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86)
2023(21436)
2022(18297)
2021(16934)
2020(14110)
2019(32002)
2018(31289)
2017(59787)
2016(32437)
2015(35786)
2014(35502)
2013(35031)
2012(32264)
2011(29132)
2010(29203)
2009(26830)
2008(25497)
2007(22379)
2006(19575)
2005(17440)
作者
(94745)
(78773)
(78195)
(74197)
(49993)
(38061)
(35536)
(30866)
(30133)
(28006)
(26779)
(26685)
(25108)
(24891)
(24531)
(24333)
(23478)
(23367)
(22585)
(22545)
(19609)
(19431)
(19193)
(18068)
(17806)
(17595)
(17489)
(17368)
(15936)
(15602)
学科
(128796)
经济(128666)
管理(89431)
(87547)
(71242)
企业(71242)
方法(55936)
数学(48665)
数学方法(48048)
中国(39601)
(35344)
(33369)
地方(31867)
(31751)
银行(31675)
(30416)
金融(30413)
(30347)
业经(29486)
(28351)
(27658)
农业(24257)
(24191)
贸易(24168)
(23334)
(21876)
财务(21792)
财务管理(21754)
理论(21022)
企业财务(20757)
机构
学院(450090)
大学(449339)
(178029)
经济(174167)
管理(172521)
研究(155840)
理学(149200)
理学院(147452)
管理学(144625)
管理学院(143830)
中国(122169)
科学(99077)
(96000)
(82454)
(81616)
(79182)
研究所(72627)
中心(72582)
业大(71585)
(66423)
财经(65497)
农业(64860)
北京(60361)
(59682)
(59348)
师范(58620)
(56888)
(54630)
经济学(53855)
财经大学(48988)
基金
项目(312847)
科学(244505)
基金(225829)
研究(222215)
(199992)
国家(198339)
科学基金(168862)
社会(139700)
社会科(132474)
社会科学(132440)
(123244)
基金项目(119703)
自然(111959)
自然科(109396)
自然科学(109364)
自然科学基金(107340)
(104497)
教育(102273)
资助(93022)
编号(89371)
成果(71004)
重点(70958)
(69371)
(67696)
(65143)
课题(62156)
创新(60901)
科研(60659)
计划(58516)
国家社会(57623)
期刊
(191218)
经济(191218)
研究(129785)
中国(88053)
学报(78570)
(74580)
科学(69845)
管理(62505)
(61480)
大学(58728)
学学(55812)
(54923)
金融(54923)
农业(50355)
教育(48650)
技术(37838)
业经(32786)
财经(31589)
经济研究(30968)
(27106)
(25993)
问题(24825)
科技(22479)
(22184)
理论(21148)
图书(20940)
业大(20536)
商业(20535)
技术经济(20368)
资源(20037)
共检索到665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阳  
本文选取2011-2015年116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象,分析了现金持有量受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并探讨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应付款,即企业获取的商业信用,与现金持有存在显著正向相关性;企业应收款,即企业所提供的商业信用,与企业现金持有存在显著负向相关性;另外,企业当地金融发展对企业应收款和现金持有相关性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企业应收款与现金持有量间的替代性越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阳  
本文选取2011-2015年116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象,分析了现金持有量受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并探讨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应付款,即企业获取的商业信用,与现金持有存在显著正向相关性;企业应收款,即企业所提供的商业信用,与企业现金持有存在显著负向相关性;另外,企业当地金融发展对企业应收款和现金持有相关性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企业应收款与现金持有量间的替代性越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银加敏  钱崇秀  
本文针对2 620家A股上市公司2004~2013年样本区间进行动态面板分析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拥有银行高管背景关联(聘用曾经或现在于银行任职的高管)的公司,可以使公司获得更快的现金持有调整速度。按产权性质对企业分组后发现,银行高管背景关联对国有企业的影响较弱,对非国有企业现金持有调整速度的影响明显大于国有企业。研究结论表明,关系和声誉机制可以减少企业面临的信贷歧视,从而有效缓解融资约束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施嘉岳  李强  
区域性市场作为支撑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重要平台,其发展历程已经证实了自身在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服务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该文首先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转型的趋势及要求指出了区域性市场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之后分析了它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城镇化融资、公共资源和要素市场整合方面的前景与功能;再后在总结区域性市场运行与监管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三方面市场发展举措;最后提出了建立分工协作的区域性市场监管体系,并在政府监管和自律监管两个层面提出较为系统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攀娜  徐博韬  
现金持有决策是公司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席执行官(简称CEO)作为负责公司日常事务的最高行政官,其背景特征将影响公司现金持有决策及其价值。一种是输入效应,即具有金融背景的CEO为公司输入社会资本,降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从而使公司价值提高;另一种是攫取效应,即具有金融背景的CEO为了谋取私利,提高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从而使公司价值降低。实证结果表明,CEO金融背景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国有企业相较于民营企业上述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拥有金融背景CEO提高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具有负向价值效应,证实了攫取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作用较弱时,更容易诱发金融背景CEO通过增持现金谋求私利的行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  张占斌  
数字金融的发展在缓解资金约束、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可能由于数字技术和数字金融的特征而放大金融风险。本文选择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社会过滤因子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会显著增加区域金融风险水平。在两个社会过滤变量中,在市场化水平越高的地区,有更强的金融创新风险抵御能力,数字金融对区域金融风险的正影响越弱;房价上涨率对数字金融与区域金融风险关系也存在逆向调节作用,但仅在股票市场领域成立,针对银行业、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债务三个领域风险并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基于此,提升市场化水平、将房价上涨率控制在合理区间有助于化解数字金融发展所带来的金融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瑶鹏  林柳琳  高琦  
