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06)
2023(12052)
2022(10019)
2021(9133)
2020(7949)
2019(17402)
2018(17266)
2017(33734)
2016(17745)
2015(19500)
2014(19179)
2013(18875)
2012(17027)
2011(14925)
2010(15514)
2009(15176)
2008(15675)
2007(14600)
2006(13034)
2005(12375)
作者
(48355)
(40343)
(40136)
(38106)
(25872)
(18934)
(18212)
(15337)
(15233)
(14552)
(13721)
(13564)
(13192)
(12828)
(12554)
(12167)
(11896)
(11688)
(11396)
(11394)
(9785)
(9708)
(9545)
(9278)
(9078)
(9071)
(9002)
(8907)
(7855)
(7802)
学科
(89778)
(83388)
企业(83388)
(76595)
管理(76586)
经济(76471)
方法(32037)
(30844)
业经(29054)
(25780)
(23736)
数学(23601)
数学方法(23445)
(23344)
财务(23327)
财务管理(23296)
企业财务(22145)
技术(20257)
中国(19461)
(19128)
银行(19118)
(17960)
农业(16954)
(16530)
(15568)
(15329)
理论(15268)
(14817)
金融(14815)
体制(14747)
机构
学院(254087)
大学(249040)
(113106)
经济(110993)
管理(107444)
理学(90560)
理学院(89818)
管理学(88913)
管理学院(88416)
研究(75130)
中国(69552)
(61086)
(50963)
财经(46526)
(42069)
(40918)
科学(38925)
(36301)
中心(36271)
(35658)
财经大学(34353)
经济学(34131)
北京(32160)
(32125)
商学(31758)
商学院(31486)
研究所(30937)
业大(30890)
经济学院(30663)
经济管理(27918)
基金
项目(155287)
科学(126105)
研究(118798)
基金(115809)
(97088)
国家(96179)
科学基金(86728)
社会(79480)
社会科(75466)
社会科学(75448)
(61227)
基金项目(60999)
自然(54198)
教育(53353)
自然科(53045)
自然科学(53034)
自然科学基金(52219)
(49178)
编号(46604)
资助(46589)
(39245)
成果(37131)
(36923)
(36255)
创新(35599)
(35318)
重点(33826)
国家社会(32937)
(32234)
课题(31802)
期刊
(133441)
经济(133441)
研究(82630)
(53254)
中国(53141)
管理(49082)
(39155)
金融(39155)
(34779)
科学(30088)
学报(27630)
财经(24499)
技术(24260)
大学(23511)
业经(22810)
农业(22647)
学学(22528)
(20948)
经济研究(20440)
教育(20432)
问题(16498)
技术经济(15895)
财会(15647)
(14765)
现代(13947)
(13833)
会计(13691)
商业(12882)
国际(12441)
理论(12320)
共检索到404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瑞林  罗云峰  
作为由产业链关系形成的非正式融资工具,商业信用既有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对于存在创新投资的制造业企业而言,商业信用产生的财务风险需要得到有效控制,以保证研发投入的持续性。基于这一思路,使用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分析商业信用与创新投资在财务风险控制上的协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产业链背景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创新投资型公司使用商业信用的财务风险总体低于非创新投资型公司,创新投资与商业信用投融资能够在控制财务风险上形成协同效应;而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交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种协同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申林  杨华  
企业技术创新是既具有潜在高效益,又具有潜在高风险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风险,让技术创新成果的持有者、接受者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风险性及产生的原因。使双方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获得更大效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忠雪  高心仪  张玲  
基于创始控制人对非金融企业普遍存在的金融投资研究的欠缺,以2007—2019年295家上市民营高科技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创始控制人与企业金融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创始人控制来说,创始人控制明显抑制了企业金融投资行为,而随着商业信用的提高,创始人控制却促进了企业金融投资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两权分离度低和宏观经济稳定时,创始控制人对金融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此外,创始控制人通过提高实业投资水平和降低代理问题抑制了金融投资水平。研究结论揭示了企业创始控制人对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拓展了现有金融化研究的领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磊  
缺乏抵押品是初创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初创企业通过民间借贷成本高、风险大,可以把企业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库存等流动资产作为质押物,由银行认可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对上述货物进行监管,保证货物总体价值高于银行授信额度,并在完善抵押登记手续的基础上,由银行为初创企业提供融资。物流公司负责货物的监管,实际上是银行将评估抵押货物价值、货物灭失、货物跌价失信的风险转嫁给了物流公司,物流公司在其中起到担保者的作用。物流公司可以利用功效系数法分析初创企业融资存在的风险并进行预警,要掌握初创企业经营状况、防范法律风险以降低自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博义  
我国经济转型是企业投资的基本背景,按照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律进行投资是企业控制投资风险的关键。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进行投资,必须能够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控制风险,通过风险收益分析进行相关投资决策。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投资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文章在分析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防范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飞  薛斌  
