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6)
2023(8679)
2022(7196)
2021(6657)
2020(5484)
2019(12309)
2018(12092)
2017(23960)
2016(12737)
2015(14006)
2014(14064)
2013(13474)
2012(12569)
2011(11291)
2010(11754)
2009(11249)
2008(11262)
2007(10372)
2006(9480)
2005(8927)
作者
(34843)
(28995)
(28578)
(27710)
(18797)
(13583)
(13118)
(11122)
(10832)
(10571)
(9922)
(9592)
(9502)
(9299)
(9270)
(8968)
(8652)
(8502)
(8438)
(8199)
(7328)
(7027)
(6907)
(6694)
(6629)
(6526)
(6502)
(6438)
(5684)
(5677)
学科
管理(46605)
(44930)
经济(44840)
(41898)
(36227)
企业(36227)
(21542)
(19308)
(16530)
银行(16525)
方法(15997)
(15572)
(13812)
数学(13551)
中国(13461)
数学方法(13351)
业经(12671)
(12613)
(11947)
金融(11945)
(11720)
财务(11692)
财务管理(11658)
企业财务(11107)
(11068)
制度(11067)
体制(11027)
(10864)
(10234)
贸易(10226)
机构
学院(178400)
大学(177286)
(78324)
经济(76538)
管理(70174)
研究(58833)
理学(58778)
理学院(58228)
管理学(57519)
管理学院(57153)
中国(52272)
(44999)
(36474)
财经(33461)
科学(30398)
(30311)
(29490)
中心(28611)
(28110)
财经大学(24819)
研究所(24540)
(24499)
经济学(24450)
北京(23131)
(22842)
(21973)
经济学院(21884)
(21797)
银行(21111)
业大(20800)
基金
项目(110751)
科学(89183)
研究(85923)
基金(82212)
(69338)
国家(68747)
科学基金(60594)
社会(56561)
社会科(53721)
社会科学(53715)
基金项目(42126)
(41877)
教育(39444)
自然(37132)
自然科(36306)
自然科学(36300)
自然科学基金(35710)
(35169)
编号(34859)
资助(33726)
成果(29979)
(28253)
(26055)
重点(24590)
课题(24470)
国家社会(23622)
(23547)
(23521)
教育部(23177)
(23080)
期刊
(91578)
经济(91578)
研究(60827)
中国(38327)
(36949)
(32040)
金融(32040)
管理(28943)
(23044)
学报(21116)
科学(20865)
教育(18479)
大学(17800)
财经(17769)
学学(16824)
(15111)
业经(14528)
经济研究(14377)
农业(14252)
技术(14251)
问题(11289)
(10486)
理论(9793)
国际(9128)
现代(8755)
实践(8722)
(8722)
财会(8694)
(8607)
会计(8137)
共检索到289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春贤  杨兴全  吴昊旻  
以2008年证监会颁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为背景,考察企业获得商业信用对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与现金股利存在替代关系,这种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以2008年作为衡量半强制分红政策的界点,发现有再融资需求的高成长、高竞争行业企业迫于再融资需求,2008年后会显著提升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水平,但在获得商业信用后,这种趋势将显著弱化。研究结论对现阶段缓解由半强制分红政策引发的"监管悖论"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春贤  杨兴全  吴昊旻  
以2008年证监会颁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为背景,考察企业获得商业信用对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与现金股利存在替代关系,这种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以2008年作为衡量半强制分红政策的界点,发现有再融资需求的高成长、高竞争行业企业迫于再融资需求,2008年后会显著提升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水平,但在获得商业信用后,这种趋势将显著弱化。研究结论对现阶段缓解由半强制分红政策引发的"监管悖论"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宝  万伟  Daisy Chow  
研发和股利分配同属于财务分配的范畴,二者存在现金流竞争。基于2007—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研发投资对现金分红决策具有正向影响,现金流竞争强化了研发投资对现金分红的正向效应;证监会的"半强制分红政策"是导致上市公司"边研发、边分红"这一"研发-分红"关系悖论的原因,而"研发-分红"悖论会带来负面的财务效应;中国上市公司出现"研发-分红"关系悖论这一财务现象,说明证监会实施的"半强制分红政策"存在不足。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班军  何佳  万伟  
上市公司分红事关投资者保护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分红文化的缺失成为制约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2003-2018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中国企业成长性对于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及其原因。结果发现:中国企业的股利分配存在"成长-分红"异象,即成长性越高,分配现金股利的企业越多,越倾向于采用高现金股利政策。该结论在控制盈利能力、公司规模后并不改变,控股权性质和细分行业也不影响这一结论的成立。同时,中国还存在"国企-低分红"异象,即国有控股企业并没有受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影响从而显著提高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本文结论为中国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完善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梦军  冉戎  
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已成为市场失范行为的治理新方式。在"以利围权"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运用285个地级市信用监管数据,就信用监管制度对企业腐败的治理成效进行实证研究,并基于组织制度理论,分别从认知合法性和规范合法性角度探讨社会诚信制度对企业腐败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社会诚信制度建设显著降低了企业腐败水平,相对不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对企业腐败行为并无显著抑制作用。企业对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及其他组织诚信行为认知越充分,越倾向于遵守诚信相关管理制度,抑制自身腐败行为;地区传统文化等规范压力越大,地区诚信制度对企业腐败的抑制作用越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艳  黄珺  
半强制分红政策作为监管部门改善上市公司分红现状的重要举措,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其影响以及合理性展开,但并未达成共识,这对上市公司、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的决策造成很大困扰。本文系统回顾半强制分红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在进行评述的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常青  魏志华  吴世农  
