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8)
2023(11496)
2022(9312)
2021(8279)
2020(7098)
2019(16144)
2018(15745)
2017(29932)
2016(15861)
2015(17421)
2014(17331)
2013(17115)
2012(15459)
2011(13750)
2010(14188)
2009(13553)
2008(13716)
2007(12429)
2006(11196)
2005(10469)
作者
(46811)
(38912)
(38495)
(36561)
(24956)
(18265)
(17514)
(14995)
(14843)
(13928)
(13179)
(13068)
(12617)
(12552)
(12127)
(11835)
(11533)
(11249)
(11181)
(11083)
(9670)
(9549)
(9514)
(9083)
(8781)
(8642)
(8575)
(8519)
(7829)
(7755)
学科
(75577)
(72403)
经济(72306)
(71272)
企业(71272)
管理(61953)
业经(27811)
方法(26636)
(24026)
(22831)
中国(20537)
(19115)
(18403)
财务(18373)
数学(18367)
财务管理(18360)
数学方法(18140)
企业财务(17353)
农业(16730)
技术(16431)
理论(15152)
(14540)
(14386)
(14033)
地方(14023)
(13723)
(13303)
银行(13278)
(12484)
企业经济(12283)
机构
学院(230694)
大学(225540)
(96097)
经济(94030)
管理(92425)
理学(78145)
理学院(77335)
研究(76947)
管理学(76168)
管理学院(75728)
中国(63230)
(49365)
(46802)
科学(45968)
(41183)
(38577)
(37737)
财经(36165)
中心(34618)
研究所(34562)
业大(33248)
(32680)
农业(32313)
北京(30702)
(29642)
(28558)
经济学(28208)
(27744)
师范(27459)
财经大学(26298)
基金
项目(149223)
科学(119578)
研究(109476)
基金(109320)
(95039)
国家(94148)
科学基金(82871)
社会(71338)
社会科(67675)
社会科学(67660)
(59714)
基金项目(57946)
自然(53435)
自然科(52307)
自然科学(52289)
自然科学基金(51364)
(48860)
教育(48502)
资助(43112)
编号(43074)
(34950)
(34414)
成果(33832)
重点(33272)
(32653)
(32041)
创新(31252)
课题(30087)
国家社会(29810)
(28857)
期刊
(114792)
经济(114792)
研究(71705)
中国(48041)
管理(40695)
(40582)
(38486)
学报(33154)
科学(32848)
大学(25651)
农业(25487)
(25401)
金融(25401)
学学(24404)
技术(22148)
教育(21772)
业经(21068)
财经(18600)
经济研究(17535)
问题(16206)
(16195)
(16136)
技术经济(13471)
现代(13007)
财会(11848)
商业(11798)
(11019)
世界(10968)
科技(10922)
会计(10705)
共检索到362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红涛  柳思维  朱艳春  
文章建立了一个城市商圈的基础框架,系统阐述了从城市商业企业到城市商圈再到城市商圈体系的演化过程。进而讨论了城市商圈聚集度、城市商圈发展下限、城市商圈临界点、新老城市商圈间扩散效应及城市商圈与商圈体系演化的分析工具等重要的学术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先庆  
商圈的形成和发展与城市形态的变化和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现代商圈对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任何一个城市的繁荣都离不开一个不断发育成长的商圈的带动,不同层次商圈的形成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原始动力。而城市规模的扩展带动城市商圈的规模随之扩大,城市的功能定位决定城市商圈的特性和发展方向,城市布局的变化导致城市商圈结构与布局的调整,城市交通的发展也会促使城市商圈的形态和布局进行新的重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先庆  
都市型商圈作为商品流通领域中一个普遍而重要的经营组织形式,已经成为现代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广州市天河路商圈为例,结合商圈生命周期理论,对商圈聚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阶段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一个商圈聚集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赢利因素、环境因素和发展因素。而这三种因素又在商圈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效应。因此,在引导一个商圈发展时,首先要判定该商圈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找出其中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然后再根据相应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规划与指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丽国  
区位选择与聚集经济是区域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基础理论,但是我们一直不清楚这两个理论之间的本质联系。聚集经济一直以来缺少有力的微观基础。本文在区位选择分析框架下,研究了聚集经济的理论微观基础,并利用两个模型分析了交通以及R&D的溢出效应对区位选择和聚集实现的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建勤  
商业企业因追求规模绩效集聚而形成商圈。商圈的规模绩效和竞争优势来源于商圈所拥有的资源及商圈内在的结构方式,即商圈内商业企业资源整合的协同绩效。商圈的规模绩效存在有限性,当商圈规模超越某个极值点时集群绩效将大幅度的递减。因此,要增强商圈的规模绩效,政府必须采取卓有成效的对策与策略:提高商圈业态关联度,为实施商圈战略奠定基础;建立有效的竞和机制,以保证商圈活力的源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龙龙  
