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04)
2023(4613)
2022(3748)
2021(3383)
2020(2796)
2019(6527)
2018(6123)
2017(12472)
2016(6028)
2015(6772)
2014(6777)
2013(6776)
2012(6063)
2011(5439)
2010(5872)
2009(5938)
2008(4808)
2007(4204)
2006(3930)
2005(3833)
作者
(15733)
(12656)
(12593)
(12031)
(8160)
(5919)
(5893)
(5211)
(4699)
(4667)
(4357)
(4315)
(4078)
(3990)
(3989)
(3790)
(3719)
(3636)
(3604)
(3586)
(3253)
(3092)
(3000)
(2877)
(2855)
(2829)
(2822)
(2789)
(2599)
(2528)
学科
(26417)
银行(26417)
(25635)
金融(25635)
(25354)
(22117)
(20838)
经济(20822)
管理(16229)
(16011)
企业(16011)
中国(14982)
(13320)
中国金融(11002)
(8590)
方法(8472)
制度(8445)
(8445)
业务(7628)
数学(7528)
数学方法(7498)
银行制(6808)
业经(6672)
地方(6620)
(6357)
贸易(6341)
(6274)
财务(6259)
财务管理(6250)
服务(6159)
机构
学院(76833)
大学(76327)
(35768)
经济(34778)
中国(30688)
管理(30646)
理学(25163)
理学院(24970)
管理学(24776)
管理学院(24623)
研究(22783)
(21745)
银行(21046)
(19790)
(19447)
(16792)
金融(16488)
(15432)
财经(14899)
中心(14800)
人民(13934)
(13466)
国人(12633)
中国人(12578)
中国人民(12431)
(12400)
经济学(12154)
(11413)
财经大学(11291)
经济学院(11091)
基金
项目(47900)
研究(38262)
科学(37796)
基金(34912)
(28532)
国家(28247)
社会(25820)
科学基金(25193)
社会科(24666)
社会科学(24660)
(18789)
基金项目(18252)
编号(16290)
教育(16081)
(14837)
资助(14209)
自然(13962)
成果(13773)
自然科(13683)
自然科学(13683)
自然科学基金(13467)
项目编号(11186)
(11163)
(11123)
(11110)
国家社会(10920)
重点(10499)
创新(10365)
(10341)
(10320)
期刊
(37626)
经济(37626)
(34756)
金融(34756)
研究(26763)
中国(16804)
(15071)
管理(11397)
(8368)
学报(7778)
财经(7744)
图书(7426)
科学(7069)
理论(6632)
大学(6622)
经济研究(6581)
(6542)
实践(6205)
(6205)
业经(6048)
学学(6028)
书馆(5508)
图书馆(5508)
技术(5438)
中国金融(5351)
教育(4940)
(4835)
国际(4797)
商业(4584)
问题(4371)
共检索到135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灼  
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信用为基础并以间接金融为主体,有关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讨主要集中于货币银行系统的资金配给不均、融资效率待改善等。当前,构建保障实体经济循环畅通的现代金融体系,还需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我国金融体系横向金融短板,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商业信用成长,进一步完善实体经济部门间的横向金融功能。笔者以票据交易所电子商票模式为例进行探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蒋剑平  
小微金融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金融领域薄弱环节。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全面准确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意图,落实各项监管要求,把握新时代小微金融客观规律,确立新型模式,创新特色产品,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小微金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小微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静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近年来,人民银行晋城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晋城市中支)聚焦“专精特新”这一最具成长性的民营、中小企业群体,持续深化企业金融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专精特新”金融服务的基层实践强化引领,优化“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机制。
关键词: 专精特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信息不对称、首次贷款难、政策不会用、服务不精准、合力不充分,是金融服务民营小微的痛点难点,应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实招硬招,深入推进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是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源泉,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已成为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任务。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聚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伟俊   陈云贤   黄新飞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金融开放、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选取基于这一目标而实施的外资银行管制放开为准自然实验,以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基础样本,使用广义双重差分法检验金融开放对企业间商业信用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外资银行管制放开后,金融抑制程度高的城市内企业商业信用配置显著下降。具体地,外资银行管制放开前城市金融抑制程度减少1个标准差,外资银行管制放开后,其内部企业商业信用供给降低7.21%。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检验发现,这种抑制作用在下游客户集中度高的企业、上游行业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此外,本文还发现供给侧上游企业长期“超额”信贷下降和需求侧下游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是外资银行管制放开“挤出”商业信用的两个机制。本文不仅丰富了金融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与企业间非正式融资互动的相关文献,同时也对我国当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应千伟  
