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1)
- 2023(8545)
- 2022(6657)
- 2021(6020)
- 2020(5014)
- 2019(11143)
- 2018(11066)
- 2017(20790)
- 2016(10409)
- 2015(11427)
- 2014(10908)
- 2013(10145)
- 2012(8848)
- 2011(7827)
- 2010(7960)
- 2009(7590)
- 2008(7587)
- 2007(6971)
- 2006(6404)
- 2005(6059)
- 学科
- 济(40554)
- 经济(40515)
- 业(35443)
- 管理(33454)
- 企(30404)
- 企业(30404)
- 中国(15374)
- 技术(15208)
- 业经(12868)
- 农(12797)
- 方法(12023)
- 制(11925)
- 技术管理(11572)
- 银(11396)
- 银行(11384)
- 行(10608)
- 财(9075)
- 数学(9032)
- 数学方法(8901)
- 地方(8705)
- 农业(8485)
- 理论(8326)
- 融(7529)
- 金融(7529)
- 体(7274)
- 学(7191)
- 产业(7139)
- 策(6845)
- 贸(6721)
- 贸易(6706)
- 机构
- 学院(138686)
- 大学(137373)
- 济(58138)
- 经济(57017)
- 管理(53904)
- 研究(46501)
- 理学(45513)
- 理学院(45049)
- 管理学(44312)
- 管理学院(44029)
- 中国(38561)
- 京(29310)
- 财(27736)
- 科学(26022)
- 江(22909)
- 所(21916)
- 财经(21181)
- 中心(21123)
- 农(19662)
- 研究所(19579)
- 经(19183)
- 北京(18667)
- 州(18460)
- 范(18419)
- 师范(18269)
- 经济学(17929)
- 业大(17215)
- 院(17124)
- 经济学院(15909)
- 商学(15627)
- 基金
- 项目(89604)
- 科学(72624)
- 研究(69863)
- 基金(64266)
- 家(55011)
- 国家(54520)
- 科学基金(48175)
- 社会(46050)
- 社会科(43683)
- 社会科学(43671)
- 省(36917)
- 基金项目(33625)
- 教育(32086)
- 划(29777)
- 自然(28626)
- 编号(28092)
- 自然科(28092)
- 自然科学(28088)
- 自然科学基金(27611)
- 创(25528)
- 资助(23626)
- 创新(22685)
- 成果(22660)
- 课题(20402)
- 重点(20357)
- 发(20352)
- 国家社会(19359)
- 部(18906)
- 业(18253)
- 制(18147)
共检索到226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晁钢令
流通现代化是一种顺应时代需求的与时俱进的动态变革过程,商业业态的变革是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第一轮流通现代化,是以连锁超市、便利店、大卖场、专业卖场、购物中心、品牌直销店等新型商业业态的产生为标志的。目前,新一轮的流通现代化是基于多元化、便捷化、知识化、体验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并依托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供应链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而进行的商业业态创新过程。店网融合、主题商店、DIY商店、会员制商店、城市消费合作社和家庭采购顾问等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商业业态创新的模式。
关键词:
流通现代化 商业业态 创新 市场特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则
当前转方式、调结构、搞活流通、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已经成为我国长期战略决策的重点目标之一。鉴于此,本文在阐述我国流通体制改革面临的经济社会"四个形态变化"的新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流通领域将凸显的一些新特点和流通体制改革的整体新思路,进而提出了在近期和中长期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十二个战略性建议。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体制改革 流通成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斌
流通现代化是顺应我国消费需求的一种动态变革,商业业态模式创新作为流通现代化改革的重点,已成为新一轮变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了"十二五"以来,我国流通现代化最为显著的三大特征变化后,根据国外率先出现的商业业态模式创新,以及被我国本土逐渐接受的创新模式,提出通过创新商业业态模式以促进我国流通现代化新一轮的变革。
关键词:
商业业态创新 商业模式 流通现代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瑞波 程南楠
本文对中国银行业流转税制的现状和新一轮流转税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当前中国银行业流转税税负整体偏重,亟待改革,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将对中国银行业的流转税税负、损益情况、资产负债情况、发票管理、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纳税管理等产生重要影响。总体上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对中国银行业有利好,但具体到不同的银行,税负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将与增值税的征收模式、征税范围、收入中应税项目占比、支出中可抵扣税项目占比以及定价议价能力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息息相关,需要引起各家银行的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关键词:
银行业 流转税改革 营业税 增值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郁鸿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林选才