柳思维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城市商圈论》2012年底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是国内商贸流通学术界第一部系统研究城市商圈理论的一部力作,可喜可贺。重视区域中的城市群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必须关注流通与商业,必须关注城市商圈。从空间上讲,城市表现为工商业集中的狭小区域,而农村则为农业分散生产的广阔区域。城市的出现是离不开商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柳思维  吴忠才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文献,发现其较少涉及细分产业或行业,尚未发现基础设施对商业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文献。设计了城市能源系统、城市通讯系统、城市文教系统、城市交通系统四个影响城市商圈的变量,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对城市商圈的发展影响显著,但各变量对城市商圈的影响程度不一,影响最大的为城市文教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高等学校在校生、高等学校教职工、公共汽(电)车运营数对城市商圈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5317、0.4910和0.4185。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尹元元  陈柳钦  
科学合理的商圈布局既是城市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商圈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述国外商圈布局技术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商圈布局的现实提出了现代城市商圈布局的三维动态模型,并为城市商圈布局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技术方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娟  吴建伟  
文章引入商圈成长质量指数的概念,构建了衡量商圈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效度分析、信度分析与权重分析,对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所得出的评价体系对于政府规划部门、房地产开发商以及零售商业企业合理规划、布局、管理商圈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理达  卜华  
商圈是一个动态的空间概念,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各异,传统固化的评价体系难以揭示其发展历程的"生命特质"。文章将纵向的"时间"维度配之以横向的"资本"维度,根据物质资本与智力资本在圈商初创期、成长期与成熟期的不同影响,设计21项评价指标。并对指标进行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宏伟  
"商圈"凭借天然的聚集能力和展示功能,浓缩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发展风貌,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对商圈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进趋势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该城市以及该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及变化趋势。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北京商圈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演进趋势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及变化趋势,为政府、商业企业、开发商了解当地商业布局和商圈发展趋势,制定经营战略、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福象  王新新  
基于国际垂直分工的理论视野,界定了单体企业的适度规模经济和企业集团总体的最适规模经济等概念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并结合垂直范围经济和聚集经济等相关概念,从技术经济角度给出了企业集团适度规模经济的模型框架和测度方法,揭示了企业集团在地域上的合理规模即集聚程度与集聚效益之间的倒U字形钟形关系。利用该分析框架,提出了在国际垂直分工视野下,生物医药和专用设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实现企业集团适度规模经济战略选择的关键在于利用企业集团的集聚经济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并通过产品细分的差别化定位,实现大型企业集团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策略性替代。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波  黄嘉颖  邱锦安  
针对流动人口密集和商业集中的城市商圈应急疏散的特殊性,建立了城市商圈应急疏散研究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应急疏散需求预测、应急疏散空间适宜性评价、应急疏散路径优化3个层面。通过3σ法、灰色关联法和熵权法、GIS、OD模型等技术,将研究框架应用于广州上下九商圈。结果发现:上下九商圈疏散人口和疏散场地需求较大,目前应急避难场所不能满足区域内疏散需求;适宜性强的紧急避难场所多为学校内操场用地,但有效避难空间极易受到建筑物倒塌影响,导致场地内避难空间不足;人口密集区大部分在选定紧急避难场所500 m服务范围和疏散用时在10 min内,但城市商圈路况复杂增加了疏散成本,同时降低了疏散效率。提出了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布局和疏散路径优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晓冰  陈忠暖  
运用Shannon信息熵理论,借助熵值及其均衡度和优势度模型理论,探讨地铁站点的类型、开通时间和区位对站点商圈零售商业业种构成的影响,揭示它们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①受地铁站点区位影响,按城市中心向边缘排列,15个站点的业种结构信息熵值呈现倒U型曲线模式,位于城市近郊区的站点零售商业结构最均衡;②受地铁站点的类型影响,交通接驳点的站点零售商业结构最均衡;③地铁站点的开通时间越晚,其零售商业结构越均衡。以上研究结论对认识和策划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零售商业布局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