本文将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与股利分配水平相挂钩的政策法规界定为"半强制分红政策",并以2008年10月9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研究背景,首次考察了中国特殊的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市场反应。实证结果表明,《决定》颁布期间资本市场整体呈倒U型走势,显示投资者对于半强制分红政策呈现出"预期—失望"的反应过程。进一步细分上市公司类型研究发现,计划再融资、高成长低自由现金流、高竞争低自由现金流的上市公司市场反应显著较差,显示半强制分红政策对有再融资需求或潜在的再融资需求的成长型以及竞争行业上市公司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半强制分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茂良  李常青  魏志华  
2008年10月9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将再融资的分红要求从20%提高到30%。本文以此次政策公告为研究背景,考察市场流动性在投资者评价现金股利相关性时扮演的角色,并首次从市场流动性视角分析了半强制分红政策影响投资者财富的两条路径。实证结果表明:(1)股票的市场流动性越差,其在政策颁布时间窗口内的累计超常收益率越高;(2)政策颁布后,股票的市场流动性水平明显提升;(3)市场流动性水平提升越多的股票,其在政策颁布时间窗口内的累计超常收益率越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茂良  李常青  魏志华  
2008年10月9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将再融资的分红要求从20%提高到30%。本文以此次政策公告为研究背景,考察市场流动性在投资者评价现金股利相关性时扮演的角色,并首次从市场流动性视角分析了半强制分红政策影响投资者财富的两条路径。实证结果表明:(1)股票的市场流动性越差,其在政策颁布时间窗口内的累计超常收益率越高;(2)政策颁布后,股票的市场流动性水平明显提升;(3)市场流动性水平提升越多的股票,其在政策颁布时间窗口内的累计超常收益率越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魏志华  李茂良  李常青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独特的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分红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半强制分红政策及其各个阶段都显著提高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但相比而言,明确了最低分红"门槛"的2006年和2008年政策反而比2001年和2004年的引导性政策具有更弱的约束效应。(2)半强制分红政策的监管压力推动非竞争性行业、高盈利的公司提高了派现水平,但其规定的再融资资格也迫使那些高成长、有再融资需求的公司不得不进行派现。(3)半强制分红政策难以约束"铁公鸡"公司派现,也没有降低"铁公鸡"公司占比。(4)2006年和2008年政策实施后,发放"门槛"股利和"微股利"的公司明显增加,原因在于偏低的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志敏  楼杰云  
半强制分红政策首先影响上市公司分红政策,进而影响盈余管理行为。文章以2008年颁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为政策背景,研究了现金分红门槛对再融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优质企业"为了降低现金分红水平,传递企业质量信号,更有可能进行负向盈余管理;相反,"普通企业"只能进行正向盈余管理迎合业绩门槛,但是并没有增加现金分红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并不排斥再融资前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但是对正向盈余管理较为抵触。研究得到的启示是:一方面,半强制分红政策影响了"优质企业"的盈余管理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成  
在2015年6月中国A股持续暴跌而引发监管层空前严厉稽查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关注了监管机构处罚违规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以2006-2014年间国泰安CAMAR数据库中违规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引入疾病医疗的理念,采用生存分析法、倍差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监管机构处罚违规上市公司的效果。研究结果均显示,实施处罚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违规。该结论与以往实证研究结果相反,对后续的相关研究可能有所启发,更多的积极正面性的证据可能会陆续出现。本文的结论有助于证伪认为处罚缺乏实质效果这一盛行的观点,同时也为监管层严厉打击上市公司违规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文献支持。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建议监管层更细致地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  
2008年10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该决定将30%的现金分红比率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前提条件。本文利用2006-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这种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政策的颁布提高了资产负债率水平高的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盈利水平低的企业的现金分红水平,但是却降低了资产负债率低的企业、国有企业以及盈利水平高的企业的现金分红水平。总体来看,那些未来有融资压力的企业在政策颁布后都被迫提高现金分红水平以满足再融资要求,那些本身没有强大再融资压力的企业却降低了现金分红水平。本文的研究进一步证明,现金分红与否不适合作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佟锦霞  
本文以2011-2015沪深股市非金融类公司作为样本,以实证研究为主要的分析方法,从政策维度、时间维度和综合维度对半强制分红政策给有直接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高成长性且每股自由现金流低的上市公司、高行业竞争性且每股自由现金流低的上市公司的价值带来的影响深入研究。本文建立了双重差分模型对研究结果进行估计,通过模型的测度发现,在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公司价值衡量指标时,半强制分红政策在短期内降低了有直接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价值,长期来看该政策对受其影响的上市公司价值和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有限,并没有达到提高现金分红,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初衷。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佟锦霞  
本文以2011-2015沪深股市非金融类公司作为样本,以实证研究为主要的分析方法,从政策维度、时间维度和综合维度对半强制分红政策给有直接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高成长性且每股自由现金流低的上市公司、高行业竞争性且每股自由现金流低的上市公司的价值带来的影响深入研究。本文建立了双重差分模型对研究结果进行估计,通过模型的测度发现,在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公司价值衡量指标时,半强制分红政策在短期内降低了有直接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价值,长期来看该政策对受其影响的上市公司价值和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有限,并没有达到提高现金分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