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5)
2023(10141)
2022(8144)
2021(7163)
2020(6217)
2019(13988)
2018(13732)
2017(26952)
2016(14026)
2015(15619)
2014(15709)
2013(15674)
2012(14394)
2011(12856)
2010(13490)
2009(13187)
2008(13021)
2007(11801)
2006(10779)
2005(10240)
作者
(40767)
(34385)
(34149)
(32250)
(22110)
(15952)
(15345)
(13220)
(12900)
(12292)
(11806)
(11320)
(11301)
(11002)
(10549)
(10294)
(10165)
(9839)
(9737)
(9385)
(8523)
(8404)
(8255)
(7930)
(7681)
(7660)
(7513)
(7336)
(6756)
(6612)
学科
(96593)
经济(96515)
(74926)
(71405)
企业(71405)
管理(60596)
方法(36926)
业经(29196)
数学(29038)
数学方法(28707)
(23279)
(21314)
地方(18752)
(18532)
财务(18513)
财务管理(18503)
企业财务(17503)
(17277)
农业(16350)
中国(16336)
技术(15945)
(14957)
(14117)
(14107)
理论(13442)
(13160)
(12734)
银行(12734)
企业经济(12293)
地方经济(12118)
机构
学院(219459)
大学(211714)
(109151)
经济(107564)
管理(91504)
理学(78234)
理学院(77558)
管理学(76470)
管理学院(76057)
研究(67901)
中国(57934)
(48275)
(42838)
财经(38490)
科学(36455)
(34779)
经济学(34331)
(33875)
(33378)
(31984)
经济学院(30653)
中心(30361)
研究所(29625)
财经大学(28104)
商学(27410)
业大(27214)
商学院(27142)
北京(27010)
(26585)
经济管理(25562)
基金
项目(133949)
科学(108930)
基金(100490)
研究(99221)
(84762)
国家(84013)
科学基金(75710)
社会(68172)
社会科(64942)
社会科学(64925)
(53511)
基金项目(52258)
自然(47435)
自然科(46451)
自然科学(46444)
自然科学基金(45670)
教育(44215)
(42079)
资助(41847)
编号(37902)
(32134)
(31334)
(29937)
(29707)
重点(29566)
国家社会(28723)
成果(28518)
创新(28376)
人文(26767)
教育部(26415)
期刊
(130786)
经济(130786)
研究(67829)
管理(42234)
(41341)
中国(37667)
(30112)
科学(26283)
(25482)
金融(25482)
学报(23692)
技术(23094)
经济研究(21761)
业经(21114)
财经(20912)
农业(20229)
大学(19555)
学学(19147)
(18221)
技术经济(16732)
问题(16308)
统计(14256)
(13452)
(13388)
世界(12739)
商业(12393)
现代(12178)
(12009)
决策(11765)
教育(11706)
共检索到339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强赤华  
一、商业企业集团参与外向型经济活动的优势近年来,沿海开放地区商业系统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性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商办工业、饮食业和商业通过“三来一补”、“外引内联”、创办“三资”企业等多种形式进行对外商品交换、劳务交换和适应对外开放提供服务,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但商业外向型经济活动由于受到体制格局、观念意识及其他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与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仲康  
1992年6月-7月份,我们在广州、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进行了调查,对广东省组建企业集团和发展外向型经营企业集团的情况进行了专题研究。广东省这一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初步探索出许多有益的经验,给了我们不少宝贵的启示,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和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颜银根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自由资本模型的基础上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构建了包含贸易自由化、企业异质性以及外向型经济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数理分析和数值模拟,本文研究发现:(1)企业生产效率的差异形成"自我选择效应",即生产效率最高的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生产效率次之企业选择国际贸易、生产效率较低企业选择供应本地市场,从而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可同时大幅增长;(2)当企业生产效率以及市场进入成本存在异质性时,Krugman(1991)所述的完全核心-边缘结构可能并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不完全集聚的核心-边缘结构;(3)无论是贸易自由化还是企业异质化,都能有效地促进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并且贸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益嘉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今后,我们必须以更加勇敢的姿态进入世界经济舞台。”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为我们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不失时宜地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寻找我们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位置,与世界经济融合,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新的重大选择,也是每个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孔子熊  
当前面临着国际上经济竞赛和贸易竞争愈演愈烈,而谁胜谁负起决定因素的是其实力。据有关资料,1990年世界上500家最大的跨国工业公司销售额达5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据联合国有关专家预测,到2000年仅3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就会是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3/4。可见企业集团正向大型化、超大型化发展,企业集团以其资金雄厚,集生产、开发、科研、金融、国内外贸易于一体,具有较强的吸引外资和引进技术的能力,使企业有条件向实业化、国际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助仁  
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对外向型企业集团问题进行了多方探讨,本文就有关讨论问题的学术观点作简要综述。作者就外向型企业的概念综合了7种观点;外向型企业集团的特征综述了两种意见;外向型企业集团的类型认为有6种;从五个方面阐述了组建和发展外向型企业集团的意义;还从6个方面指出了我国外向型企业集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发展外向型企业集团的对策思路问题,作者综合了5种意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章新  
广义的商业,应包括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都是从事商品流通的国民经济部门。但在我国特定的管理体制下,内外贸机构是分开设置的。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不仅是对外经济贸易部门的事情,商业部门也是大有可为的。一、商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启杰  
一、关于商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体范围问题商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体范围,即此处“商业”的涵义和范围,是一个涉及许多方面的大问题。在具体进行商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理论研究、规划设计、措施制定之时,均必须明确主体范围。但至今人们对此问题的理解尚带有很大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从理论上给予研究清楚是必要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左大培  
所谓外向型经济,是对外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相对本国总产出的比例比较大的经济。要形成一个外向型的经济,首先出口占本国总产出的比重要高,而经验事实和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吉龙  
自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来,沿海地区各省、市努力发展对外商品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积极组织出口创汇商品的生产,同时为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而对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形式和产品结构等都作了一些调整,从而推动了沿海地区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促进了沿海地区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成绩斐然。然而,应该看到,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是在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逐步转变外汇管理方式,从强调事前审批转变为加强事中事后监测监管,从行政管理转向市场化管理,要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路近年来,面对新的国际资本跨境流动格局,外汇局湖北省分局(以下简称"湖北省分局")紧密结合湖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实际,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便利化和防风险两大外汇管理的基石,始终坚持以服务为主,监管为辅,寓监管于服务之中,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转口贸易和航运业也较发达。50至70年代,李光耀在对前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营公司体制和欧美、日本的自由市场经济、自由企业制度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后,确定了新加坡外向型经济的道路。由于政府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引进外资、西方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使本国经济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并在70年代跨入了“新兴工化国家”行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