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52)
- 2023(8039)
- 2022(6557)
- 2021(5743)
- 2020(4966)
- 2019(10947)
- 2018(10610)
- 2017(21330)
- 2016(11151)
- 2015(11941)
- 2014(11797)
- 2013(11776)
- 2012(10493)
- 2011(8932)
- 2010(9241)
- 2009(9198)
- 2008(9703)
- 2007(8877)
- 2006(8024)
- 2005(7665)
- 学科
- 业(74145)
- 企(71572)
- 企业(71572)
- 济(57042)
- 经济(56978)
- 管理(55376)
- 方法(26494)
- 业经(25180)
- 财(23571)
- 务(20154)
- 财务(20152)
- 财务管理(20141)
- 企业财务(19173)
- 农(19087)
- 数学(18968)
- 数学方法(18900)
- 制(15835)
- 技术(15223)
- 农业(14340)
- 划(12781)
- 策(12502)
- 企业经济(12084)
- 银(11327)
- 银行(11325)
- 经营(11281)
- 体(10994)
- 和(10793)
- 行(10480)
- 技术管理(10404)
- 理论(10313)
- 机构
- 学院(167037)
- 大学(159703)
- 济(77822)
- 经济(76679)
- 管理(75103)
- 理学(64321)
- 理学院(63898)
- 管理学(63430)
- 管理学院(63127)
- 研究(44395)
- 中国(42327)
- 财(39064)
- 京(31532)
- 财经(30951)
- 经(28024)
- 江(26003)
- 农(25217)
- 商学(23366)
- 经济学(23197)
- 商学院(23181)
- 财经大学(22736)
- 科学(21877)
- 中心(21493)
- 经济学院(21092)
- 州(20596)
- 经济管理(20483)
- 业大(20450)
- 所(20395)
- 农业(19412)
- 北京(19300)
- 基金
- 项目(102191)
- 科学(84258)
- 研究(77986)
- 基金(77845)
- 家(64647)
- 国家(64018)
- 科学基金(59024)
- 社会(54126)
- 社会科(51579)
- 社会科学(51564)
- 基金项目(41381)
- 省(40705)
- 自然(36755)
- 自然科(36005)
- 自然科学(35999)
- 自然科学基金(35479)
- 教育(34225)
- 划(31707)
- 资助(30801)
- 编号(30270)
- 业(29373)
- 创(25564)
- 部(23352)
- 创新(22850)
- 制(22672)
- 国家社会(22638)
- 成果(22272)
- 重点(21964)
- 人文(21606)
- 发(21544)
共检索到252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娥平 关静怡
近年来,中国学者对债务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非常关注。理论分析认为,债务来源差异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不同。但已有研究忽略了这种异质性,或将债务等同于银行借款,并且缺乏对企业投资不足问题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立足于债务治理的角度,考察商业信用这种债务来源对中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将商业信用与非效率投资的研究进一步延伸到投资不足领域,同时关注商业信用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两类非效率投资问题的双向治理作用。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构建,提出商业信用能对非效率投资发挥双向治理作用的研究假设。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从理论上证明商业信用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为验证商业信用对非效率投资的双向治理作用提供实证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海敏 曲小昀
近年来频发的社会责任事件,引起了各界对社会责任及商业信用的关注。文章选取了2011—2019年沪深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利用Richardson(2006)模型评价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程度,基于OLS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并检验了商业信用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显著抑制其非效率投资行为;商业信用在社会责任履行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基于产权异质性,在非国有企业中,履行社会责任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和商业信用的中介效应更显著。以上研究为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经济后果的影响提供了经验数据,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企业短视行为,为实现价值双赢,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欢
笔者基于沪深A股2007年第1季度到2015年第4季度的财务数据,实证讨论了商业信用的公司治理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的商业信用规模越大,其投资效率越高;同市场地位较高的企业相比,商业信用对市场地位较低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从行业的视角看,商业信用对处于非政府管制行业的企业投资效率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这一现象在企业市场地位较低时更为明显;从政府保护的视角看,当企业的产权性质为民营、所处地区市场环境较差时,商业信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从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视角看,商业信用能够抑制市场地位较低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同时可以缓解市场地位较高企业的投资不足问题。应该说,研究结论有利于进一步揭示中国制度背景下商业信用融资的经济后果,也为深化政府与企业关系的讨论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
市场地位 商业信用 投资效率 政府保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计方 刘星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非效率投资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股东的监督作用,其持股比率与公司投资过度、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监督与抑制受到限制。
关键词:
机构持股 非效率投资行为 国有控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雪峰
基于2003-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商业信用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主要是由代理冲突比较严重且公司存在大量自由现金流而引发,投资不足主要是由融资约束引发,并非由债权代理冲突引发;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能够抑制过度投资,发挥治理作用。同时,商业信用又能够缓解投资不足,发挥融资功能。
关键词:
商业信用 非效率投资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宁哲 李欣鑫 赵泽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经济发展不仅要关注速度更要提高质量,企业如何提升投资效率成为焦点话题。以我国2013—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管理层能力、商业信用融资与企业投资效率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管理层能力提升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商业信用融资在管理层能力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稳健性检验通过替换度量指标和检验方法,验证了研究结论是稳健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管理层能力和投资效率的相关文献,而且为企业提高投资效率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管理层能力 商业信用融资 投资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艳君