城市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城市能源生产供应设施、水资源及供水排水设施、邮电通讯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园林、环卫、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设施和城市防灾设施等。一、城市基础设施是组织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条件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命脉,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使城市产生聚集效益,促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基础设施把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活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城市人流、物流、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明明 张国胜 张文铖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出现的不同新兴技术,需要研究市场如何进行动态选择。本文着眼于本轮科技革命的新特点,将新古典经济学均衡分析与演化经济学演化思想相结合,构建技术创新的市场选择动力方程,将技术异质性、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技术需求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剖析技术创新的市场选择动态过程。研究发现:第一,市场经济系统中存在一个自发的、内生的技术创新选择机制,使技术个体群结构由多样性向单一性变迁;第二,在不同的消费者偏好条件下,产品质量和成本不尽相同的技术个体在技术个体群中的权重变迁趋势不一;第三,技术或产品市场完善程度与技术个体群结构变迁速度成正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润元
税收征管是税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税收征管模式,是税务部门贯彻落实税法、科学开展征收管理活动,适应外部环境和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一定时期内征管理念、征管方式、征管手段和征管分工等税收征收管理的形式、办法与制度的相对固化和高度的概括。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社会管理形势的深刻变化,现行的税收征管模式面临着新形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维娟
2008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下称《纲要》),这是省、市、县、乡编制本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依据。《纲要》进一步强化了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同时在规划理念、弹性管理、措施保障上均有很大创新和突破。但由于《纲要》的很多内容和方法属首次提出,在县、乡级特别是乡级土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喆 汪海
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三有"经济体制,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现阶段,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面临着产权制度改革滞后、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滞后、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跟进不力、发展规划评估科学性有待提升、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等制约因素。深化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要着力完善产权制度,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近期改革着眼于打基础、管长远,中期改革着眼于抓重点、统全局,远期改革着眼于再升级、再深入。要重视顶层设计,尊重首创精神,着眼长远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创造包容性、宽容性、建设性和参与性的改革氛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国庆 郭卫军 周明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制定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战略,通过对我国出口技术管制、对外投资限制、贸易壁垒、科技人员流动限制等方面,阻碍我国实体产业的发展。美国意欲在未来高科技产业上实现全面的领导地位,必将持续对我国高科技企业采取高压态势,我国相关产业的供应链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在应对美国诸多科技创新战略的同时,应继续发挥举国优势,专注自身优势产业,打造世界级的头部优势企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战略 实体产业 中美经贸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长革
当前财税改革已成为一大焦点,甚至再度以"改革突破口"被寄予厚望。新一轮财税改革创新思路,要置身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配套改革中,立足全局通盘设计;要着眼于建立统一、规范的分级财政体制,在平稳过渡中不失时机地实现阶段性重点突破;要与价格、金融、国有企业等相关配套改革相呼应,统一规划,协调配套推进。
关键词:
财税改革 通盘设计 重点突破 配套推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许正中 陈江滢
数字文明加速到来,成为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并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数字变革在组织关系、产业特征、创新生态和全球治理等方面呈现新的规律和特点,促使传统的工业全球化向数字全球化转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数字全球化既面临发展的重大机遇,也存在大国战略竞争加剧、全球数字治理博弈激烈以及世界数字鸿沟拉大等困难挑战。数字中国战略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引领数字全球化的重要抓手。建议加快推进数字中国战略,以引领新一轮数字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发展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全球化 数字中国战略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平 陈建勋
日本自2013年以来发布实施新一轮科技创新战略,力图以此推动经济复兴和国家复兴,大幅提升日本的国家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经济复兴和社会发展是其新一轮科技创新战略的两个重要任务。为此,一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智慧化、体系化、全球化的"新层次日本创造",使日本从制造强国迈向顶级创造强国;二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变革,率先跨入超越"工业4.0"和信息社会的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实现以人为中心的高度人性化的"社会5.0(超智慧社会)",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便利与舒适的生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