文章选取中国31个省级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对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科技金融的分布以及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科技金融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水平相对较低;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效率不高,且对科技金融整体水平的提升作用不大;科技金融发展的四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较低。因此,中国各区域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金融市场成熟度,逐步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市场机制;围绕产业链进行指向性制度设计,并构建科学的科技金融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引入更多长期资金,构建科学风险投资补偿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殷克东  孙文娟  
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建立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构建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测评模型,采用Kendall一致性检验对2004-2009年沿海8省市金融发展水平的测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沿海8省市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梯队划分,最后针对典型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变迁的动因进行分析,探明金融发展变迁的关键因素及内在关联效应,为区域金融的发展提供基础性参考标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瑶鹏  林柳琳  高琦  
文章选取中国31个省级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对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科技金融的分布以及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科技金融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水平相对较低;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效率不高,且对科技金融整体水平的提升作用不大;科技金融发展的四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较低。因此,中国各区域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金融市场成熟度,逐步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市场机制;围绕产业链进行指向性制度设计,并构建科学的科技金融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引入更多长期资金,构建科学风险投资补偿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茉菡  章新蓉  
通过构建公司治理综合性指标,探究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对现金持有水平及其价值效应的影响,并基于产权异质性,进一步考察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及其价值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公司现金持有量,而且区域金融发展可以正向调节这种负向影响机制;与国有企业相比,公司治理水平对现金持有量的负向影响以及区域金融发展的正向调节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现金持有水平提高有利于提升现金持有的市场价值,同时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公司治理水平均可以正向调节现金持有的价值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茉菡  章新蓉  
通过构建公司治理综合性指标,探究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对现金持有水平及其价值效应的影响,并基于产权异质性,进一步考察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及其价值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公司现金持有量,而且区域金融发展可以正向调节这种负向影响机制;与国有企业相比,公司治理水平对现金持有量的负向影响以及区域金融发展的正向调节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现金持有水平提高有利于提升现金持有的市场价值,同时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公司治理水平均可以正向调节现金持有的价值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安康  
在区域金融研究中,不能回避区域金融资源集聚特征和空间差异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为此,本文纳入地理空间因素,依据2000~2013年较完整的时间样本尺度,以广东地市区域划分空间尺度,采用空间统计学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广东各地市金融发展的现状和分布格局,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各解释变量因素对金融发展水平的空间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旨从金融资源在地理上的集群角度解释广东省金融水平不平衡现象,以期为广东金融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文启  
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1978~2009年的相关宏观数据为考察对象,利用均值差异检验、泰尔指数等研究手段,实证考察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十分显著,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金融发展的区域总体差异性主要来自区域内省份之间的差异,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相对较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金玲  
文章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深度与广度等方面,建立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和Q型聚类等方法对江苏13个地区金融发展及其差异情况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江苏区域金融具备"数量型"发展特征,转变金融增长方式,提高金融效率是江苏区域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芸  刘杨  
从科技金融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出发,构建了包含科技财税与信贷、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资本市场、科技金融环境和科技金融产出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19个二级指标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2016年度数据为基础,测度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我国科技金融的整体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很多地区科技金融各维度的发展水平也不均衡,科技金融环境的好坏对于科技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科技金融产出相对投入存在一定的时滞性。最后,根据测度结果和研究结论,从市场机制、金融体系、财税支持、金融工具等角度提出了5条具体建议,以期推动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