基于我国2015-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企业技术创新如何影响信用风险。结果表明:两者显著相关,其中创新投入与信用风险U型相关,创新产出和效率与信用风险负相关。中介机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不仅直接影响信用风险;同时通过企业绩效和资本结构作为中介,间接影响信用风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斌  陈艳华  
高动荡转型环境下,如何确保新旧创新(体系)的顺利过渡与转换是企业界与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从创新流视角,以6家正在或已经经历创新转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案例进行剖析,构建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转换风险控制机制。结果显示: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转换风险识别是构成两流创新风险控制行为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模式、能力和资源的变异风险识别;在识别和评估两流创新转换风险的基础上,遵循风险识别(感知)—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治理效果的逻辑,通过结构惯例更新、资源弹性治理逻辑、过渡型学习控制两流创新变异风险,最终促成新流创新绩效赶超跨越。研究结论对处于创新转型期的企业提供以下启示:确保对两流创新转换风险快速感知,加强创新转换风险评估规范建立,以提高对两流创新转换的环境适应力、降低转换风险,促成新一轮主流创新转换升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文莉  韩雪漪  
作为金融市场深度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金融创新行为已逐渐成为现代金融业的热点议题。在给金融市场带来新的逐利机会的同时,金融创新行为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金融风险。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金融风险。文章针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形成的原因、类型等,提出了五种控制金融创新下商业银行风险的方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凯淇  卿松  
基于2018年新三板创新层的888家企业2015~2017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内部控制路径下风险投资(VC)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VC能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VC联合投资越多、投资期限越长,企业创新绩效越好,但VC投资期限对研发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VC投资强度对企业创新的作用不稳定。在内部控制方面,VC能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且VC联合投资越多、投资期限越长,企业内部控制越好,而VC投资强度对内部控制的作用不显著。从影响路径来看,VC参与、VC联合投资、VC投资期限都可以通过内部控制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上述结论进一步丰富了VC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成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月华  
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然而,中小企业出现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没有做好信用风险的事前控制,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要提高中小企业内部信用水平,我们必须从明确中小企业产权关系、建立专职信用管理机构控制信用风险、加强对客户信息管理、确定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等级管理原则、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和制度、加强对销售合同的严格审核等方面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事前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忆  闵剑  
本文以2007-2016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对内部控制质量、企业成长性与信用风险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样本研究了当企业分别处于不同内部控制质量水平时成长性与信用风险的关系,以及分别处于不同成长性水平时内部控制质量与信用风险的关系。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企业成长性均与信用风险负相关,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低时,高成长性对降低信用风险作用不大;当企业成长性较低时,高内部控制质量亦没有显著减少企业信用风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星文  
我国现阶段企业信用状况令人担忧,拖欠款项、合同违约、产品侵权、虚假信息、假冒伪劣产品、质量欺诈等多种失信行为长期困扰着企业。由于信用交易中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了两种机会主义行为,一是买方会有选择地提供有利于达成契约的信息,而屏蔽那些不利于契约达成的信息,有的甚至为了达到签约目的而不惜造假,提供虚假信息;二是买方在信用交易达成后不及时足额支付价款。要改变我国目前企业信用缺失,商业交易中信用风险居高不下的局面,除了企业自身应加强信用风险的内部控制外,政府和社会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思  何文龙  张然  
发挥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要求。本文以2006~2011年深沪两市首次公开上市的A股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VC的进入促进了被投企业创新,表现为专利申请数量的显著增长。外资背景的VC和多家VC联合投资对被投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更强;且VC投资期限越长,对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考察VC影响企业创新的潜在机制发现:一方面,VC的进入有利于被投企业引入研发人才,扩大研发团队;另一方面,VC的进入为被投企业提供了行业经验与行业资源,从而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不仅揭示了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及具体机制,同时也为国家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创新战略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思  何文龙  张然  
发挥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要求。本文以20062011年深沪两市首次公开上市的A股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VC的进入促进了被投企业创新,表现为专利申请数量的显著增长。外资背景的VC和多家VC联合投资对被投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更强;且VC投资期限越长,对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考察VC影响企业创新的潜在机制发现:一方面,VC的进入有利于被投企业引入研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