本文从城市层面商业信用环境出发,选取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商业信用环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更好地商业信用环境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商业信用环境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高投资效率。基于企业内部会计稳健性检验发现,外部商业信用环境与内部会计稳健性存在替代作用,即在内部会计信息质量较差时,商业信用环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刚
文章基于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和情境依赖机制。实证研究表明,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降低了企业投资效率,具体表现为非标准审计意见加剧了企业的投资不足行为;商业信用融资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即非标准审计意见通过降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进而导致企业投资不足加剧,投资效率降低;进一步分析表明,两类代理成本均具有调节效应,显著加剧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对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本研究有助于理解非标准审计意见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机制,为我国审计报告有用性提供了证据支持,上市公司应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缓解代理冲突,降低代理成本。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廷华 张瑜 刘潇
商业信用作为非正规金融制度的一种使用形式,在企业之间被广泛使用。本文分析商业信用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其作用机制包括"融资效应"、"质量保障效应"、"竞争效应"和"强制性效应"。在此基础上,使用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ADL(1,1)动态回归模型,运用系统GMM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检验商业信用对企业生产效率的长、短期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商业信用可能通过负向的竞争效应和强制性效应抑制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而长期中可能通过融资效应促进生产率提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廷华 张瑜 刘潇
商业信用作为非正规金融制度的一种使用形式,在企业之间被广泛使用。本文分析商业信用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其作用机制包括"融资效应"、"质量保障效应"、"竞争效应"和"强制性效应"。在此基础上,使用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ADL(1,1)动态回归模型,运用系统GMM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检验商业信用对企业生产效率的长、短期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商业信用可能通过负向的竞争效应和强制性效应抑制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而长期中可能通过融资效应促进生产率提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良 马永强
本文以1991--2014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商业信用对企业绩效的作用逻辑。研究发现,商业信用与企业绩效间呈倒U型关系,非效率投资起着显著U型中介作用,在这过程中,组织冗余发挥了显著的倒U型调节效应。文章从公司治理内外部治理视角研究了商业信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对公司治理文献的丰富和企业经营决策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商业信用 企业绩效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记元 赵博思
数字经济现已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企业作为推行数字化的重要微观载体,在此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融资行为亦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经济持续下行,企业面临融资困境,商业信用融资作为银行信贷的重要替代性渠道,具有便捷、低价等明显优势,是企业缓解融资约束的重要融资方式,在企业债务结构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现有关于商业信用融资的研究大多关注数字普惠金融,鲜有涉及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探讨,因此本文试图填补该不足,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出发,以2007~2022年沪深两市A股企业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作用机理、异质性表现及二者对企业代理问题、投资效率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期为企业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制定科学的融资策略,亦为政府积极有效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做好顶层设计,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数字经济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商业信用融资 投资效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娇 王凡林
将客户数字化转型行为决策纳入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研究框架中,利用2007—2019年中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五大客户数据,检验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正向溢出主要表现为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该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协同和高管治理是客户数字化转型改善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两个作用渠道,从而证实数字溢出存在协同治理效果。此外,当客企关系性质良好、客企数字差距较大、企业融资约束较高时,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改善效果更好。研究结论不仅肯定了客户数字化转型引致的数字溢出能够改善企业非效率投资,为缓解企业间供需矛盾提供了解决思路;而且发现并验证了供应链数字溢出的协同治理效果,加深了各界对供应链数字溢出的学术认知,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国华 廖芯谊
目前我国正面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而上市企业过度融资的窘境,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本文基于该现状,探讨了IPO超募资金对上市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地,将超募问题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分析了是否越大的企业规模管理制度越完善,从而对上述关系(超募-非效率投资)产生了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超募资金越多的企业,过度投资的程度越重;同样,超募资金越多的企业,投资不足的程度也越厉害;越大的企业规模越能缓解由超募资金引起的过度投资;但企业规模不能调节由超募资金所引起的投资不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中文 瞿奥斯 刘韬
本文利用2006—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货币政策、公司内部治理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宽松货币政策有利于装备制造企业获取外部融资,使企业更倾向于增加投资和扩大规模,导致企业投资效率降低;宽松货币政策显著加剧了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现象,而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适当提高股权制衡度、增加独立董事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有利于提高投资决策的合理性,弱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