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融资可以作为银行信贷的一种有效替代机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从而在企业的经营和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成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尤其是对于受融资约束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地还发现当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商业信用对企业成长,尤其是民营企业成长的作用相对较大。随着金融改革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企业成长对商业信用融资的依赖将逐渐减弱。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课题组  宋秀峰  赵崇民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相关业务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的传统支付结算和简单依靠存贷差为利润来源的运行模式已面临巨大挑战。本文以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为研究切入点,根据农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实践,深入分析了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推进互联网金融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东升  
自 8 0年代以来 ,国外商业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 ,多数大型商业银行把经营重心由以往的大型企业转向中小企业和个人上来 ,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如美国花旗银行 90年代末每年约 36亿美元的总收入中 ,消费者业务就占 2 0多亿美元 ,超过了批发业务收入。与其它商业银行相比 ,农业银行点多面广 ,拥有庞大网络分销渠道和人力资源 ,最适合发展零售业务。在农业银行“十五”规划中 ,明确提出到 2 0 0 5年 ,农业银行要成为功能完善、服务领先、以零售业务为主、效益良好的现代化商业银行。为了开阔视野 ,拓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芳  
在我国的民营上市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融资约束问题,而良好的商业信用与一定程度的金融关联对企业的融资约束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选择2012-210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中的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金融关联与商业信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形式金融关联对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通过建立金融关联可以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企业通过构建良好的商业信用可以有效缓解融资约束;金融关联削弱了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的相关性,其中,银行关联对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芳  
在我国的民营上市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融资约束问题,而良好的商业信用与一定程度的金融关联对企业的融资约束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选择2012-210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中的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金融关联与商业信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形式金融关联对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通过建立金融关联可以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企业通过构建良好的商业信用可以有效缓解融资约束;金融关联削弱了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的相关性,其中,银行关联对商业信用与融资约束之间的调节效应更显著。最后,针对得出的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三个层面提出了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文峰  劳芬  
"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发展模式不仅创造或启发了经济运行中分布式信用需求,更是进一步揭示了未来金融深化中分布式信用有效供需管理的关键价值。经济社会中信用发展业已形成了中心化信用与分布式信用交互共存的二元信用结构雏形,并且初期分布式信用对中心化信用及金融深化的影响业已显现。虽然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所产生的典型分布式信用对信用二元结构的形成、中心化信用发展乃至金融深化的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检验,但是已经显现的影响性态势将为进一步理解新常态金融发展万象提供最为基础的分析视角。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俞鸿琳  
以2006-2010年间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通过检验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状况,以及关系网络是否有利于企业使用商业信用融资,本文发现使用商业信用融资能缓解融资约束,并促进企业成长,这对于存在融资需求的企业体现得更为突出。此外,不同层次的关系网络对企业使用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横向关系网络有助于企业使用商业信用融资,并对小型企业的帮助程度最高。本文为我国民营企业为何能在缺乏正规金融支持的背景下成长提供一种新的微观机理解释,并为转轨经济中非正式制度对非正规金融所发挥的支撑作用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侯伟凤  李健  
商业银行应利用好规模、渠道和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加强金融创新,以金融所能夯实科创基础、满足国之所需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是我国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一招。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重要金融主体,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方面肩负着重要时代使命,也迎来重大历史机遇。为此,应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要部署,
关键词: 专精特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范嘉  杨大鲁  
普惠金融自2005年即国际小额信贷年被提出以来,世界各国都对其予以不同程度的重视,其中发展中国家对该问题尤为关注。2015年12月31日,国务院颁布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阐述了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设立了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于2020年达到国际中上游的目标。虽然距提出已经过十多年,但普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