员,健康风险大的家庭人均总消费、食品和非食品消费均更低,家庭会通过调整非食品消费来稳定食品消费以应对消费的健康风险效应;医疗保险有助于缓解家庭的健康风险,促进家庭消费,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庆跃 杜念宇 臧文斌
本文运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大样本微观调查数据考察商业健康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来得到无偏估计量。研究结果发现商业健康保险使我国家庭消费总额平均增加15.51%,高于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拉动,并且其对农村家庭年消费总额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城市家庭。从消费内容来看,商业健康保险对农村家庭的物质生活消费影响最大,为41.60%,对城市家庭影响最大的则是精神文化消费,为87.56%。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有利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关键词:
商业健康保险 家庭消费 城乡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富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险支出在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中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使用PanelData模型,对1997年到2001年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保险支出数据做了分析,和其它居民消费支出一样,可支配收入依然是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PanelData模型 保险支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美娇 朱铭来
从微观决策层面出发,考察我国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商业健康保险购买对非必要消费和整体消费结构的影响。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为依托,通过处理效应模型的估计分析发现:在控制人口统计特征、收入、健康信息和经济主观态度等四个方面因素以后,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行为会促进其非必要消费,同时会对整体消费结构有显著影响而且相比于其他变量影响更为有效。由于商业健康保险对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弹性要远大于基本医疗保险、收入、养老保险等因素,我们进一步论证,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不仅能够完善我国整体医疗体系架构、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而且还对我国调整消费结构、拉动内需等宏观政策具有较强的经济效应...
关键词:
消费结构 非必要消费 商业健康保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欣 孙健
为探究社会网络对居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影响,利用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所产生的保险购买影响效应。通过总体数据实证结果显示,在农村地区,农民的社会网络越强,其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概率越大;在城镇地区,城镇居民的社会网络强弱对其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无显著影响。进一步按地区分类对农户数据研究表明,在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以及中部农村地区,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网络特性对于农户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没有显著性的影响,而西部农村地区,社会网络越强,农户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概率越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智 李华琴
本文基于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商业健康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以及预防性储蓄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商业健康保险对家庭消费具有显著推动作用;预防性储蓄在商业健康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6.84%。其中,农村家庭预防性储蓄的中介效应占比为23.34%,显著大于城镇家庭的3.29%。因此,需加快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适度降低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持续提升城乡家庭收入水平,以期更好提升居民家庭消费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树生 李海娟
消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探究制约消费增长的因素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家庭人口结构为视角,利用分位数回归法考察家庭人口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并用稳健标准差OLS法探究居民消费存在的异质性,然后进一步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受人口结构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受人口结构、消费习惯和社会环境影响,我国各收入阶层居民的消费特征存在差异性;老人、少儿和劳动者的消费强度不同且相互影响;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增加都会使居民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的上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睿 朱利 罗绍晗 钱嫣虹
研究数字能力如何影响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数字设备使用能力、数字场景应用能力以及数字信息获取能力三个维度度量了家庭数字能力,并实证分析了数字能力与家庭消费的关系,发现数字能力的提升能显著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在进行核心变量替换、回归样本变更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数字能力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仍然存在。此外,除了对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数字能力对不同消费类型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收入效应的机制分析发现,数字能力通过提高家庭收入、降低家庭收入波动性来促进消费。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能力对家庭线上线下消费均有积极影响,但数字能力对家庭消费收入比没有显著的影响,即数字能力并没有改变家庭边际消费倾向,而是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和降低收入波动性来促进家庭消费。论文拓展了数字能力在消费领域的应用,证明了数字能力对家庭收入和消费增长的积极作用,丰富了数字时代家庭金融的相关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守慧 孙飞 丁士军
不断扩大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而推动具有财产属性的宅基地有效流转,是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的强力引擎。本文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追踪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工具变量法,研究了宅基地流转对居民家庭总消费、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宅基地流转能够显著提升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其中,对家庭总消费的影响净效应为12.2%,对发展型消费的影响效应高于生存型和享受型消费;家庭人口数量、户主受教育水平等人力资本指标对居民家庭消费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对发展型消费具有更强的提升作用;组间差异结果表明,在经济区域层面,宅基地流转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大小顺序为:东部>西部>中部,此外,相较于“农一代”,“农二代”家庭消费受宅基地流转的影响更明显。因此,为提高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应多渠道促进宅基地流转,注重提升流转户的人力资本,并警惕宅基地流转可能带来的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闻潜 王福重 巴曙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杭斌
本文首次基于地位寻求理论和中国实际,在跨期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导出了人情支出模型,并利用微观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人情支出行为以及人情支出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人情支出上存在显著的地位寻求特征;人情支出对消费既有促进效应又有挤出效应,且后者明显大于前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清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继海 臧旭恒
在等级需求中,最低生存商品的跨期替代弹性最小,因此,绝对贫穷的消费者不能较大地改变消费以获得跨时激励的好处,其增加的收入将大部分用于增加现期消费。通过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居民1992—2002年的基本需求支出,可看出,困难户和最低收入户家庭的收入长期低于居民的基本需求支出水平。
关键词:
需求函数 消费支出 消费需求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涛 张燕媛 何军
文章基于QUAIDS模型,采用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截面数据,探讨农村居民家庭医疗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其需求弹性,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收入农户医疗消费的价格弹性。结论显示,家庭规模、家庭收入对医疗消费支出有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地区差异对其有负向影响;医疗服务大体上仍属于生活必需品,但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户将增加对医疗服务的消费;对农户进行收入补偿,能够减少食品消费价格上升对医疗消费支出的负向影响;相对于高收入农户,其他消费品价格的提高对低收入农户医疗消费的影响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